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代陇右诗人吴镇一生笔耕不辍,著述丰富,但其早期诗集《玉芝亭诗草》流传较少,学者多未寓目,相关文献亦未著录。本文通过对《玉芝亭诗草》及《松花庵全集》、《洮阳诗集》的比较研究,详细论述了《玉芝亭诗草》的内容及吴镇早年的诗学成就,并辑补了吴镇佚诗若干首。《洮阳诗集》的编选者将吴镇部分侠诗羼入其祖父和父亲名下,本文亦进行了一一辨析,为学界进一步研究吴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20世纪80年代出版的《苏轼诗集》和《苏轼文集》,出现了部分诗文互见的情况。究其原因是用作底本的清人编注的《苏轼诗集》,未能严守诗歌与韵文的文体界线,将苏轼的赞、颂、铭、偈等韵体文编入诗集,把《琴诗》一类佛偈当成诗编收。《全宋诗》的编纂也存在编辑体例不纯的问题。其实,韵文不必混编入诗集,它们也不会因为被“尊”为诗而增加其艺术价值与美学功能。  相似文献   

3.
中国山水诗常有追求理趣的倾向 ,这对周边国家的汉诗中的山水题材也多有影响。成书于日本天平胜宝三年 (公元 751年 )的汉诗集《怀风藻》,是日本现存最古的汉诗集 ,也是我国域外现存最早的汉诗选集。本文通过对书中描写吉野山水的诗句中难解诗语的考释 ,探明诗人的山水诗观念中表现出的玄言诗与谢灵运山水诗影响的痕迹 ,证明诗中吉野的山水与玄理的结合即日本固有思想与晋宋儒道佛思想的融合——这正是奈良贵族游览吉野诗里似隐似现的思想背景。在东亚比较文学研究中有关山水诗的交流与比较 ,是不可缺少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以《怀风藻》中难解诗语为中心,探讨了日本奈良时代诗人如何运用“炼字”技巧的问题,指出这些难解诗语不全是表达不成熟的表现,其中也有些是诗人受到六朝诗歌雕琢风气的影响而有意追求新奇的结果。从修辞学的角度对诗集中历来存在凝问的诗语,通过考证,提出了与日本学者小岛宪之等不同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左鹏军 《文教资料》2000,(1):103-107
关于晚清著名爱国诗人黄遵宪的诗作,除其生前自行编定的诗集《人境庐诗草》十一卷、《日本杂事诗》定本200首之外,尚有北京大学中文系近代诗研究小组所编《黄遵宪集外诗辑》(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此外,散见于其他文献中而不为上述诗集所载的人境庐诗,近年来陆续有新的发现。郑子瑜、实藤惠秀编校之《黄遵宪与日本友人笔谈遗稿》(日本早稻田大学东洋文学研究会,1968年)中,亦保存了若干首黄遵宪集外佚诗,笔者尝作《黄遵宪使日时期佚诗钩沉》一文,刊于《文教资料》1994年第2期。在此之前,笔者曾在王稻《扶桑游记》(钟叔河主编…  相似文献   

6.
在徐志摩先生(1896—1931)的诗中,这首《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几乎与《再别康桥》齐名。1924年5月,诗人随泰戈尔访问日本,其间,写有组诗《沙扬娜拉十八首》,后收进诗集《志摩的诗》,再版时,诗人删去前十七首,仅存这最后一首。在这首小诗中,诗人满蕴激情地摄取了与日本女郎作别的瞬间情境,  相似文献   

7.
朱熹《诗集传》是诗经宋学的重要代表,在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影响甚巨。李朝初权近《诗浅见录》是韩国现存的古代最早研究《诗经》的著作,也是很早就将朱子《诗集传》介绍到域外的论著之一。当前韩国诗经学的研究国内才刚起步,权近的《诗浅见录》是《诗经》域外传播研究的重要著作,同时,朱熹《诗集传》也对李朝诗经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朱熹《诗集传》和权近《诗浅见录》的诗经观进行比较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作为由新月派诗向现代派诗过渡的重要诗集,陈梦家的《梦家诗集》在表现方式上的重要特征,就反映在诗歌形象的运用方面。我们可以将《梦家诗集》的诗歌形象分为本原性形象、喻体性形象和象征性形象(意象)分别加以分析和考察,从而对诗集中的诗歌形象特征和过渡性特质加以说明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只要有梦想     
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心中顿时充满温馨.一位日本老妪,在99岁生日的时候,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在诗歌衰落的日本引起了极大轰动,销量突破了23万册.在日本国内,这是个奇迹.因为即使是专业诗人经过出版商包装策划出版的诗集,大多也只能卖出几千册.她的诗并不华美,近于白话,简短易读,都在14行以内,但是充满了彩色的梦想,字里行间有一种难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省首部用诗歌串起浙江人文和地理、历史和现实,反映浙江“四条诗路”的诗集《江河万古流》。该书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为第一辑“桃花源·浙东唐诗之路”,第二辑“夜航船·大运河诗路”,第三辑“乡村志·钱塘江诗路”,第四辑“思乡曲·瓯江山水诗路”。该诗集被列入浙江文化艺术发展基金扶持项目、杭州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  相似文献   

11.
该诗集是清末民国初贵州毕节彝族知名人士余达父所著。余达父,名瑔,号达父(同甫),以号行。生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卒于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曾留学日本,参加过辛亥革命。《(?)雅堂诗集》14卷,是他生前精选其生平诗作的部分,时间为作者15岁至1931年61岁时所作,全集共599首。该诗集的早期本,曾在日本印行过,后印过石印本,多已散佚,现由贵州省民族研究所余宏模同志多方搜集、整理,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诗继承了沉郁劲健的少陵笔法,音韵铿锵,有较高的艺术水平,早期诗作反映了作者奋发进取立身报国之志;后期诗作更多地触及国难和民间疾苦,对当时朝政昏庸,吏治腐败,社会黑暗,民生凋敝的现实作了抨击和反映。对认识云贵、西南和整个中国,都可作诗史来读,在研究少数民族文学方面具有很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中村惕斋是日本江户初期著名的汉学家,其《诗》学专著《笔记诗集传》在朱子学占主流思潮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别样的姿态。于朱熹《诗集传》既有全面继承又力求突破,反映出建国初期的德川幕府《诗经》学发展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孔子开始,一代代学者相继进行了一场把《诗三百》诠释为儒家经典的学术运动,如《毛诗故训传》、《郑笺》等,而真正转变《诗》学风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就是南宋朱熹的《诗集传》了.文章通过比较汉儒诗说和朱熹诗说,总结《诗集传》的三个主要特点,即:一、以本为本,高度重视《诗经》文本,强调读《诗》的独立感受,力图从文学角度解说,抛弃汉儒以"美刺"说《诗》.二、对赋、比、兴的界定.三、淫诗说.  相似文献   

14.
只要有梦想     
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新闻,心中顿时充满温馨.一位日本老妪,在99岁生日的时候,出版了她的第一本诗集,在诗歌衰落的日本引起了极大轰动,销量突破了23万册.在日本国内,这是个奇迹.因为即使是专业诗人经过出版商包装策划出版的诗集,大多也只能卖出几千册.她的诗并不华美,近于白话,简短易读,都在14行以内,但是充满了彩色的梦想,字里行间有一种难以言传的朝气.编辑们被这  相似文献   

15.
作为明清之交的遗民诗人,屈大均诗集中山水诗约占一半篇幅,诸体皆备。这客观上决定于大均游历广泛,可描写的山水题材相当丰富;主观上则与大均喜爱山水自然,且才华横溢相关。与南京山水诗的沉郁悲凉相比,屈大均的北方塞上诗则显得雄壮豪迈,以抒发抗清复明的壮怀为主旋律。本文把屈大均的边塞诗中爱国诗、思乡诗以及留别赠答诗几个部分进行分别论述,在分析其边塞诗的风格特色的同时,也表现了屈大均以天下为己任的遗逸草野之士的劲节心声。  相似文献   

16.
何其芳的诗歌创作主要在三、四十年代。由于他态度的严肃和选诗尺度的严格,除曾与卞之琳、李广田合出过一本《汉园集》外,只编成两本诗集:《预言》和《夜歌》(后者于1952年新版时易名为《夜歌和白天的歌》,增加了几首诗。)这两本诗集显示了诗人思想和感情变化的轨迹,表明他的诗风诗思的重大发展和转变。本文亦仅就这两本诗集,对何其芳的诗歌创作及其发展,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金典儿童诗集》分为两卷,分别精选了中外著名儿童诗作各两百余首,其中不乏儿童文学大家,如冰心、朱自清、叶圣陶、郑振铎。同时也收录当代名家金波、高洪波等人的作品。还有以日本著名儿童诗人金子美铃为代表的一众外国诗人,可谓蔚为大观。借用本书编者的话,我们希望能让“孩子们用诗的眼睛、诗的耳朵、诗的心灵、诗的情态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让孩子们拥有特别的‘诗想’,永葆心灵的清纯与灵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择取166篇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为研究对象,在整个文学理论研究的视域下,对其138篇诗集序文、38篇诗集跋文的内容进行详尽梳理、归类,可知序文内容要么说明、论说,要么叙事、抒情,跋文内容或评价、鉴赏,或感想、考论,通过归纳总结,可知北宋人所撰诗集序跋文具有学术性、文学性,且具有写实性的“诗性境界”。  相似文献   

19.
大观园学校又有好消息了——林黛玉同学的诗集出版了。 黛玉的诗集只送了3个人:宝钗、宝玉和贾代儒老师。黛玉说:“不懂诗的人我不送,否则会造成浪费。浪费了我的诗,也浪费了他们的时间。” 冷子兴校长从贾老师那里借来黛玉的诗集仔细欣赏。在学生时代就出版诗集是很不容易的。冷校长也喜欢写诗,如果印成诗集能出几十本了,可惜到现在一本还没出。  相似文献   

20.
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世界金典儿童诗集》分为两卷,分别精选了中外著名儿童诗作各两百余首,其中不乏儿童文学大家,如冰心、朱自清、叶圣陶、郑振铎。同时也收录当代名家金波、高洪波等人的作品。还有以日本著名儿童诗人金子美铃为代表的一众外国诗人,可谓蔚为大观。借用本书编者的话,我们希望能让"孩子们用诗的眼睛、诗的耳朵、诗的心灵、诗的情态去感受生活、感受大自然,让孩子们拥有特别的‘诗想’,永葆心灵的清纯与灵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