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思想方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学生通过数学学习.形成一定的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课标课程的一个重要目的.而构造法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方法.构造法是指根据问题的条件、结构、构造一个载体。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数学竞赛和高考中,构造性方法(注:以下简称为构造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构造法的实质就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在思维中构造出一种相关的数学对象、一种新的数学形式;或者利用具体问题的特殊性,为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一个合理的框架,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解决的方法.正由于构造法的这些特点与所要求的解题转化过程很好的吻合,构造法也就成为解题的主要方法之一,成为数学家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并且在中学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根据待解问题的特殊性,设计并构造一个新的关系,及构造一个数学模式,通过对这个数学模式的研究实现原问题的解决,这就是构造法.作为一种数学思想方法,构造法的应用很广.本文通过以下例题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4.
在现今中考以及初中数学竞赛中,构造思想方法(下称“构造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构造法的实质就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在思维中构造出一种相关的数学对象、一种新的数学形式;或者利用具体问题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5.
“构造法”是指在解决某个数学问题时先构造一种数学形式(比如几何图形、代数式、方程等),寻求与问题的某种内在联系,使之简单明了,起到化简、转化和桥梁作用.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此法重在“构造”、深刻分析、正确思维和丰富联想.它体现了数学中发现、类比、化归等思想,渗透着猜想、试验、探索、概括等重要方法,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直接解决某一数学问题有困难时,我们可以通过仔细观察、类比、联想,从而构造出与此相关的或有某种对应关系的另一数学问题(方程、不等式、几何图形、函数、反例……).利用所构造的数学问题的性质使原数学问题得以解决的方法称为构造法.构造法在中考与数学竞赛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构造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是创造力较高的表现形式.在数学解题中,认真审题,依据题目条件,捕足“特征信息”,类比相关知识,构造数学模型,来寻求解题的切入点,获得简捷、明快、新颖的方法,本文结合不等式问题,例释如下.  相似文献   

8.
毛仕理 《高中生》2010,(4):22-23
当某一类数学问题使用通常的方法沿着定式思维去解决很难奏效时.我们应该从题目假设的条件和结论的特征、性质,从新的角度,用新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抓住反映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连接点,把握问题的外形、数值和位置等特征,以条件中的元素和知识库中已有的数学关系为支架.构造满足条件和结论的数学对象,使原问题在新的环境中清楚展现“面目”,从而借助新的数学对象一解决原来的数学问题.我们称这种方法为构造法.  相似文献   

9.
在现今高中数学竞赛以及高考中,构造的思想方法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在实际教学中的渗透主要分布在数学概念、数学定理及公式、数学解题、复习课以及研究性学习等方面的教学中.数学教学中构造思想的渗透,虽灵活多变,但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10.
构造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解题中被广泛应用;同时,构造法更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构造法包含的内容很多,在解题过程中用得也是千变万化.本文将提供一些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构造,并希望能带给大家小小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构造法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或者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数学关系为框架,以问题的数学元素为“元件”,构造出新的数学对象或者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解决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元件”可以是:方程、函数、代数式、不等式、几何图形、复数、二项式等.下面着重说明构造法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所谓构造法,是指构造一个与原问题相关的新问题,通过对新问题的研究达到解决原问题的目的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构造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解题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被广泛应用.构造法是一种极其富有技巧性和创造性的解题方法,体现了数学中发现、类比、转化的思想,渗透着猜想、探索、特殊化等重要的数学方法.构造法的核心是构造,要善于将数与形...  相似文献   

13.
任何一个数学问题,从一开始就是在构造一个能够描述客观现实的模型:首先是从现实生活中找到问题.然后是想办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建构出与之相匹配的数学模型,接着是继续运用这个模型去解决与之相关的更多的数学问题。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也就是数学学习的过程,而数学学习只有从“模型”“建模”的意义上展开,才是真正的数学学习..  相似文献   

14.
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很多,构造法是其中的一种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通过观察,分析问题的结构特征和内在规律,综合运用数学知识,构造一个与原命题密切相关的“数学模型”,实现未知向已知的转化.本文通过实例介绍了多种构造法,简明的指出了构造法的关键以及构造法解决数学问题应具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联想和转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往往根据所给问题的背景、结构特点,通过观察、分析和联想,恰当地构造出相关的数学模型,从而在问题与问题的解决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由此通向解决原数学问题的目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我们称之为“构造法”.“构造法”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归手段,在数学解题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常使解题给人以“柳暗花明”之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本文就此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数学中无不充满着对称,利用对称性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许多具体数学问题往往不具有对称的形式,因此,需要构造对称的图形来解决问题.本文举例谈谈如何利用图形的对称性解题.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今高中数学竞赛以及高考中,构造性方法(注:以下简称为构造法)有着广泛的应用。构造法的实质就是依据某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所具有的典型特征,用已知条件中的元素为“元件”,用已知的数学关系为“支架”,在思维中构造出一种相关的数学对象、一种新的数学  相似文献   

18.
如果问题中研究对象有着形式上的相同或相似,则可启发我们构造类似的数学形式,运用数学形式的丰富内涵,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本文以构造方程、构造函数、构造图形等为例对此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构造法解题的导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法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或者结论的特征,以问题中的数学关系为框架,以问题的数学元素为“元件”,构造出新的数学对象或者数学模型,从而使问题转化并得到解决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元件”可以是:方程(组)、函数、代数式、不等式、几何图形、公式、向量、复数、算法与命题,甚至于构造类比问题使问题转化,并得到解决.要明确,构造“元件”是手段,转化问题是策略,解出数学问题是目的.  相似文献   

20.
构造法是数学解题中一种常见方法,体现了一种广泛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哲学思想.通过构造某种数学模型(如几何图形,函数,方程等)作为中介,实现条件与结论的联系和转化.因此构造法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想.现举几例以作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