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墨子节用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节用是墨子的一个基本的治国思想.他从衣、食、住、行、性、葬、乐等方面揭示了当时君主横征暴敛、奢侈荒淫的现状,并以古代圣王作对照,说明应该怎样节用.墨子的节用思想,主要是针对上层统治者来说的,是在保证下层百姓基本生活需要的前提下节用;而节用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广大人民能够过上"暖衣饱食"的生活.如果说墨子有禁欲的倾向,那也是禁止一部分人过度的欲望,以满足一切人最低限度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墨子在救治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贵义是重视治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反映了民众对社会正当行为的渴望;尚贤主张用人制度以能力为本位,尚同侧重讲按照"天志"来统一全国思想与行动,二者是治政之根本;尚力重视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节俭体现了生活用度的合理安排,这一原则在日常消费中表现为"节用"、"节葬"、"非乐"等。墨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墨子认为"义"犹利也,道德原则和功利原则应该一致,基于此点他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的思想。墨子又提倡"节用",对统治阶级提出了要求,认为他们应该为了社会的共同利益而"强本节用"。在这里,"兼爱"和"节用"都体现了墨子思想中丰富的功利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墨子在救治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理想社会的重要构成要素。贵义是重视治国的基本道德规范,反映了民众对社会正当行为的渴望;尚贤主张用人制度以能力为本位,尚同侧重讲按照"天志"来统一全国思想与行动,二者是治政之根本;尚力重视分工合作,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节俭体现了生活用度的合理安排,这一原则在日常消费中表现为"节用"、"节葬"、"非乐"等。墨子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社会建设仍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讨论的主题是荀子对墨子思想的批评与反省,而重点则集中于"差等"与"兼爱"方面。墨子的兼爱并非不讲差等;同时,墨子兼爱所表现的"平等"也并非是一确定的理论主张。荀子以差等反对墨子兼爱之僈差等的真正用意在于墨子兼爱理论之"节用""非乐"等主张所蕴含的君臣上下在禄用享受上同劳作、共苦极的观念将导致社会治理不能落实,政治领导成为不可能,此正荀子批评墨子"不足以容辨异,悬君臣""有齐而无畸,则政令不施"之密义与了义。  相似文献   

6.
墨子"节用"思想与现代设计中的功能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子的节用思想影响深远,其服装观主张制衣要遵循合体、舒适的法则;建筑观强调房屋建造以便利于生活为准绳,避免曲折多装饰的结构.作为早期工艺设计思想记载,<墨子·节用篇>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它与现代设计中的功能主义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探究其内涵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墨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出身贫贱,代表当时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利益,追求以"兼相爱,交相利"为伦理基础,政治上"尚同"、"尚贤",经济上"节用""节葬""非乐",外交上"非攻"的"百姓皆得暖衣饱食、便宁无忧"的完美的平民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8.
墨子     
《语文天地》2014,(5):1
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墨子》一书传世。墨子思想主要内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  相似文献   

9.
墨子认为圣王应该要做到"节用利民":一个是提倡"节葬",认为厚葬久丧制度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消耗,厚葬要花掉大量钱财,长久服丧就是禁止人们去做事情,这样国家就无法富足;一个是提倡"非乐",认为这样会使国家混乱,社会财富减少,人民生活贫瘠。这样才可以做到天下大利,最终才能够真正的对普通百姓有利。  相似文献   

10.
论墨子的社会和谐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时期,墨子及其创立的墨家学派,从当时的社会发展和生产实践出发,提出了"和"的社会民生理想以及以"兼爱"为理论内核的"尚贤"、"尚同"、"节用"等一系列社会建设主张,具有丰富的社会和谐特征和思想内涵.吸收、借鉴包括墨子在内的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合理思想,对于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非乐节用"观是墨子针对消费提出的重要理念,以此观念运用于当代女性消费,可产生正负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非乐节用"对现代女性无度消费起到了批评和劝解作用,但是从女性心理健康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角度来讲,墨子的"非乐节用"观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利"是墨子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墨子重视利益,追求利益.为了得到利,并保证得利的公平性、合理性,需要"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明鬼"、"天志"等的支撑.  相似文献   

13.
墨子从现实乱世出发,明确提出“节”的内容是节用、节葬、非乐等,其标准在于基本生活需要之“用”,而非出于享乐的消费,同时也不能忽视“备”的问题.“节”是遵循天鬼的必须,其最终目的在于通过身体力行让个人、社会、以至整个天下都通向和谐,即“兴利除害”,其固国、利民、养德的现实价值能够启发现代人面对资源消费问题上应有的思量.  相似文献   

14.
墨子在《节用上》篇中提出了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的思想,对春秋战国时期会计的贡献表现在勤俭节用原则上,践行俭节则昌,淫佚则亡的辩证哲理。  相似文献   

15.
墨家学说为先秦之"显学",富有独创精神,在学术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墨子的"十论"思想体系做了综合分析,认为墨子从平等观出发,在人际交往原则中主张"兼相爱,交相利",在政治思想中主张"非攻"、"尚同"、"尚贤",在经济思想中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从而论证了墨家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平等观.  相似文献   

16.
民本思想既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本文主要从墨子"十论":兼爱与非攻、尚同与尚贤、节用与节葬、天志与明鬼、非乐与非命五个部分来探讨墨子的民本思想,墨子主张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正>说起春秋战国,就不得不提到百家争鸣这一盛景。比起孔孟之道,以"兼爱、非攻、节用、尚贤"为思想主张的墨家似乎稍显黯淡。很少有人知道,墨子才是战国时期的科学先锋,播下了科学的火种。除了最基本的数学、力学,光学和机械学也在《墨经》中出了不小的风头。墨子以简洁明了的文字对光影关系、镜面关系等光学现象进行了细致的描述。从这时起,科学的光辉已经开始在华夏大地上闪耀。  相似文献   

18.
正初识经典墨子,名翟(dí),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他所处的时代,群雄蜂起,百家争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平稳的生活环境。而墨子正是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  相似文献   

19.
墨子作为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其独特而深刻的消费经济思想,可以概括为三点:以强本的生产观为基础、以节用的消费观为原则、以兴天下之利的义利观为价值指导。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仔细分析墨子消费经济思想,正确运用其合理内涵,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构建和谐消费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先秦思想家墨子设计了一个“爱无差等”的和谐社会图画。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性,他所构造的和谐社会没能出现,但他主张的“兼爱”、“非攻”、“节用”思想,给21世纪中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文化资源。本文从墨子“兼爱”、“非攻”、“节用”思想出发探讨了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