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俄战争中,日本是战胜国,日本于1905年12月22日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除迫使清政府承认日本占有长春以南原由俄帝国享有的一切权益和特权外,还要对日本开放东北三省包括长春在内的几个城市,“开埠通商”。为适应变化了的政局,清政府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  相似文献   

2.
甲午战争以后,日本竭力扩大在中国的侵略权益,包括在一些通商口岸设立专管租界。1896年7月21日,日本依据《中日马关条约》,逼迫清政府签订《中日通商行船条约》,将《马关条约》有关条款具体化。条约承认日本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同意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领事,日本臣民可以在通商口岸来往居住、经商、设厂,租地造屋,起造礼拜堂、医院、坟墓。  相似文献   

3.
孙华 《兰台内外》2004,(5):52-53
长春素以文化城市而著称,而开创长春文化教育之先河的奠基人,就是照片上的这位一百多年前的长春地方官李金镛。李金镛(1834—1890)号秋亭,江苏常州人。1800年,清政府在今长春新立城处设立地方行政机构——长春厅。长官称理事通判,1882年改理事通判为抚民通判。1883年11月,李金镛调到长春厅任抚民通判。  相似文献   

4.
<正>1895年,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中获胜后,强迫清政府与之签订了《马关条约》,割占中国辽东半岛,但在法、德、俄三国干涉下未果。俄国以干涉还辽有功为由,强租旅顺和大连,并攫取了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和经营中东铁路的权利。在建造与经营铁路的过程中,俄国以修建及保护设施为借口,在铁路两侧侵占了大量土地,形成了特定的"铁路用地"区域。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战败,将长春至大连的铁路及其一切附属权全部"转让"给日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15,(Z3):133-134
<正>一、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辽宁海关的渗透光绪三十一年(1905),日本在日俄战争中战胜沙俄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规定清政府将奉天府(沈阳)等地自行开埠。由于辽宁地区进口货物大多在大连、营口等沿海口岸完成基本的通关手续。大连海关为大连日本租借地海关,隶属于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根据清政府与日本政府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签订的《关于设置大连海关及汽船内  相似文献   

6.
迟立安 《兰台世界》2004,(12):59-59
一百年前的今天(1904年),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最凶残的恶魔沙俄和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进行了一场血腥的火拼,史称“日俄战争”。1905年12月22日,孱弱的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条约》,将安东(辽宁省丹东市旧称)划归日本“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附属地,即日本租借地,至此,可怜的安东。一个依山傍水,因鸭绿江黄金水道而富庶的新兴商埠,硝烟未散。即被强行揽入了战胜国的腋下。  相似文献   

7.
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使清政府一败涂地,陆军几乎溃不成军,北洋海军惨遭覆没。素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清政府竟惨败在蕞尔小邦日本之手,举国震动,上至朝廷,下至黎民,强烈意识到中国军制的脆弱与  相似文献   

8.
1894年(甲午年)7月25日日本军队对中国陆海军发动突袭.8月1日,中日双方宣战,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中国方面不敌日军.最后,清政府于1895年4月在日本马关被迫与日本签订了结束战争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为:割让台湾及所属岛屿;承认朝鲜独立;赔偿巨额军费给日本;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四地为通商口岸等.随后,杭州划定了租界.  相似文献   

9.
在多种原因的作用下,清末警政兴办过程中,一方面清政府向日本派遣了大量警务留学生;另一方面鼓励官绅赴日游历,考察警务;再一方面,国内警务学堂聘请了大量日本警务教习、顾问。因此,清末警政深受日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赵欣 《中国档案》2012,(5):80-81
长春是一座有着特殊历史经历的城市,从清末开始就不断受到沙俄和日本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掠夺和渗透。由于俄国和日本分别在长春拥有"路权",长春成为当时俄属中东铁路、日属南满铁路和中国的吉长铁路三条不同路权的铁路交  相似文献   

11.
清朝末年,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微,内忧外患。在此情况下,日本发动了对琉球群岛的侵略战争,琉球王国无力抵抗日本的侵略,多次向清政府求救。可是当时清政府自顾不暇,根本无力出兵相救,只能坐视琉球群岛被日本吞并。  相似文献   

12.
晚清,清政府为了扩大我国物产在世界各国的声誉,光宣时期多次参与国际性博览会。现从馆藏外务部全宗中,选出关于清政府组织赴日本大阪参加第五届劝业博览会的档案,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内外蒙古是清朝的“藩部”地区,清政府在这一地区的统治形式不同于内地,在中央政府中设理藩院管辖,在地方设将军、都统、大臣直接治理,并以盟、旗作为社会组织形式和基层政权机构,在职的蒙古王公就是清政府统治蒙古地区的各级官员。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日(1900年1月29日),清政府颁布新政上谕,  相似文献   

14.
1909年(宣统元年己酉)1月1日(戊申年十二月初十日):日本人主办的日文《长春日报》在长春创刊。箱田琢磨主编。该报于1917年改名《北满日报》,1932年后再易名为《新京日报》。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初,东西文明冲突和东亚国际秩序变动之际,中国传统华夷体系面临条约体系的严峻挑战。明治维新不久,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岛条约》,企图不承认中朝宗藩关系,以便解除称霸亚洲的绊脚石。朝鲜“壬午兵变”后,日本迫使朝鲜签订《济物浦条约》,巩固其经济垄断地位。清政府为了应对日本挑衅,同朝鲜签订《中朝水路通商章程》,并明文规定其“属邦”地位。然而,日本巧妙利用“甲申政变”,先后与朝、清签订《汉城条约》和《天津条约》,对朝鲜问题上获取与清朝同等地位。甲午战争后,日本通过《马关条约》逼迫清政府终止中朝藩属关系。本文以上述几个主要条约为线索,阐明了清末中朝宗藩关系演进和嬗变。  相似文献   

16.
《档案与社会》2005,(5):12-13
1874年:5月,日本出兵3600余人入侵我国台湾,残酷杀戮高山族同胞。10月,迫使清政府签订《台事专约》,中国被迫承认琉球为日本保护国,并赔偿日本兵费50万两白银。  相似文献   

17.
党督 《湖北档案》2014,(8):34-38
正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马关条约清政府割台湾给日本,日本统治台湾50年。面对其残暴的殖民统治,台湾人民拿起刀枪,前仆后继展开不懈抗争。在不见硝烟的"文斗"战场上,林献堂给历史留下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形象。组织第一个诗社,被尊为"迷惘年代的掌灯人"林献堂(1881~1956),名大椿,号灌园,祖籍福建闽南平和县五寨埔坪村,1881年(清光绪七年)生于台湾台中雾峰村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林文钦系前清举人。他  相似文献   

18.
光绪十八年,长春商人为反对清政府设局收捐,该城商人举行了全城性抗捐罢市,以示反抗。现从馆藏《刑部档》中,选辑公布有关档案四件,以供研究近代社会经济史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北铁路简称中东路,也称“东省铁路”或“东清铁路”,是19世纪末沙俄帝国对中国进行殖民侵略的产物。1896年,俄国便以三国干涉还辽的功臣自居,迫使清政府与其签订了《中俄密约》,获得了西伯利亚铁路经中国东北直达海参崴的筑路权。1898年俄国开始修建中东铁路,1903年中东铁路全线贯通并正式运营。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部支线由哈尔滨到旅顺,呈“丁”字形,全长2489公里。日俄战争爆发后,沙俄将南部支线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所有权转让给了日本,从长春到旅顺口的铁路称为“南满铁路”,而从哈尔滨到长春的铁路仍称为“中东铁路”,亦称“北满铁路”。  相似文献   

20.
彭贺超 《历史档案》2014,(2):97-102
宣统三年(1911年),清政府筹办永平秋操兼有双重目的,一方面是例行军事训练,另一方面则是回应日本在辽东半岛的军事扩张。永平秋操筹备期间,军谘府、陆军部会同地方督练公所筹划秋操相关事宜。此次秋操,清政府对军谘府、禁卫军寄予厚望,体现了满人在军事领域的诉求。武昌起义爆发后,八月二十二日,清政府谕令停止开操。但永平秋操没有因停操谕旨而烟消云散,它无意中成为清政府迅速集结兵力、南下武汉前线的一次战场动员。从这一角度审视,它对辛亥时局更具深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