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2 毫秒
1.
随 着游泳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 ,蛙泳技术也在不断的演变与发展。在竞技游泳的姿式中 ,蛙泳技术的演变最为多而复杂。近年来 ,主导蛙泳技术的主要有“平式”蛙泳和“波浪式”蛙泳两种 ,但是在世界游泳锦标赛和奥运会的游泳比赛中 ,优秀蛙泳运动员几乎都采用“波浪式”蛙泳技术 ,例如澳大利亚选手赖莉 ,南非选手海恩斯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平式蛙泳的特点是身体位置接近水平 ,游进时较平稳 ,蹬腿力量在游进中起着突出的作用 ;而波浪式蛙泳主要发挥了腰腹的作用 ,打腿时充分利用了腰腹力量 ,并且起到划手与蹬腿的纽带作用 ,使臂与腿的配合更…  相似文献   

2.
薛惟奇 《新体育》2023,(2):48-50
蛙泳的腿部动作较其他泳姿更重要,蛙泳腿部动作技术是否熟练对蛙泳成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起到保持身体平衡的作用,也是蛙泳速度主要的推进力。随着蛙泳技术的不断改进,蛙泳腿技术动作主要分为三种:平式蛙泳腿、螺旋式蛙泳腿和活塞式蛙泳腿。本篇研究内容旨在分析当前游泳教学训练中三种蛙泳腿的技术特点,并进行教学实验训练,使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不同的蛙泳腿训练有进一步的认识,为广大游泳教练员的蛙泳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贾忠 《游泳》2002,(5):31-31
游泳教学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按正规技术的要求进行教学 ,效果不是很好。如按正规的蛙泳划臂技术即高肘划臂技术进行教学恐怕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现代蛙泳的呼吸应为晚吸气技术 ,按此要求进行教学效果也不理想。那么 ,在教学中怎样看待这些正规动作 ,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呢 ?晚吸气、高肘划水无疑是先进的蛙泳技术 ,这已是被实践所证明了的。我们知道 ,蛙泳的早吸气技术最大的特点是在游进中有一个较长的滑行时间并能充分发挥腿的推进作用 ,而一位初学者在游进中最需要的就是这个滑行 ,因为这个滑行可以使他体会水的浮力和阻力 ,并且…  相似文献   

4.
宋军  刘明燕 《游泳》2001,(4):32-33
在蛙泳技术中 ,腿部动作十分重要。这是因为在蛙泳的游进过程中大约有70 %左右的动力来源于腿部 ,对初学者来说尤为明显。所以 ,在蛙泳教学中腿部动作的学习一般所占时间也较多 ,一方面由于腿部动作本身动作环节较为复杂 ,另一方面是在学习中很容易出错。以下 ,我们根据多年教学实际观察 ,对蛙泳腿部动作教学中最容易出现的三种错误 ,即 :收腿后不翻脚掌、收腿时臀部上下起伏、蹬腿后不夹水 ,对它们产生的原因及较实用的纠正方法逐一总结。一、收腿后不翻脚掌产生此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小腿肌肉对翻脚掌没有体会 ,二是绷脚尖已形…  相似文献   

5.
张庆天 《当代体育科技》2020,(3):119-119,122
在体育教学中,适当地安排体育游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在蛙泳教学中的各个阶段尝试加入相对应的水中游戏,是否也可以达到相应效果,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探索。通过对高校本科生进行为期2个月的蛙泳教学试验,并相应的在教学各个阶段尝试加入相对应的水中游戏。教学实验结束后,运用制定好的评价标准(经专家检验具有良好的效度),测定每个学生的游进距离,并且对其蛙泳技术进行评定,对其结果进行T检验(P≤0.05表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两轮的教学实验 ,进行两种相关泳姿的不同教法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蛙泳腿和仰泳腿、蝶泳腿和自由泳腿同步教学 ,两者可产生良性转移 ,延缓了局部肌肉的疲劳 ,加速了动作技能的形成 ,经两轮的教学实验 ,两轮达标平均成绩经T检验 ,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7.
蛙泳初级教学的重点、难点、关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游泳初级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人根据多年从事游泳教学的经验,总结了在蛙泳初级教学中主要是抓好“三点”,即重点是腿的教学,难点是突破呼吸关,关键点是臂、腿的协调。下面就来谈谈这“三点”的教学。一、重点——腿的教学蛙泳腿的动作效果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推进力。它包括收腿、翻脚、蹬夹、滑行(漂浮)四个主要环节。技术要点:1.收腿要放松,力量小,速度慢;2.翻脚在收腿未结束前已开始,在蹬水开始时完成;3.蹬夹水是大腿发力,两脚稍向外、向后,向内边蹬边夹,速度快,勾脚蹬夹;4.滑行要求蹬夹腿结束后并腿漂一会。教学口诀:边收边分…  相似文献   

8.
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实验法对中国矿业大学游泳运动员的运动成绩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得出运动员通过一段时间的以增加游进阻力为主的水上力量训练后,成绩的提升幅度要比以增加推进阻力为主的水上力量训练后的成绩提升幅度大,并且呈显著性差异,建议教练员在进行水上力量训练安排时,重视运用游进阻力训练方法来提高队员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9.
《游泳》2013,(3):69-71
在水中如何游得更快捷更省力?当然是先要减少水对身体的阻力,为此,人体在水中游进时最好要保持优美的动态流线型。同时,要增加手和腿的对水面积和角度,以加大身体的推进力。这一切不仅对游泳者的专项技术有特定的要求,而且对其身体的柔韧性也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10.
对里约奥运会女子200m个人混合泳前八名运动员的分段成绩进行分析,找出各分段泳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高水平女子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力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前三名运动员在整个游进过程中各分段速度分配合理,速度曲线波动幅度较小,各分段末成绩均领先于各分段均值成绩;仰泳分段、蛙泳分段是影响女子200m个人混合泳项目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不断提高高校游泳课教学水平和效果,主要采用实验法,研究了教授游泳技能中CAI教学课件的应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作用与意义。通过研究发现:采用多媒体CAI教学可以通过逼真的画面在学生头脑中创立准确的技术手段概念,最终达到让学生快速准确地掌握游泳动作技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在游泳教学中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爱平 《体育学刊》2005,12(4):125-127
为了探索一种体育教学的新方法,依据研究型教学理论,结合游泳技术课教学的特点,借鉴现代教学理论的成果,针对传统体育教学法的不足,进行研究型教学实验.结果显示,经2轮(第1轮60人,第2轮53人),每轮1个月的试验,实验班学生的游泳技术、基本知识和考评成绩均优于对照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和0.01).结果说明实验型教学的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我国奥运争光计划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研究方法1.1调查对象国家体育总局和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湖南、辽宁等10个省市体育局的10位领导,91位运动员,25位教练员,13位管理人员,22位科研人员。1.2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法;(2)问卷调查法:制定《奥运争光计划激励机制意见调查》问卷,其折半信度为0.922,内容效度为0.9  相似文献   

14.
对泳装游泳与着装游泳时心率及游泳能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采用实验法将实验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测试实验前后泳装游泳与着装游泳时心率及游泳能力的变化通过数理统计进行对比,证实着装游泳练习对意外落水自救与着装救生的作用,推出提高自救和救生能力的方法与练习内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等强度的游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股骨骨密度(BMD)和生物力学性能的影响。方法:将4周龄Wistar雄性大鼠18只,分为对照组(n=10)、中等强度游泳组(n=8),中等强度游泳组负重2%自身体重游泳,每天运动60min,共训练9周(每周5d)。训练结束将大鼠处死后摘出右侧股骨,采用NORLAND公司生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XA)测量股骨BMD;采用新三思集团生产的CMT5504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对股骨进行3点弯曲试验,电脑自动生成骨结构和材料力学指标。结果:大鼠经过9周训练后,中等强度游泳组股骨骨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性质变化结果表明,中等强度游泳组大鼠股骨抵抗破坏和变形的能力降低,但是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等强度游泳训练对生长期大鼠股骨BMD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股骨生物力学性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法、实验对比法对黑龙江大学二年级选修班女生游泳课将阶段性考核运用自由泳教学中 ,进行对比实验分析。结果显示 :采用此种方法期末考试试验班达标人数多于对照班 ,说明在自由泳教学中采用阶段性考核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为了检验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和教学效能感的影响效应,以43名高校体育教师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16周的实验。研究发现,学生参与式体育课堂评价:(1)对教师的理论反思能力、经验反思技能和总体教学反思能力具有显著影响效应(P<0.05);(2)可以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一般教学效能感、个人教学效能感和总体教学效能感(P<0.05)。  相似文献   

18.
基于技术链的分层累加教学法在游泳教学中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和创新游泳技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有效提高游泳技术科的教学效果,笔者创新设计了分层累加教学法,并选取了北京体育大学84名本科生进行分组实验教学。采用了实验法、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游泳技术教学中,分层累加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游泳技术的掌握。  相似文献   

19.
冬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滕青  姚峰 《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61-63
通过对 6 0名男子冬泳爱好者的问卷调查、生理指标测试和文献资料调研 ,探讨冬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 ,长期冬泳有助于增强人体肌肤的反应能力 ,不同程度地改善心肺功能和增强心血管系统机能 ,增强人体生理调节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从而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