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我继续担任我校六年级某班的班主任.从事六年级班主任工作已经好几年了,我自认为比较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但是,有一个学生却让我手足无措. 他名叫杰,一个13岁的男孩,长得白净、漂亮.早在他读五年级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学校里的"知名人物".打架、欺负弱小的同学,不爱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这就是他在进入这个班级之前留给我的印象.接手这个班级之后,我从前任老师那里对班里的学生一一进行了解,尤其是杰的情况,了解得更细致.我自认为对他已经掌握了比较充分的"第一手材料",而且,这样的学生我也见得不少了.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特殊学生从刚进入校园到逐渐融入班集体的故事。在教师的关爱、家长的陪读与同学的陪伴下,他摘到了属于自己的那朵“玫瑰花”——良好的习惯与最好的自己。  相似文献   

3.
特别的爱     
“爸,我回来了!”我轻轻推开门,看见爸爸正坐在客厅看电视,便高兴地向他报告。“你姐呢?”“她没放假。”“哦!”爸爸说完,继续看电视。我拎着书包怏怏地走进房间,坐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为什么爸爸不问问我的情况?他为什么不关心我?  相似文献   

4.
张静 《辅导员》2012,(33):32-33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孩子,周一升旗和每天的上操他根本不在队伍里老实站着,想跑就跑,说什么他完全不听。总是不上课往楼外面跑,叫都叫不回来,谁拦着就打谁,万柳1—6班的老师看见了好心帮我拦着他也都被他打过或是咬过。他不写作业也不听讲,上课四处溜达,考试想写就写几笔,不想写一个字都不写,考试经常得0分。一留下他补作业他就发脾气,打老师、骂老师,无  相似文献   

5.
特别的经历     
受疫情影响,寒假延长了近两个月,在这段时间里,我们需要在线听课。可是,就在这“非常时期”,我偏偏不争气地得了支气管肺炎,住进了医院。在住院的日子里,印象最深的是那特别的网课经历了。怎么特别呢?  相似文献   

6.
贾捷 《小学生》2009,(12):18-18
今年,我在农村舅舅家过了一个愉快的暑假。其中,最使我难忘的是表哥和他的伙伴请我吃的那顿“告别宴”。  相似文献   

7.
学校一直筹备着红歌会,以热爱祖国为主题,各班献唱两首革命老歌。 突然听说附近的中学确诊了4例甲流患者。最最担心的事情就这样悄悄、恐怖地来了。“下午还唱歌吗?”学生很小心地问。“是的!”我肯定的回答令他’们欣喜若狂。  相似文献   

8.
特别的我     
我,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女生,成绩一般般,相貌一般般,衣着更是一般般。虽然我看起来挺乖的,可是内心和表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喜欢在别人讲不好笑的笑话时哈哈大笑。直到肚子笑抽筋;喜欢在风轻云淡的夜晚,对着皎洁的月亮叹息,装出多愁善感的样子;明明是女生,  相似文献   

9.
多丽丝·莱辛的作品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对于她的<特别的猫>,我们却很难将其归类.猫如同人一样有着自己特别的情,莱辛笔下的猫让我们在感受猫儿之间特别的情外,也思考着人与人之间的爱恨情仇,在这里猫的世界其实就是人类世界的缩影.  相似文献   

10.
《特别的作业》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内容是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同学们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并把它带到教室里来。于是同学们有的摘来了桃花,有的采来了桑叶,有的折来了柳枝,有的拔来了小草。只有小丽没舍得采美丽的玉兰花,而把它画在了纸上带来了,大家都说小丽的作业最好。本文渗透了对学生要爱护  相似文献   

11.
田惠 《成才之路》2010,(21):86-86
当前,特殊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比较关注的,我们只有对特别的他们施以特别的关爱,才能让他们走出心灵的低谷,到达充满阳光的彼岸。 在我的教育生涯里,有一个学生,让我记忆犹新。这个学生的父母都是聋哑人,高一开学时我就认识了他,一个瘦弱苍白的小男孩。他很少说话,上课时也不举手发言,也不和同学、老师沟通,虽然这样,他开学第一次月考就考了全班第一名,数理方面尤为出色!他的沉默和他的聪明,引起了我的注意,不禁让我想进一步了解他。我很想找他谈一谈。  相似文献   

12.
特别的爱     
我家"严母慈父",且有着严格的"等级"。老妈是高高在上的执政"女皇";我和弟弟是只管读书的"公主""王子";老爸很惨,除了有管教子女的权力外,只剩自觉服从、服务的义务,  相似文献   

13.
特别的爱     
妈妈对儿女的爱各不相同,我的妈妈对我的爱就很特别。平时,不管是扣子掉了,袜子脏了,妈妈都让我自己处理。  相似文献   

14.
男生胡志父母常年在外地,他一直由爷爷奶奶代管.亲情的缺乏,养成了他孤傲偏激的个性,在小学阶段,他就时常与祖父母对着干,老人对他也是无可奈何.进入八年级后,他成了班级里有名的"易怒暴力狂".课间爱追赶打闹,同学之间的一点小矛盾便会触怒他,每天我都会收到来自同学、家长对他的投诉.几乎每周他都会制造针对他人的身体伤害事件,最严重的是差点弄坏同学的眼睛.虽告知他的爷爷奶奶多次,但均不见效,每次两位老人只是恳求我多多教育帮助.我也曾想过诸多法子,但作用似乎都不太大,他依然我行我素.有一次,在他犯事后,我情急之下给他父母亲打电话,让孩子的父母出面教育.电话里他们说些什么我不知道,但那次通话的教育效果却出奇地好,之后的半个月,他自律得好.只是好景不长,两周后,他又开始滋事.  相似文献   

15.
特别家访     
阳春三月,校园里鲜花盛开,蜂飞蝶舞,暖融融的和风传送着琅琅书声:"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小说主要写了农民和知识分子两大题材。在有关知识分子的小说中描述了当时中国社会两类知识分子中的五种人物。鲁迅有关知识分子的小说中对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的概括、新的小说模式、现代主义手法的运用集中体现了“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相似文献   

17.
王启红 《课外阅读》2011,(6):130-130
“后进生”难管,中职学校的“后进生”更难管,由于他们的年龄在16~19岁,正处于心理、个性、品质的转型期,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想法,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此外,“后进生”还存在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好;思想行为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如何帮助、管理、转化这些“后进生”是每一位中职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我们应该做到严爱有度,做好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8.
特别的父爱     
小然 《家教指南》2005,(11):52-53
爸爸过世三个月他就来到了我家。妈妈让我喊他“爸”,可我什么也不叫,而是对他有一种刻骨铭心的恨。记得我5岁生日那天晚上,他和妈妈下班回来,做了一桌子菜。而我心情非常不好,很想把那些菜倒掉。但看了妈妈的脸色我忍住了。那小山似的菜一直留在碗里,一动也没动。  相似文献   

19.
特别棒的人     
我爸爸说我是一个特别棒的人,我想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很棒。一个特别棒的人……萨拉说:"你需要有一头像我一样漂亮的卷发。"我没有。  相似文献   

20.
你很特别     
绘本点击:特别的故事讲给特别的你 这世界告诉孩子:“如果你够聪明、美丽、有才能,你就很特别。”但是木匠伊莱却对他雕刻出来的木头人说:“你很特别,因为你就是很特别,这不需要任何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