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期刊向“整合”要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期刊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期刊的品种已发展到近万种.在我国,期刊业作为一种产业,并进行产业化运作是从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期刊业的发展不容忽视。然而长期以来,该行业的盈利模式单一且严重依赖广告。近年来,我国农业期刊业逐步引进了流行于国际期刊业的"三次售卖理论",即西方发达国家期刊经营的三种商业模式。本文总结归纳了目前我国农业期刊"第三次售卖"的几种形式:数据库和网站建设、巧用客户名单、产业化经营,并给出了笔者对此的建议:开发关联产品、举办会展活动以及进行品牌授权。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媒体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理论和我国媒介融合的技术、政策、受众和产业化背景以及3G的发展使我国媒介融合加速,分析了现阶段新媒体与传统期刊业激烈竞争态势和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要构建立体期刊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注重发挥资本的纽带作用和期刊多元化经营,不断拓展期刊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期刊产业化问题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期刊产业化问题是当前我国期刊界议论颇多的一个话题.在我国期刊经历了几次较大规模和较深层次的结构调整,期刊数量达8000余种,质量普遍提高,期刊出版总数连续几年超过28亿册,期刊广告经营2000年达到10亿元以上,且连续几年增长幅度位居经营广告的各种媒介之首,期刊产业已经成为出版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势下,提出和研究、实践我国期刊产业化,以产业方式实现我国期刊新的发展目标,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而且还具有十分强烈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期刊的产业化概念,指出我国期刊要想生存发展,必须进行转型改革,走产业化发展之路。我国期刊的产业化发展可以从规模化、品牌化和数字化三个方面进行尝试。对期刊界而言,应该积极颠覆传统媒体固有的运作思路,用互联网思维考虑期刊的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科技期刊产业化是大势所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忠 《编辑之友》2004,(1):58-60
自2001年11月11日中国成功跨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门,转眼已经两年半了,我国的科技期刊所受影响似乎波澜不惊.果真如此吗?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人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我国期刊业面对的大环境也由国内扩大到全球,从此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因此,挑战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是严峻的.那么,包括科技期刊在内的我国期刊业该如何应对呢?笔者认为,加快期刊经营的规模化、产业化步伐是具有战略性的举措之一.  相似文献   

7.
社办教辅期刊受出版社体制机制所限,目前其许多市场化行为多是在原有框架内微调,是一种期刊编辑向期刊发行的妥协,其负面效应也在随时间推移而日渐放大.社办教辅期刊市场化出口路标为期刊产业化.期刊产业化要求期刊各种生产要素以市场化手段组合、配置,即根据读者和市场的需求策划、组织、编辑内容,再按照期刊市场的特点组织营销,以期提升期刊订数、利润和业内影响力,打造具备市场竞争力的品牌期刊.产业化是社办教辅期刊突破重围、实现中兴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吴锋 《出版科学》2007,15(5):38-41,52
2006年我国期刊业获得了稳步增长,不同类型期刊的运作模式日益成熟,公益性和经营性期刊都取得了长足发展,期刊的数字化转型加快,电子杂志市场引起关注.同时,期刊产业仍然面临结构不合理、集团化建设进程缓慢等问题.未来几年,期刊产业将围绕集团化、产业化和发行专业化的路径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如何进一步推动期刊业创新,加快期刊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期刊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期刊业共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第九届中国期刊创新年会的主题,所以,我想就期刊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问题介绍一些情况,谈一点认识. 一、我国期刊业发展态势良好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我国期刊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品种不断丰富,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升,形成了学科门类齐全,结构比较合理的期刊体系.从规模、数量、门类上来说,我国已经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期刊大国.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期刊业表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活跃,期刊市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加入WTO后,境外期刊业势必会加大进入我国市场的力度,国内期刊市场的竞争会更激烈,如何抓住机遇,迎接严峻的挑战,已经成为中国期刊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国期刊发行现状的落后,已经成为阻碍期刊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一、新办期刊面临的机遇及挑战近几年来,我国期刊业发展迅猛,各类期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对新办期刊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说是机遇,是因为我国期刊远未达到饱和的地步。从国内的情况看,党的十五大对新闻出版业提出了"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的要求,新闻出版署制定了《新闻出版业2000年发展规划》,明确提出了新闻出版产业化的目标。根据这一规划,到2000年,全国书报刊年人均用纸墨比"八五"期  相似文献   

12.
去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的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我国期刊业走过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发展历程.30年来,我国期刊业发展速度超常,数量由930种增加到9468种,期刊品种也比30年前丰富了许多,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类期刊,品种都在不断丰富,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满足了广大受众多层次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3.
试论集团化与我国肿瘤学期刊的发展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贺文  刘红武 《编辑学报》2005,17(5):354-356
分析国际期刊业的集团化趋势和我国肿瘤学期刊的现状,论述我国肿瘤学期刊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际惯例,少儿期刊一般常指以0~18岁少儿为读者的受众目标群的期刊,它肩负着育人的历史使命,也是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少儿期刊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3种,经过70余年的洗礼和发展,取得了飞速发展,已然成为我国期刊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时代发展机遇,少儿期刊业要矢志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内容质量为导向,加强融合创新,打造高素质期刊人才队伍,坚持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5.
中国期刊业如何应对"入世"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期刊业的现状及加入WTO对我国期刊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第九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期刊业一直处于较快发展阶段,其主要特征是:整体质量上升,期刊的思想、文化内涵与制作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与世界品牌期刊的差距逐步缩小;品种不断丰富,2000年全国共出版期刊8725种.  相似文献   

16.
黄迪 《新闻前哨》2015,(1):45-47
作为我国期刊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行业期刊具有鲜明的行业特点和属性,为所在行业乃至我国经济社会和期刊业的发展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行业期刊种类较多,可分为学术类、综合类、科普类、文艺类等。由于诸多原因,行业期刊近年来的整体发展面临较大困难,而面对新的国内及行业复杂形势和不断推进的出版业改革,笔者认为,行业期刊应在分类改革中找准自己的发展定位,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一、我国期刊业发展概况改革开放以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期刊的数量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17.
吴锋 《今传媒》2008,(6):29-31
与网络业的全线飘红,电视业的快速发展和报业的"拐点"争议相比,2007年的中国期刊业显得相对平静,期刊广告和发行收入继续稳步增长,期刊产业整体呈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当然,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数字技术的快速普及,中国期刊业也面临着更为惨烈的竞争环境,内容提升和战略调整是2007年-2008年期刊业的两大主题.  相似文献   

18.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期刊的产业化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变化与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期刊衰落的原因,以及传统期刊原有优势及新的机遇,结合互联网环境下期刊产业化发展的成功案例,探讨分层开发同心圆业务、跨媒介打造共赢平台和跨行业创造品牌价值等模式,推进互联网环境下期刊的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期刊业的发展态势 期刊业的发展态势我用四句话来概括:平稳发展,面临挑战,寻求创新,蓄势待发.期刊业多年来没有出现太大波动,也没有大的突破.从1985年开始直到2005年,期刊发行量一直在25亿~30亿册之间徘徊,没有突破,但是应该看到今天的25亿册与20年前的25亿册,其价值含量已经有了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期刊的"厚重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9000多家期刊中,学术类期刊占了很大比重,可以说占据期刊业的半壁江山.不可否认,众多的学术期刊对繁荣我国的科学研究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是我国科学研究成果发表的主要阵地.但是就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而言,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就是大多数学术期刊越来越"厚重化",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尤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