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福建客家地区民间信仰丰富多彩,就陈靖姑信仰而言,属道教闾山派,但从实际表现而言,它明显呈现出民间化信仰性状,并传达民众日常生活的现实诉求,同时与各种民俗事项紧密关联。综观福建客家地区现存的陈靖姑信仰的现状,分部于长汀、清流、连城、武平、永定的汀州府南部各县,为南路的夫人教信仰,表现为多事项信仰功能,而明溪、宁化的北路陈靖姑信仰,则表现为一般性保生护幼的诉求;其中南路的夫人教信仰,还保留了浓烈的福建古代信仰巫文化,并且与民间的小戏表演融合为一体,尤其是傀儡戏对夫人教的影响(或对闾山教的依托);但无论如何,客家人的陈靖姑信仰附有很强的神秘性、娱乐性和诉愿性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福建闾山教与湖南梅山教,都属于我国南巫系统的支派,只是由于不同地域条件和宗教信仰的影响,在两地呈现其文化形态的差异性,其中不仅有共同的信仰人物、教法,并且也有相互的交流,其中内蕴值得探讨。根据两地田野调查资料,对福建闾山教中的张五郎现象和湘、川之梅山教与张五郎信仰及衍变现象进行比较,并就闾山教与梅山教关系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3.
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对福建民间"女神信仰"热现象,以妈祖、陈靖姑为例,进行思考分析;基于对福建民间女神信仰概况的介绍及其本质、原因的分析,以及在经济、政治、精神文化等方面产生的影响,探究福建民间女神信仰问题的当代意义与新时期积极引导民众正确处理女神信仰问题的路径建设。  相似文献   

4.
台湾美浓是客家人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当地民间信仰中,由福建古田传播而来的"三奶夫人"信仰,在台湾客家地区较为少见,然而在南台湾客家居住地的美浓,发现詹姓家族通过移民的方式,将夫人信仰辗转带到台湾六堆地区,并历经日本殖民时期的皇民化教育,美浓詹屋家族仍维系"三奶夫人"信仰于不坠,更难得的是保留了随其先祖来台历经百年之久的神龛。"三奶夫人"信仰在美浓发展过程中,因受到今日台湾少子化社会的影响,对"三奶夫人"的信仰也有减弱之势。  相似文献   

5.
谢祐神是唐宋时期福建造神活动中形成的神明,谢祐神信仰是闽西北客家重要的民间信仰。福建造神活动具有中原汉人移民的民众基础和精神需求,宋代道教和佛教的兴盛以及朝廷尊佛崇道的文化政策也为福建造神运动提供了文化和政治空间,对淫祀的治理和理学的兴起更对民间信仰起指导作用。在造神和民间信仰中也可以看到客家意象文化心理与道象文化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民间信仰是乡村重要的文化根脉。民间信仰空间是一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深入探索并理解这类信仰空间是我国乡村保护与振兴工作的关键。就客家地区而言,关于信仰空间的历史形成、布局形态和景观表现等方面的基础认识,至今仍然很模糊。为此,尝试通过实地取证和文献调查,并综合应用民族文化和空间解析等方法加以揭示。研究结果表明:客家乡村民间信仰空间的历史形成,来源于百越土著,受到中原汉族以及其他外来族群的影响,并与复杂的地域再创造有关。丰富多样的民间信仰空间,在客家乡村中体现为分散式的节点布局和多样化的游行活动路线,并与山石、水系、树林、民居、道路等自然或人文环境要素紧密共生。  相似文献   

7.
陈靖姑是民间神、女神、妇幼保护神、生命之神。陈靖姑文化发扬了道教文化积极进取、生机勃发的一面;口头文学与书面文学创作对陈靖姑文化的形成起着推波助澜作用;民俗信仰使陈靖姑文化成为普遍的文化现象。在闽地,出现陈靖姑与妈祖这两个保护神、女神,实属一大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8.
陈靖姑做为小说人物,在《闽都别记》中以三教合一、福建本土化、多功能、实用性女神为外化形象,在她由人而神的一生中,突显了儒家以求“善”为价值判断的内孕精神。这是下层民众俗文化意识的折射,反映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福建地域面貌和民间信仰心态,同时也体现了明代以来神魔小说对陈靖姑形象塑造的文体意识。  相似文献   

9.
妈祖信仰的形成,与佛道二教影响分不开.人们较多地关注她的平风息浪、海上保安的功能,很少关注妈祖信仰与民众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基于此深入探究妈祖与巫道文化的密切联系.本文从民间文献、民间文学及田野调查道坛科仪资料着手,以文化人类学、民间宗教学的视野,对妈祖信仰形成的巫道背景、妈祖信仰与道教文学、妈祖信仰与巫道女神陈靖姑信仰的相互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求对于妈祖信仰文化研究有新领域的掘进和发现,扩宽这一课题的研究视野.  相似文献   

10.
客家传统社会的民间信仰是多元的,也是极其普遍的。探讨客家社会的民间信仰问题是研究客家传统社会的一把钥匙。汉帝信仰是客家人的一种古老而又特别的民间信仰,研究汉帝信仰不仅能进一步了解、揭示客家地区民间信仰的内容,而且能更好地认识客家社会和客家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长兴法坛是闾山教海清派世袭法坛,其所留传的《陈靖姑宗祖》有别于叶明生老师于20世纪90年代在建阳发现的《奶娘宗祖》。其中包含的信息比建阳《奶娘宗祖》更加系统、更加精巧,故事的精彩程度也绝不逊于《奶娘宗祖》。通过《陈靖姑宗祖》,人们能够发现闽北独特的闾山系统,也能感受到在理学影响下的独特的陈靖姑信仰。  相似文献   

12.
天后与三奶夫人信仰都起源于福建,前者是倍受航海(河)的水手与商人信仰的水上保护神,而后者则是助产保赤的妇婴保护神,两者的信仰群体、作用功能、神祗地位及社会影响等均有很大的不同。然而,天后与三奶夫人信仰随移民传播到广东东部客家地区之后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乡民们常常把她们混同在一起,如紫金的不少天后宫供奉的都是陈林李三奶夫人,其中的林夫人却不是林九娘,而是天后林默娘,显示出当地三奶夫人信仰与天后信仰的混融;并且天后的航海保护神的角色已相当淡化,而三奶夫人的助产保赤、治病救人的功能却得到了强化与彰显。  相似文献   

13.
产生于传统农业文明背景的陈靖姑信仰文化,一千多年来,其信众广泛,影响深远,已成为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地区共同的文化现象之一。考察探讨作为传统民间信仰文化之一的陈靖姑信仰的媒介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传播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客家民间信仰研究成果颇丰,可谓汗牛充栋,前人成果为我们思考民间信仰在客家乡村社会发挥的作用,起到了很大的启迪作用,但前人成果多是对传统功能的分析。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客家乡村传统社会也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客家民间信仰在全新的社会条件下发挥着怎样的现实功效呢?通过以于都县寒信村水府庙会为考察中心,从社区营造的视野,分析客家民间信仰在社区建设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并就此补充前人观点而提出民间信仰的社区营造功能。  相似文献   

15.
<正>客家民间信仰在客家传统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客家传统社会离不开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也总是以传统社会为依存;要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就必须理解客家人的民间信仰。然而,长期以来,客家研究界的关注点基本都是停留在"客家"的定义、客家源流、客家文化特质等问题的探讨和争论上,而对客家民间信仰关注不多,即使有过一些成果,往往都是零散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和实施,为客家文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客家地区的民间信仰十分普遍,蕴藏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应树立正确的理念,积极开展客家民间信仰的旅游开发。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地域特色,优先开发民间庙会和宗教建筑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定光古佛是客家地区重要的民间信仰对象,结合中国第五个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清流县着力建设了客家文化园,其中核心项目是定光古佛项目群建设。配合灵台宗教信仰建筑群落,组合成较大规模的信仰文化生态保护区,建构了良好信仰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示范点。在物质生态建构的同时,精神内含的建设也理应同步跟上,这样信仰文化生态保护的建设才可能完善,才能最有效发挥其社会和谐建构的价值功能。  相似文献   

18.
1980年代以来日本学术界系统地研究客家民间信仰。本文讨论的是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的研究成果及其课题。日本学者对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于客家地区从事民间信仰研究的"微观经验主义";二是研究典型客家民间信仰的"宏观实体主义"。本文通过证实这两个研究观点,用人类学的"空间—场所"理论来提出客家民间信仰研究的第三观点。  相似文献   

19.
粤北英德地区流行曹主信仰,其演变与发展的动力来自客家移民和航运商业,曹主信仰的传播路径也与客家移民和航运商业迁徙方式紧密相关;以水上传播为主、陆上传播为辅。从曹主信仰神话的形成、传播和系统化的过程可见,曹主信仰与地方信仰之间经历了接触、冲突、融合的过程,其反映的是信仰主体之间的关系互动。曹主信仰及其神话系统的产生、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以民间信仰系统为代表的客家移民文化本地化过程。此一过程突现出了客家文化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相似文献   

20.
定光佛信仰是闽台客家主要的民间信仰之一。作为闽西客家民间信仰中的神佛,定光佛是客家先民重构客家意象文化而再造的神佛意象。这一神佛意象的建构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现实中的定光大师行善布施的阶段;第二阶段是定光大师圆寂,民众敬祀为佛,朝廷屡次敕封,定光佛神佛意象形成阶段;第三阶段是元明清时期定光佛信仰发展为民俗文化,并向台湾传播的阶段。定光佛又是一个意象系统,由圣物圣地、民间传说、寺庙庵堂、民俗事象、自然与人文景观等构成。定光佛文化意象的建构过程也是客家文化的建构过程,它蕴含着客家的历史、信仰、情感和理性,对慰抚心灵、庇护生命、保持客家文化记忆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也维系着海峡两岸客家的情缘与法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