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距今3500年的武汉商代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现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青铜时代早期城址,是长江、黄河同属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重要见证,被专家论证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入选武汉市“十大城市文化名片”,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88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龙城自1954年发现以来,经过国家、湖北省市数代文物工作  相似文献   

2.
2019年10月21日,在二里头遗址发掘六十周年之际,《人民日报》以《揭示古老文明的无字天书》为题进行报道。二里头文化是否真的是“无字天书”,二里头遗址是否发现夏代的“纪事文字”,这是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1981年,该遗址出土的一件小口陶尊的肩部就明显刻有3个“符号”。  相似文献   

3.
1962年春天,美国海军人员在韩国仁川的一处遗址进行挖掘时发现了人类遗骸,他们相信,这是一座战俘营的遗址。十多年前的朝鲜战争期间,这里曾有过一场著名的仁川战役。但是1962年的仁川挖掘,引出了一个“二战”战俘的戒指的传奇故事。  相似文献   

4.
广汉的古代文化遗存,自1929年发现以来,迄今已有70余年。当其发现之初即受到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遂于1934年对月亮湾遗址进行试掘,出土了很有价值的科学资料,这大概是我省考古工作采用科学发掘的“开宗明义第一章”吧。抗战初期,大批外地著名专家学者入川避难,得以看到成……  相似文献   

5.
广汉的古代文化遗存,自1929年发现以来,迄今已有70余年。当其发现之初即受到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遂于1934年对月亮湾遗址进行试掘,出土了很有价值的科学资料,这大概是我省考古工作采用科学发掘的“开宗明义第一章”吧。抗战初期,大批外地著名专家学者人川避难,得以看到成都白马寺附近出土的战国青铜器,由于其地方特征较浓而疑为古代巴蜀时期之物,卫聚贤先生并据此提出了“巴蜀文化”的概念,这为我国考古学园地增加了新的文化内涵;旋又在其主编之《说文月刊》上,编辑一期“巴蜀文化专号”。后来华西大学教授郑德坤著有…  相似文献   

6.
胡文炜 《寻根》2011,(6):131-134
上世纪30年代长江以南发现了良渚文化,70年代又发现了河姆渡文化,证明南方同样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在绍兴,小黄山文化遗址、寺前山文化遗址、马鞍仙人山文化遗址,都说明绍兴在新石器时期就已有人类居住。作为越人,他们属于地道的绍兴“本地人”。如果大禹来越地会诸侯是史实的话,他也不会到荒无人烟之处来会,因而大禹不会是越族人的始祖。  相似文献   

7.
潍坊是齐鲁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在新石器时代,东夷人就在这里创造了古老的北辛文化(公元前对m年至前4700年)、大汉口文化(公元前4300年至前24(年)、龙山文化(公元前24(年至前1900年)、岳石文化(公元前1900年至前1600年)。据考古发现,境内有不同时期的古文化遗存,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和石刻等18U)余处。集中分布于弥河、白浪河、大丹河、潍河流域,为山东境内古文化遗址重点分布区之一。诸城的呈于遗址、寿光的边线王遗址、青州的桃园遗址、潍城的姚官庄遗址、安邱的景芝遗址等都是各个不同文化时期的典型代表。…  相似文献   

8.
台湾一瞥     
王元化 《寻根》2001,(3):36-45
这一组日记是纪1998年的台湾之行。我是应台湾“联合报系化基金会”之邀访台的。行程不满十天。我去那里作了演讲,也进行了参观访问,最后还抽出一天多时间到花莲游览。这是我第一次到台湾对于那里的匆匆一瞥。  相似文献   

9.
一、台湾原始文化与汉民族迁入 1.台湾原始文化 台湾史前文化中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已有多处发现,惟此种文化与大陆旧石器文化的关系尚有不同认识,有待进一步研究。台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代表性的有台湾北部大坌坑文化、芝山岩文化、圆山文化和台湾中南部的凤鼻头文化等。从上述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彩陶、有段石锛、有肩石斧、印纹陶以及黑陶、灰陶共存等文化特征与我国大陆东南同类器物所反映的文化相较,其间有着极其密切的文化联系,显示着台湾原始居民的许多文化因素源于福建或大陆沿海地区。从族属而论,台湾先住民(高山人与…  相似文献   

10.
《寻根》2012,(5):I0001-I0001
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与信阳9币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信阳市台办、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与侨教学院、台湾夏潮联合会共同举办的“2012两岸青年中原文化研习营”活动,于2012年7月23日在信阳开营,来自台湾清华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和信阳师范学院的师生70多人参加了开营式。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对茂县凤仪镇新石器时代遗址群的勘探和发掘取得了丰硕成果,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考古又有新的突破性进展,在营盘山遗址发现了下压奠基人殉坑的可能属于大型广场性质的遗迹、各种类型的房屋基础、陶窑、灶坑等现象,出土了陶质雕塑人面像等大量高规格的遗物,初步确认营盘山遗址是岷江上游地区的一处大型中心聚落,其周围还分布有十余处中小型遗址。从而为探讨岷江上游新石器时代大型中心聚落与中小型聚落的时空组合关系、地理环境变迁与文化演进的互动关系等提供了实物资料。营盘山居民虽以定居农耕为主要生业方式,狩猎及捕捞业也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补充手段。围绕彩陶制作的装饰和造型艺术,尚红、人殉及猎头等习俗,是营盘山居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内容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马俊才  衡云花 《寻根》2001,(5):65-73
郑韩故城位于今河南新郑市城关一带,因东周时期郑韩两国先后以此为都共539年而得名,是当时列国中一座名闻天下的大都市。因其城址外廓形状近似一只不规则的牛角,周长约45华里,被当地民众习称“四十五里牛角城”。城中一条南北向的隔城墙将城分为东西两城。由于故城为都时日悠久,地下物埋藏极其丰富,重大发现屡屡惊世。1997年,郑国祭祀遗址发掘出青铜礼乐重器348件,轰动全国,荣列“1997年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近日,  相似文献   

13.
范光陵博士率台湾工商探问团第一次来大陆访问是在1988年,也是海峡相隔40年后台湾第一个到大陆的访问团。此后,他频繁往来于两岸,与大陆的经济、文化、科技各界进行广泛的交流。而他每一次来大陆,都留下了诗作,并被新闻界广为传播。作为历史名人范仲淹的后人,范先生早先却未与诗文结缘,而是一个“完全彻底”的理工学者。他留学美国,获电脑博士学位,回台后被誉为“中国电脑之父”,执教于中兴大学企管电脑系。与诗结缘,他说是近十来年的事。SO年代初在阿里山召开的一个盛大的音乐创作发表会上,朋友临时因故不能作词,把他“赶鸭…  相似文献   

14.
广汉的古代化遗存,自1929年发现以来,迄今已有70余年。当其发现之初即受到了学术界的特别关注,遂于1934年对月亮湾遗址进行试掘,出土了很有价值的科学资料,这大概是我省考古工作采用科学发掘的“开宗明义第一章”吧。  相似文献   

15.
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邀请20余位著名考古学家,从1996年全国500余项考古发掘项目中评选出10项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它们依时代顺序是:一、丰都县烟墩堡l日石器时代遗址为配合三峡工程建设,1995-1996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在四川丰都县烟墩堡山梁上发掘。在清理出土的1万余件石制品中,以石片石器为主,类型众多,特色鲜明,在华南旧石器中尚属首次发现,可能代表更新世晚期一种新的旧石器文化。二、孟津姑嫂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为配合黄河小浪底水库建设,1996年由河南洛阳市文物工作队、郑州大学考古系和孟津…  相似文献   

16.
冉宏林 《中华文化论坛》2023,(4):112-120+190-191
三星堆遗址将近九十年的考古工作可分为五个阶段,从最初的寻找地下埋藏文物,到确认遗址,到构建遗址的分期体系与考古学文化序列,再到系统性有规划地开展“聚落考古”和“社会考古”工作,与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程大致相适应。通过近九十年的考古工作,三星堆遗址的分布情况和保存状况已较为明确,内涵特征基本清晰,分期年代与文化序列大致确定,并对聚落结构有了初步了解,对于区域聚落形态也有了粗略的把握。但也还存在若干缺陷与不足,为三星堆遗址未来的考古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一、中国文明史的开端应从黄帝嫘祖时代算起中国从黄帝嫘祖时代开始迈进文明史之门,这与考古发现是吻合的。一般共识,新石器时代即是野蛮时代。我国已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超过六七千处”①。据碳14测定,我国新石器时代早期的裴李岗文化类型和磁山文化的“绝对年代...  相似文献   

18.
倪宝诚 《寻根》2005,(1):62-70
中华民族养鸡有悠久的历史,距今8000多年的河北武安磁山村新石器遗址中,便出土许多鸡骨。此外,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河姆渡等文化遗址中,鸡骨也屡见不鲜。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便出现了鸡的象形文字,距今也有3300多年的历史。有趣的是,甲骨文中“日”字的象形符号是画一个圆圈(太阳),圆圈的下方再画一抽象的鸟形图饰(鸡),  相似文献   

19.
水井街酒坊遗址发现的重大意义。该遗址是第一处经过考古发掘的酿酒作坊遗址,发现的考古遗存最早的为明代,其次为清代,再次为现代。这种叠压关系有同志称为“酒坊三叠层”,它揭示出全兴酒生产的历史,各个时期的酿酒设施,通过这些实物史料可以探讨全兴酒的悠久历史,也可以研究酒坊各个时期的酿造工艺:为全兴酒今后  相似文献   

20.
关于“美国男人”,我们谈论的很多。似乎美国男人身上有一些固定的、几十年也不变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