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资本运营:实现媒介产业超常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已开始启动,并且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美国IDG集团、澳大利亚新闻集团等纷纷进入中国传媒市场,种种迹象表明,中国传媒市场正被国内外各种资本看好。中国传媒产业与国外传媒集团相比,一个最大的缺陷就是资本实力不足口如何实现我国媒介产业的超常规发展?媒介资本运营无疑是一剂良药,资本运营作为媒介经营手段在壮大媒介产业  相似文献   

2.
传媒资本市场的缺陷与转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正林 《视听界》2006,(5):72-75
传媒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资本市场打上了中国特色的烙印,这些烙印同样留在了传媒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传媒的意识形态性又让传媒以更高的敏感性区别于其他产业资本市场。可以说,资本市场与传媒产业的结合,既让中国传媒感受到资本运营的艰难,也让中国传媒看到了发展的远景和希望。  相似文献   

3.
周对葵 《新闻前哨》2008,(11):19-24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外国资本纷纷抢滩中国传媒市场,“传媒概念”活跃中国股市。在资本运营过程中,中国传媒产业不断壮大发展,竞争力与影响力与日俱增。为更好地引导舆论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袁丽  高波 《现代传播》2002,(6):77-80
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中国媒介市场的开放趋势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一场以“境外媒介商—国内媒介—政府管理机构”三边参与的博弈竞局即将出现。媒介市场作为政治经济力量的交汇之地 ,各博弈方将围绕意识形态与资本意志、投资与投机、控制与开放、集约与分化这些内容展开竞争。政府管理机构的“游戏规则化博弈”和外资媒介的“核心竞争力博弈”必将对中国的传媒市场产生重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 ,中国传媒如何运营 ,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时代课题。本文就媒介市场的博弈竞局、博弈方之间的利益关系、竞争策略及中国媒体的资本运营等问题进行善意的剖析和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张辉锋 《新闻界》2001,(3):63-64
中国传媒产业自70年代末进行经营改革以来,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现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中国传媒体制源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散、滥、差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微观到单个媒介内部,也是绝大多数权责不清,资源闲置浪费严重,运行机制老化,生产效率差。另外,国际上的跨国传媒集团实力日增,中国入世后传媒将受到越来越严峻的冲击。组建大型产业集团,增强竞争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上严峻情况的解决,都需要对媒介资源进行大幅度整合,而实践证明,资源整合的最佳手段就是资本运营。资本包括物质…  相似文献   

6.
基于资本永远无限追求商业利益和中国传媒市场的两大“潜力”——人口众多带给传媒产品的巨大消费潜力和有待开垦的文化资源潜力,外资电视传媒被中国传媒市场深深吸引着。通过中国市场,外资电视传媒有了两种赚钱的方式:将国外传媒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资本运营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谢耘耕 《新闻界》2006,25(3):4-9
在丰富、翔实的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就当前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的意义我国传媒资本运营的历史回顾与现状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的难点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的可操作性以及传媒上市融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分析。指出实行产业经营与资本经营相结合,加速实现资本扩张和产业规模的扩张通过资本运作扩张规模、整合资源,是我国传媒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骆正林 《青年记者》2006,(19):40-42
传媒市场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资本市场打上了中国特色的烙印,这些烙印同样留在了传媒资本市场。另一方面,传媒的意识形态属性又让它显示出自己的个性,以更加敏感性区别于其他产业资本市场。可以说,资本市场与传媒产业的结合,既让中国传媒感受到资本运营的艰  相似文献   

9.
传媒资源整合的必由之路:—资本运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媒产业自70年代末进行经营改革以来,经济实力迅速增强,现在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传媒体制脱胎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条块分割、重复建设,散、滥、差现象十分严重;而且微观到单个媒介内部,也是绝大多数权责不清,资源闲置浪费严重,运行机制老化,生产效率差。另外,国际上的跨国传媒集团实力日增,中国传媒入世后势将受到一定冲击,组建大型产业集团,增强竞争力,已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以上严峻情况的解决,都需要对媒介资源进行大幅度整合,而实践证明,要进行媒介资源整合,其最佳手段就是资本运营。资本…  相似文献   

10.
李岚 《视听界》2005,(6):30-34
中国传媒产业以往发展缓慢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产业资本积累低,投资能力弱,产业资本积累和融资脱节,后劲不足。而西方强势传媒,如新闻集团、迪斯尼集团、维亚康姆、贝塔斯曼等年营业收入均在200亿美元以上,可以运营的资本规模都在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美元,能够以资本手段大规模地对媒体进行购并、整合。传媒企业要生存和发展,最佳途径在于充分利用资本市场①的资源,运用资本运营等手段来筹集资本,大规模涉足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型媒体领域和市场潜力巨大的公众娱乐领域,逐步增强实力,建立巨型立体化传媒集团。本研究从公司战略发展研究的角度,以电广传媒为个案,通过专项问卷调查②,围绕建设传媒产业价值链与创造核心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在研究“首发”、“增发”、“以股抵债”与产业价值链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分析传媒企业多元化的并购重组对产业价值链扩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加速,各路资本纷纷涌进传媒产业,再加上新兴媒介的兴起,中国传媒产业的宏观环境日益严峻。如何更好地管理媒介组织,提高组织运行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切切实实地摆在了传媒组织管理者的面前。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国传媒巨头纷纷登陆中国市场,而我国的传媒产业实力还相对较弱,尤其是盈利模式单一、收入来源结构失调、体制束缚等问题还制约着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面对强大的国际竞争,中国传媒产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竞争与挑战,摆脱这一困境的最有效途径就是运用资本运营等手段,建立中国的巨型立体化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3.
《青年记者》2009,(22):69-69
今年以来,新闻出版总署指导意见颁布、IPO重启、创业板开设、最近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通过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组合拳”出台,中国传媒产业政策走向和资本市场出现明显“利好”。为配合响应国家文化产业政策,中国传媒思想库史坦国际联合百年名校清华大学主办“史坦国际~清华大学传媒资本运营高级研修班”,旨在培养传媒界资本运营及投融资专业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14.
基于资本永远无限追求商业利益和中国传媒市场的两大“潜力”——人口众多带给传媒产品的巨大消费潜力和有待开垦的文化资源潜力,外资电视传媒被中国这块巨大的传媒市场深深吸引着。通过中国市场,外资电视传媒有了两种赚钱的方式:将国外传媒产品卖到中国和将中国文化资源卖到国外。这使得外资电视传媒通  相似文献   

15.
<正> 当前,我国传媒界正涌动着一股投资热,最新资料显示,进入或涉足传媒业的国内上市公司已有40余家,一些世界传媒巨鳄也开始在中国传媒滩头阵地前游弋,长期在行政壁垒保护下,业外资本最难进入的中国传媒产业的大门正悄然而急速地打开。 对这股传媒与资本联姻的投资热,在国内传媒界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这是继网络热之后的“又一个美丽的泡沫”;另一种意见认为,真正的传媒业竞争还没开始,说它是“泡沫”还为时过早。究竟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还是让我们首先考察一下中国传媒业改革发展的实际情况,看看传媒市场与资本市场是怎样结缘的吧。  相似文献   

16.
由生产经营的主体化。到生产要素的市场化,再到资产的证券化。有人认为“中国第三次财富革命”已经开启。而2007年10月“完全放开”和“整体上市”的高层声音,令众多中国传媒看到在资本市场突破自身发展天花板的新希望。以资产证券化为核心的传媒“第三次革命”。其影响将更为深远。传媒将逐渐由“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向真正的企业转变。资本运营关乎传媒企业目前的生存利益和长远的发展战略。资本运营对绝大多数传媒而言还是陌生的领域。如何投融资、上市.买入和卖出?如何把握内地传媒资本之路的独特之处?资本运营会给传媒企业自身和传媒人带来哪些深刻变化?这些问题将在传媒的探路之旅中不断深入和明晰……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传媒市场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它不仅有庞大的潜在受众群,而且更重要的是它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尚待挖掘。这也就使中国传媒市场成了世界传媒巨头垂涎三尺的美味蛋糕。他们从中国的香港、台湾入手直逼大陆市场,而此时的大陆传媒也正在摩拳擦掌强壮自己的媒体实力。 中国媒介市场环境分析 媒介是一种环境的生物,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环境造就了中国的媒介市场。事实上,中国媒介市场的培育几乎是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进行的1979年 1月 28日,上海电视台播出了新中国的第一条商业广告。此后,在中国媒介中出现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相似文献   

18.
胡忠青 《新闻界》2005,(1):47-49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传媒产业已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制高点。中国传媒业也必然面临国内外的直接竞争和自身多种因素的碰撞。当前,有着巨大媒介消费增长潜力的中国传媒市场已吸引了众多国际传媒“巨鳄”的关注,这些有着强大的资金、技术和管理实力的跨国媒介集团早就以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它必然会促进我国传媒市场运作机制的变革,催生出多媒体、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新闻集团。  相似文献   

19.
品牌经营是当代中国传媒产业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受众接触传媒的习惯发生了变迁,另一方面,传媒市场的结构与规模也发生了演化。面对一个变革的时代,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传媒也面临着市场定位的不断调整。但是,如何恰当的进行传媒定位创新呢?一些传媒的老总常常抱怨,说他们为了跟上市场演变的步伐,不断给传媒重新定位,花了大量的钱进行了调查,找到了传媒受众最需要的信息类型与服务方式,但是,真正去做了,效果并不好。历史毫不犹豫地把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中国传媒带进了品牌时代。尽管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但品牌意识已开始自觉或不自觉地融入到了中国传媒业变革的先行者之中。加入世贸组织是中国与世界的一次全面碰撞。近年来,国内传播学者把研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分析和思考WTO背景下中国传媒的现状和趋势、机遇和挑战;二是探索如何进行传媒的产业化运作,做大做强中国传媒。尽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媒体已具备了一定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但面对加入WTO,外资传媒对中国传媒业带来的新一轮冲击,中国媒体仍然处于相当的劣势状态。如何应对新的冲击,首要的就是对中国的传媒进行产业化改造,而要完成这一改造,首当其冲的就是应对当今的中国传媒进行品牌经营。  相似文献   

20.
邢彦辉 《新闻窗》2008,(6):106-107
我国传媒生态的变迁 1、我国传媒市场格局的演变加入WTO以后,国际资本进入我国的速度将会加快,国内生产要素市场将与国际市场接轨,中国传媒产业的重整将纳入国际分工体系,通过全球生产要素的流动实现对中国国内媒介资源的重新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