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规划、资源建设、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力、整合力、开发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是学校领导文化转性的标志;是课程实施从忠实取向走向创生取向的标志。课程文化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追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2.
课程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领域,提升课程领导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校长应站在数字化时代学校课程文化建设的高度,带领教师团队切实加强学校课程规划、建设、实施与评价。晋元高级中学坚持选择教育思想理念,通过确立学校课程发展目标、明晰学校课程结构、创建网络课程资源和推进网上走班教学实践,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和执行力,促进了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实现了课堂教学的转型和学习方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的校长课程领导力可以理解为校长在实践中综合运用各类课程资源与灵活实施各类领导而产生的课程改革精神落实的校本推进力。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建设需要构建学校课程开发的教师共同体,提高校长自身的课程专业素养、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发展规划、强化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诊断”课程实施过程与评价、营造学校文化发展环境及形成课程开发社会合力等方面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4.
"领悟课程""运作课程""经验课程""师定课程"等概念的提出丰富了课程的意涵,对教师提出了"成为课程创造者"的角色期待,为教师课程领导提供了重要的智识资源。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是教师个体或群体在课程规划、开发、实施、评价等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影响力,由课程价值引导力、课程实践示范力和课程文化建设力等要素构成。为教师赋权增能、创建学校的学习共同体文化是培育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基于学校培养目标的课程规划力,是基于学校教育资源的课程开发力,是基于教师主体的课程执行力,以及基于学校文化的氛围营造力。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让学校、学生、教师能够可持续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6.
课程领导力是课程改革在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学校而言,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学校全体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它包括学校对课程的规划、建设、决策、引领、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以及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课程领导力是课程改革在进一步深化与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学校而言,课程领导力是指校长领导学校全体教师创造性实施新课程,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它包括学校对课程的规划、建设、决策、引领、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能力,提升团队的专业能力,以及培育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自2008年开始,我校就明确将比优乐学、自主发展的办学理念渗透到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核心素养对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出新挑战,校长课程领导力是落实"双减"、提升育人质量的重要途径.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校长重视自身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从课程思想领导力、课程规划领导力、课程开发领导力、课程实施领导力、课程管理领导力和课程评价领导力多角度着手,推进了学校课程变革,发展了学生核心素养,提高了教师专业水平,实现了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是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力量。当前全国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普遍较弱,存在着课程价值理解力薄弱、课程规划引导力不足、课程内容研发力缺乏、课程实施组织力不足、课程评价指引力欠缺以及课程环境创设力缺失等问题。导致校长课程领导力不高的因素主要有教育制度、支撑环境以及校长自身等三个方面。要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也须从上述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学校课程建设就是落实办学思想和教育理想.将学校文化落地变现的过程。这就不得不面对一个具有挑战性而意义广阔的问题:推动学校文化课程化。实现学校文化课程化,关键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建构学校课程文化是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根本途径。怎样将学校文化植入课程.并相应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这里以校本探索为例,展开六个点位的探讨。一、为什么要将学校文化课程化如同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德育一样.当下学校文化与课程建设存在两张皮现象,如将学校文化文字化、彩色化、口头化,以致形式化、形象化,学校文化缺乏认同与内化,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力和生命力。学校煞费苦心的课程建设与课堂改革.因缺失文化引领而陷入无序状态。破解“两张皮”现象,我们的核心主张是:学校文化课程化。建树这一观点至少有四点理由:一是学校文化植入课程才有教育力量,这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教育特性。二是学校文化只有落地课程接受检验.才能证明其导向的科学性和生命力。三是学校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须以优质的课程建设和高水平实施为依托,而这种依托取决于学校课程领导力。四是学校课程领导力建设,必须以渗透学校文化的课程文化建构为根本途径,脱离了具有校本特色的课程文化也就生长不出课程领导力。  相似文献   

11.
园本课程是当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热点之一。理想中的园本课程领导主体需由园长和教师构成,园长应是专业权威与良性制度的构建者,教师应扮演多重角色,首先他们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其次他们既是课程决策者又是课程实施者。现实中的园本课程领导主体缺乏专业信念、专业知识及专业能力。应该定制园所长期发展计划,开展多主体、多样化培训,构建合作性园所文化,以提高课程领导质量。  相似文献   

12.
试论课程领导与课程发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随着课程改革和课程问题研究的深入,对课程领导的研究也从课程管理的研究中分离出来,成为课程理论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课程领导是指为了实现课程目标,在一定条件下对课程领域的组织和人员施加影响的过程,具有决策、组织与引导等职能,对课程的形成、实施、改革与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课程领导方式的改革要适应世界课程变革的需要,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实现课程领导方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课程的发展要与世界同步,体现现代社会的价值追求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3.
论课程更新中的课程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对话对课程更新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是以往课程改革常被疏漏的环节。解读课程对话的本质及课程意义,分析当前我国课程改革中课程对话的缺失,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要推动新课程在我国的发展和突破,应确立和不断发展课程对话。  相似文献   

14.
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师想要合理有效地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冲破已有的不甚科学的课程意识的樊篱,形成与校本课程开发相适应的课程意识。本在分析目前我国广大教师已有的课程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校本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课程意识,以及教师应如何构建这样的课程意识。  相似文献   

15.
在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关系中,课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课程观是主导因素。课程观决定教学观,并因此决定教学改革的深度、广度。转变教师的课程观念,使教师接受新的课程的教育理念是实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我国在世纪之交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础和条件是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开发以及利用.课程资源是决定课程目标能否有效实现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是深化课程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任何课程的开发都需要课程资源的支持.本文以校本课程开发为例,试图对课程开发与课程资源的相互关系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将使课堂教学发生重大变化,它必然对课堂管理提出新的课题.实现课堂管理的根本转变是新课改的必然要求.课堂管理思想要由"确定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变;课堂管理目标要由"促成程式性问题解决"转向"促进课堂生长";课堂管理方式也要由"控制"转为"交流与沟通";同时,课堂管理也必然由"惩罚"走向"激励".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理想与理想科学课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理想是课程的有机构成,科学课程理想是人类在认识和理解科学的内在规定性的基础上,对科学在培养人和发展人类社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的期望。通过寻找科学内在的规定性、科学活动的过程特征和青少年身心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顺序,可以把科学“转换”或改造成理想科学课程。  相似文献   

19.
课程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获取教学信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课程考试管理的现状与困境,提出通过课程考试组织与管理信息化、形式与内容信息化、分析与评价信息化等措施,促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课程考试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都是"预期的"、"未完成的课程"。只有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实现了大学生的"自我扬弃"和"自我超越",它才成为"完成的课程"。当高等学校课程成为"学生课程",每一个大学生都不仅仅有自己的学科与专业,更重要的是有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课程体系,有了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文化视界、科学与人文精神、个人修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