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语言标准虽一直被视为汉语方言分区的首要依据,但是语言外部标准如历史、人文、地理条件等在方言分区中所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并在一定程度上能检验方言分区合理与否.根据语言外部标准,传统上归属江淮官话的江苏泗洪方言归于中原官话相对更为稳妥.  相似文献   

2.
江淮官话的归属与特征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淮官话,俗称下江官话,是官话次方言之一.学术界对于江淮官话的归属、特征问题多有讨论和研究,有趋同也有分歧,本文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江淮官话的分区、归属问题,及其语音、语法等语言特征作了概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怀宁县方言的几个语法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怀宁县方言的归属,目前国内语言学界看法不完全一致,多数学者认为可能属于赣方言。怀宁县方言有几个典型的语法特点,这些语法特征多是江淮官话所特有的。因此,单从语法角度看。怀宁县方言应该归属于江淮官话。  相似文献   

4.
程序 《现代语文》2009,(10):98-101
本文整合了声母、韵母和声调等若干方面的语音比较标准,选取了赣方言和江淮官话的几个方言点,将鄱阳方言与之进行一一对比,认为鄱阳方言仍属于赣方言,但正处在向江淮官话过渡的阶段。同时也为客、赣、通泰方言同源说提供了部分佐证。  相似文献   

5.
《同音略解》是新发现的一部抄本江淮官话韵书。概括了《同音略解》的19条重要音系特征。通过细致的比较研究,可以确定,《同音略解》所反映的是清代宝应县一带的方言读书音系统,这对江淮官话洪巢片历史有较为重要的价值。以此为出发点,我们不仅可以扩大和深化明清时期扬州府所辖县方言演变历史的研究,也可以从另一个方面审视汉语方言史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6.
安康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方言资源,不仅存在着中原官话、西南官话,而且还存在着江淮官话和赣语。在全面启动重修安康县级方言志之时,针对安康的方言实际,本文试就安康地理与安康的方言分布、移民历史与方言的相互印证、方言调查与方言志的撰写体例等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李荣先生新作《官话方言的分区》至少有两点应该肯定下来:一是把“晋语”从“北方官话”分出来,二是用“古入声字的今调类”给官话方言分区。我们也觉得有两点应该提出来讨论一下:一是江淮方言是否也应该从官话方言里分出来,二是官话方言分区的标准能否单一化。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讨论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类型。陕南方言按接触关系分别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韵母变化结果呈两种类型: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接触或是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接触韵母读音都发生了变化,而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的韵母读音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知三章合口字和遇通摄合口明母韵母上。声调除安康宁陕江口回民方言仍维持在关中方言而没有发生变化外,其他各点均发生变化。其变化类型是:陕南西部只是调值发生变化而调类没有发生变化,如汉中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方言;陕南东部调类、调值都发生变化,如安康的汉滨县河、宁陕城关、石泉城关、岚皋城关、镇坪的北部和商洛的镇安城关方言。调值的变化,有的完全演变为所接触的方言声调,如陕南东部的宁陕、石泉、岚皋城关以及镇坪北部由原江淮官话声调变为西南官话声调;有的则产生新的调值,如陕南西部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以及陕南东部的白河城关、汉滨县河、商洛镇安城关。  相似文献   

9.
沭阳话在北方方言中颇具特色,文章从程度副词和形容词重叠两个角度分析了沭阳话的程度表示法,以此介绍部分沭阳话与普通话不同的语法特征,为江淮官话北沿过渡区方言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杨静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5):9-11,62
安康汉滨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但其方言中却活跃着一个中原官话区没有而广泛存在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方言区的句尾助词"在"。本文描写了安康汉滨方言句末助词"在"的句类、句式分布情况及其语法意义,并将其与西安方言、成都方言、英山方言的同义表达句式相比较,指出安康汉滨方言因为受周边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11.
明中叶以前,归善县等东江中上游地区的主体方言属于粤语。明中后期,随着客家移民浪潮到来,它经历了逐渐客语化的演变,这是由客家人逐渐成为当地主体族群决定的。但联系土著、客家矛盾冲突的历史背景,考察"本地话"这一明显带族群区分色彩的自称,可知本地话应是明代后期东江中上游土著在与客家移民互动中确立我群认同的产物。本地话的底层应为粤语,其客语特色是后来受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在语言、语言学和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针对方言近年来的萎缩趋势,要正确认识方言,保证方言的传承空间,同时适当调整国家语言政策。  相似文献   

13.
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中的一个很得要的类别,邢台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和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是在大量的方言调查基础上对邢台方言中的程度副词及其使用情况的小结。  相似文献   

14.
毕节方言词汇的来源较为多元化,既有普通话转借词语;又有借自四川方言、贵阳方言、湘赣方言、吴方言的词语,还有来自少数民族语言和英语的语汇以及新造词语。它们共同形成了毕节方言词汇的来源系统。在这些来源中,又主要以普通话词语和四川方言词语为主。这种状况形成的原因,主要有移民的影响,文化教育及中心城市的影响,地域因素及其他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近代白话文献俗语词贵州方言诂证举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白话文献中的一些俗语词,现代字典、辞书往往由于无古训可据或不明其作为方言俗语的确切含义,或失收,或释义难以到位.但贵州方言存活着的一些近代俗语词,却可资佐证,而得出其确诂.本文列举了十五条俗词语,利用贵州方言来予以考释.  相似文献   

16.
方言与普通话语音对应规律是方音辨正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宜春方音为切入点,重点探讨对学习普通话影响较大的语音对应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具有普遍意义的方音辨正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大力推广普通话的前提下,方言地区的学生面临着学习普通话中的一个硬伤:方言。方言给交际带来不便,为了克服方言给交际带来的隔阂,就要有沟通各种方言的共同语言存在。现象学的口号是“朝向事情本身”。即回到最原本的事情本身,用心去体验、去感悟教育生活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普通话与湘语词法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普通话的儿化词丰富而湘语的子尾词较多,岳阳方言属于典型的湘语,因而具备湘语有着丰富子尾词的特点。岳阳方言的子尾词有单音节、双音节、三音节加子尾构成等3种类型,但它们在当下语言大融合的环境下正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9.
辽宁方言语音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东北官话与北京官话同是在幽燕方言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二者从史的角度不宜分开。联系借鉴燕商同祖等燕山南北考古研究的新近成果,或可认为长城地带的幽燕方言是原始华夏语的渊源之一,参与了汉语的起源与构建。辽宁方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幽燕方言,近代的形式是汉儿言语,现包括东北——北京官话、胶辽官话,境内可分为:朝峰小片、辽西小片、辽东小片、盖桓小片、登连小片。  相似文献   

20.
郧西话因地缘关系和历史因素的影响,方言的混合程度较高,体貌形式的描写有助于深入揭示该方言的语法特征,初步描写表明,郧西话的体貌标记与普通话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时也有一些具有特色的句法格式和标记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