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起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了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炉)上,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yīnyūn,〈书〉形容烟或云气浓郁)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  相似文献   

2.
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 (煤油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相似文献   

3.
冬天     
说起冬天 ,忽然想起豆腐。是“小洋锅”(铝锅 )白煮豆腐 ,热腾腾的。水滚着 ,像好些鱼眼睛 ,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 ,嫩而滑 ,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 )上 ,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 ,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 ,屋子老了 ,虽点着“洋灯” ,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 ,父亲得常常站起来 ,微微地仰着脸 ,觑着眼睛 ,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 ,夹起豆腐 ,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酒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 ,但炉子实在太高了 ,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 ,只是玩儿。父亲说…  相似文献   

4.
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水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  相似文献   

5.
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好像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qū)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  相似文献   

6.
冬天     
<正>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发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  相似文献   

7.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根据文后要求答题: 冬天朱自清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自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象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薰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  相似文献   

8.
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  相似文献   

9.
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  相似文献   

10.
选文再现冬天(节选)朱自清(原文第一部分)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  相似文献   

11.
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 (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  相似文献   

12.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  相似文献   

13.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一个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一样,都熏得乌黑乌黑的,越显出豆腐的白。  相似文献   

14.
冬天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  相似文献   

15.
冬天     
说冬天,忽然想到豆腐。几是"小洋锅"(铝锅一)白煮豆腐,热腾腾 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晴,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 佛反穿的白孤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炉)上,  相似文献   

16.
<正>小时候我爱挑食,吃饭的时候只吃肉,青菜绝不粘口,任凭妈妈怎么变着法儿炒,我也毫不动心。因为这个,爸爸、妈妈不知说过我多少回了,可是每次吃饭的时候,我的筷子还是只往肉堆里钻。难怪姐姐总是说:“你的筷子都长眼睛了。”有一天,妈妈做了一盘豆腐炒肉丝。一上桌,我就用左手拖住盘子,不停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我爱挑食,吃饭的时候只吃肉,青菜绝不粘口,任凭妈妈怎么变着法儿炒,我也毫不动心。因为这个,爸爸、妈妈不知说过我多少回了,可是每次吃饭的时候,我的筷子还是只往肉堆里钻。难怪姐姐总是说:“你的筷子都长眼睛了。”  相似文献   

18.
父亲端着母亲刚刚递到手的那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炖鸡蛋,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对着桌上我奶奶的相片说:“老娘,我真的再想喂你一次。”说着便用筷子夹了点放到了地上。站在一边的母亲也随即哽咽起来。看到这情景,我也忍不住内心的难受,眼泪随之而落。那时奶奶才安葬不到10天时间……  相似文献   

19.
倪萍 《辅导员》2009,(13):62-62
晚上,父亲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坐在椅子上,边洗着脚边说道:“我说这袜子怎么这么容易破呢,原来是脚趾甲长了啊。”于是便喊我替他拿趾甲刀。可能是因为腰弯不下来,他剪得很吃力。我说:“还是让我来吧。”父亲很吃惊,但还是笑着答应了。  相似文献   

20.
冬日,寒风凛冽。中午就餐时,我们都习惯把门窗关上。吃着吃着,饭菜里的热气不知不觉冒了出来,这些调皮的“热气娃娃”悄悄爬上了窗户,不一会,明晃晃的玻璃就变得雾蒙蒙的,像罩上了一层朦朦胧胧的白纱。不知谁用手在玻璃上轻轻一点,嘿!一颗圆润的小珍珠!有人说是热气腾腾的汤圆。我也在玻璃上随意一画,出现一条威风凛凛的中国龙,谗嘴的任志成说:“我看是香喷喷的拉面。”爱唱反调的袁萧楠慢条斯理地开腔了:“不对吧!应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呵,真有想象力。很快“,玻璃上能画画”的新闻迅速传开,教室里炸开了锅似的,大家纷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