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我国有三次译介外国儿童文学作品的热潮:第一次是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二次在建国后的50年代,第三次在1978年以后。“五四”时期,域外儿童文学译介促进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形成。上世纪50年代,在泛意识形态影响下只有苏联和东欧的儿童文学作品能译介进来。改革开放后,出版的大量东西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使我们懂得了儿童文学应有的本体特征、美学内涵和地道的品质与真谛,中国儿童文学才汇入世界儿童文学的潮流。  相似文献   

2.
以外国儿童文学译介为参照物来分析中国儿童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是文学的土壤.中国儿童文学离不开本土文化传统的灌溉。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笔下的儿童和他们的生活要能获得现实生活中儿童的认同,引起他们的共鸣,激发他们的想象。中国儿童文学需要作者和作品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3.
王雯 《考试周刊》2009,(50):36-36
中国儿童文学自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运动"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近百年来,不断有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传入国内,翻译对中国的儿童文学发展一直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儿童文学在题材、主题、故事结构等方面都要求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价值标准。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时,译者要不忘自己是在翻译儿童文学作品,不忘译作的读者是孩子。儿童文学的翻译应保证广大中国少年儿童通过译文容易理解和接受外国儿童文学作品,通过阅读译文能得到与原文读者类似的感受、启发和教育。  相似文献   

4.
童敏君 《邢台学院学报》2012,(3):123-125,128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儿童文学作品被引入中国,但是译作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翻译儿童文学时要采用一定的策略和方法。应以目标语儿童读者为中心;忠实于原文文本;适当的采用直译、意译、省略删减等翻译方法,这样才能翻译出更受孩子们欢迎的儿童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5.
许利芹 《英语广场》2018,(10):26-28
众所周知,《哈利·波特》是现代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一直以来深受广大儿童的喜爱。在我国,关于《哈利·波特》的译文版已经经过了多次调整,出现了诸多版本的《哈利·波特》翻译。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汉语文学作品的内涵,我国的儿童也能够借助现代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来了解外国的儿童世界,感知外国儿童的乐趣。本文将就《哈利·波特》的翻译内容来深入剖析现代外国儿童文学的翻译。  相似文献   

6.
五四前后作家对传统儿童文学资源的现代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儿童文学资源的现代阐释是在现代儿童文学理论视野下对中国古代经典作品中儿童文学资源和民间文学中儿童文学资源的发掘、整理,其理论成果和整理之后的各种形态的作品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五四前后的儿童文学家在这一工作中确立了儿童本位的儿童文学思想,为儿童文学的文学性作了切实的界定工作,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传统儿童文学的资源范围被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鲁迅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分析其对现代儿童文学题材、体裁、主题方面的贡献,揭示出鲁迅在现代儿童文学领域拓荒者的身份。  相似文献   

8.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儿童文学的萌生与成长 ,与外国儿童文学翻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五四前后 ,安徒生童话、拉封丹寓言、《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等儿童文学名著大批地译介进来 ;国家与地区涉及德、意、英、法、俄、日、丹麦、荷兰、阿拉伯等 ,种类包括童话、神话、传说、故事、童谣、寓言、画书、插图、儿童诗、儿童剧、音乐故事、科学小说、科学小品等 ,这些译介为中国文坛打开了一个新奇绚丽的儿童文学天地 ,儿童乃至成人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品味审美怡悦自不必说 ,作家也从中获得了儿童文学创作的范型和艺术灵感产生的媒质。  相似文献   

9.
儿童文学整体上要发展,其各个具体的门类也需要相对均衡地前进。本文通过对“热闹型”作品的争议引出儿童文学多样性的问题。文章阐释了儿童文学多样性的成因。具体到中国儿童文学的实际,作者以幻想文学和图画书为例,谈了自己对这两类作品的看法,并指出西方幻想文学特别值得我们学习的一点——在作品中建构一个独立自足的幻想世界。  相似文献   

10.
安徒生童话: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徒生童话是中国儿童文学最初的理想范式。中国现代儿童文学建设者们正是借世界一流的儿童文学经典作品尤其是安徒生童话所蕴有的现代儿童文学理念开启了中国文学的新形式——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安徒生童话所具有的纯正而丰富的儿童文学艺术因素不但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诞生,而且成为中国儿童文学长期遵循的艺术典范。安徒生童话是中国现代儿童文学之源。  相似文献   

11.
方卫平认为儿童文学的民族性与现代性问题极富张力和理论生长性 ,对它的关注将有益于儿童文学知识体系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 ;张永健认为中国 2 0世纪儿童文学既是民族的 ,又是开放的 ,以两者的统一活跃着自己的生命 ;孙志军分析了 195 0年以后的“十七年”、新时期前 10年和近 15年三个研究范式的转换 ,展示出当代儿童文学研究的发展脉胳及现代性品格的生长 ;王泉在分析《哈利·波特》成功的原因后 ,阐释了儿童文学应高扬民族性与儿童主体意识的问题 ;蔡莉莉具体从主题、形式和艺术创新三方面阐析了新时期儿童戏剧创作的现代性问题 ;王念灿从三方面阐明了中国儿童剧的民族性品格 ,从中窥见其基本面貌和发展轨迹 ;曾庆江在分析新时期儿童诗的开放性后指出 ,在全球化语境下 ,开放性是儿童诗具有现代品格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翻译文学对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是大批量的、全方位的.这种影响的焦虑在儿童文学界的表现尤为突出.从晚清开始,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翻译西方作品的同时,都曾留心于儿童教育,并译介了相当数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中国儿童文学的萌发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重视儿童文学的引入,不仅可以提升语文教学内容的文学性,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学鉴赏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文章分析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探讨儿童文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促进儿童文学与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4.
范远波 《教育学报》2007,3(6):73-79
儿童文学概念从提出到流行一直与儿童的教育成长问题相伴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思想变革所带来的教育内容的变化。民国时期儿童文学作品的出现,既是清末以来教材实用化、大众化追求的结果,也是儿童本位的课程观得以确立和强化的反映。这一时期的儿童文学作品成为小学国语教材,主要以反复故事和各科知识文学化的形式出现,旨在解决国语教材的文字反复和知识传授所带来的趣味性缺乏问题。儿童文学教材进入国语教科书的丰富和完善过程凸显了三种积极的尝试,即尝试教材形式的多样化、教材内容的顺利过渡和衔接,以及无意义的拟声词和有意义的动作字词的大量运用。这些探索和尝试对今天的语文教材编写和组织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针对高校英语专业硕士点英美学研究学科方向设置的现状,参照国内外儿童学发展的大背景,尤其是国内高校汉语言学专业硕士点儿童学方向学科发展的势头,提出应建立外国儿童学研究方向或中外儿童学比较研究方向,拓宽外语专业研究生学研究方向的学科内涵和研究层面,推动高校外语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这科发展,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消费文化语境下,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首先,儿童文学读者追求的是一种快餐式的,肤浅、庸俗,充满了感官刺激的享乐式阅读;其次,儿童文学被纳入文化产业、娱乐经济的轨道,被迅速而无情地推向市场,儿童文学的创作者、出版商在创作中难免不为市场的利益所驱动与左右,儿童文学的自律性被市场的他律性所取代,片面追求市场效益,忽略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着眼于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儿童文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儿童向健全的社会的人的成长,两者在目标上是一致的。儿童文学对素质教育具有多个方面的独特功能价值.在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资源。也是语文教育的一种独特方法.在精神上和语文新课标改革理念是相通的。语文教师有必要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8.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的误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具体体现在: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轻视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忽略幼儿审美情感的陶冶;没有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这是我们在组织和实施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必须加以警惕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语文教育中儿童文学教育观的建构角度,探讨语文教师在新形式下应该如何更新自身观念,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准确把握儿童文学作品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从而达到正确指导学生阅读欣赏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0.
游戏精神是儿童文学的基本美学要素之一,它在儿童文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来看,游戏精神的内涵可归纳为三点:快乐原则、幻想原则、自由原则。这三大原则在辽宁儿童文学作家群的创作中表现非常明显,并且在三者的相辅相成中,建构了一个个极具艺术感染力和审美吸引力的儿童文学世界,为儿童撑起一片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天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