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学生理解文章、把握文章深层内容的第一级台阶.题目可以概述文章主要内容、统领全文,可以突出文章重点、贯穿全文,也可以暗示写作方法,或是流露作者的情感倾向等等,抓住文章的题目就是"提纲挈领".因此,学生要全面理解文章,准确把握文章的深层含义,必须过好题目这第一道关卡.从写作者的角度而言,确立一个新鲜、醒目、有趣的题月,就能一下子抓住读者;从阅读者的角度而言,众多阅读者读书看报时首先注意的是文章的标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题目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杨中林 《甘肃教育》2010,(12):23-23
一、解读文章题目得出研究课题 在研读一篇课文时,我们往往可以从题目中知其内蕴,窥其文意,得其意趣。因此,从解读文章题目入手得出研究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收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如教《死海不死》这篇课文时,不安排预习,主要是考虑到课文和课文题目的特点,教师提示学生注意题目中两个“死”字的含义,让学生在小组内提出问题,然后集体汇报,得出研究课题。紧扣题目阅读、品读、探究,解读了文字内蕴,理解了文章的重点内容,培养了学生借助文章题目进行有效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庖丁解牛,需"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方可游刃有余。同理,课文教学,教师也要找准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驱动和调控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迅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一、从题目切入,把握内容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俗称"题眼"。它往往是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的体现。抓住了它就能提纲挈领地把握全文。  相似文献   

4.
A.通读:获取感知“通读”这一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审视文章题目,细看文章头尾,理清文章线索、思路,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等。通读要抓住重点,需从两处切入:(1)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句子。关键性句子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的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它...  相似文献   

5.
<正>庖丁解牛,需"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方可游刃有余。同理,课文教学,教师也要找准一个最佳的角度切入,寻求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突破口,驱动和调控学生的心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迅速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切实提高学生阅读效率。一、从题目切入,把握内容中心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俗称"题眼"。它往往是一篇文章主要内容或中心的体现。抓住了它就能提纲挈领地把握全文。例如,教学《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一文,我紧紧抓住课题引  相似文献   

6.
陆斌 《生活教育》2012,(24):47-49
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用“质疑碰撞出空间”,“插图流泻着空间”,并“于文眼处拓空间”,这样才可以为学生打造出课堂这一绿色空间,使学生学好语文。  相似文献   

7.
释题小议     
在教学中,释题是很重要的。题目释得好,不仅使学生能对全文提纲挈领、豁然贯通,而且对培养他们的审题能力,也是大有裨益的。文章题目的“题”,《说文解字》释为“额”,而“额”与“目”是头的主要部位,可见题目对于文章的作用并非一般了。纵观语文教材,不少题目,确实具有统摄全篇、画龙点睛之妙。具体说来,标题的作用,大致有以下几种。一、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夏衍的《包身工》一题,多么简洁鲜明地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剥削中国工人的一种最残酷、最野蛮的  相似文献   

8.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如同龙之眼、凤之头,不仅能揭示文章的主旨,对全文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还会收到引人入胜、先声夺人之效。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标题亮丽,文章生辉呢?技巧1:话题添加就是在话题的关键词前面或后面添加新词,对其进行限制或补充,构成适合自己写作的新题目。例如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在"幸福"之前添加新的词语,构成《感受幸福》《体味幸福》《珍惜幸福》等题目;也可以在"幸福"之后添加一些新词语,构成《幸福无忧》.  相似文献   

9.
现代文考场阅读首先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情感及主旨,把握其技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文章的题目与文章的内容阅读材料中所标示的文章题目,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信息。一般说来,它会直接或间接为我们的阅读试题的解答,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所以,在考场阅读中,我们一定要仔细阅读文章的题目(包括作者及出处)。利用题目理解文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相似文献   

10.
好的文章的开头必须与全文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紧密相联,为突出中心服务。好开头的写法或语言精简,开门见山;或巧用修辞,文采斐然;或意境深远,情趣盎然;或妙用题记,提纲挈领;或首尾呼应,彰显主题。作为文章的门面,开头的作用极其关键,需要写作前巧妙谋划。  相似文献   

11.
<正>文章的“标题”或“题目”,是我们读一篇文章时最先读到的,因而在文章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现代汉语词典》将“标题”释义为“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将“题目”释义为“概括诗文或讲演内容的词句”。从词典的解释来看,文章的标题或题目,一定要紧扣和概括反映文章的内容,最低要求是做到名实相符,在此基础上,可以去追求微言大义或言外之意。  相似文献   

12.
由题目切入开头.也是常用的文章开头法。这种开头法会使文章显得内容集中,行文简洁。  相似文献   

13.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所以,讲读课应有机地将阅读与写作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获取阅读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下面谈一谈我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点做法。一、提纲挈领,在文章题目上做文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往往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对题目理解得透彻,既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章内容,又可以帮助我们写作时恰当选材、组材。为什么学生作文总有脱离题目的现象呢?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审题能力不高。为此,我在讲读课文时,  相似文献   

14.
《远程教育杂志》2010,28(3):19-19
1.来稿要求内容新颖、前沿、厚实,论述清晰、有力、到位,研究方法得当,具有自己的研究发现或创新点,文章正文(不含参考文献)必须在8000字以上。文章同时具备中英文题目、作者、单位(含邮编)、摘要、关键词。  相似文献   

15.
倒逼式阅读,就是在初读文章时,通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的情节脉络、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用原文中的字词句或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成一句话、一个词或者一个字,然后以此为细读文本的源头或线索,倒逼学生向文字表达的细微处探幽、向文本意蕴的深广处漫溯。实践证明,这种类似提纲挈领式的文本细读教学策略往往会收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大教学》2010,(6):92-92
1.来稿要求内容新颖、前沿、厚实,论述清晰、有力、到位,研究方法得当,具有自己的研究发现或创新点,文章正文(不含参考文献)必须在8000字以上。文章同时具备中英文题目、作者、单位(含邮编)、摘要、关键词。  相似文献   

17.
学写读后感     
教学内容:《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七。教学目标:1.感知读后感的写作方法,激发写读后感的兴趣,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良好阅读习惯。2.选择喜欢的某书或文章,抓住令人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出真实的感受和见解,并能自拟题目。  相似文献   

18.
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把握文章的说明对象,培养爱好科学、主动探寻自然奥秘的精神。2.了解科技说明文的特点及本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说明事物的逻辑顺序。3.比较两篇短文,了解它们因为说明的问题不同,所以说明的角度也就不同的特点。抓住重点语句,提纲挈领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学习作者运用准确、平实的语言将深奥的科学理论说明得浅显易懂,使广大读者易于接受的方法。4.掌握词语,体会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学习侧重点1.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的内容,对两篇短文的内容进行整体比较,找出它们各自所述内容的相联点和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19.
初中古诗文教学往往有一通病:只重解词译句,疏通文意,而轻视文本解读,导致文本教学支离破碎、生硬无趣,少了本该有的"语文味"。本文以古诗文中细节的勾连拓展为突破口,拎起"言文并重"的古诗文教学。一.文眼勾连,提纲挈领谋全篇文眼是最能揭示文章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往往也是文章的感情基调。教学时如果能抓住文眼处勾连拓展,欣赏  相似文献   

20.
《电大教学》2013,(6):48-48
2014年本刊继续关注前沿研究.注重信息时代的各种教学、尤其是学习科学相关的新锐观点、视角、理论、实证、调研以及实践创新等.欢迎具有扎实研究基础的学术文章。来稿要求内容新颖、前沿、厚实,论述清晰、有力、到位.研究方法得当,具有自己的研究发现或创新点.文章篇幅以8000—10000字为宜。文章必须同时具备中英文题目、作者、单位(含邮编)、摘要、关键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