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易安《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的“人比黄花瘦”这句,历代评家多有叹赏,基本上都对句中“瘦”字称妙。明·王世贞的意见可为代表:“词内‘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又‘天还知道,和天也瘦’,又‘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瘦’字俱妙。”(《翕州山人词评》)但叹赏虽多,作进一步分析者几乎没有。近代的评家论述的多了一点,但又多是就词论词,从词作的创造性、映衬手法和音律上做文章。笔者则认为这一“瘦”字体现着一种既是时代的,又是独特的一种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
张志先 《学子》2009,(10):51-53
成语,是汉语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它一般是四字格式,不是四字的较少,如“五十步笑百步”“醉翁之意不在酒”;绝大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大都名门有出处,如“自相矛盾”出自《韩非子·难势》,“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近十年来,成语一直牢牢占据着主战场,被誉为高考语文试卷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正在教学李清照名作《醉花阴》,讲到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时,我讲解道:"柳永说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所以‘衣带渐宽’,就是瘦了,正所谓‘减肤损肌,清减了小腰围’。大家看,李清照是不是这样呢?"学生肯定地回答,并指出依据:"人比黄花瘦。"然后,我问:"人比黄花瘦,瘦比黄花。这句用了什么修辞?"学生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福建教育杂志社承办的第三届“我与新课程”征文活动(见闽教基[2008]53号文)圆满结束,经大赛组委会、福建教育杂志社研究决定举行“第三届‘我与新课程’征文颁奖大会暨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  相似文献   

5.
梅震宇 《江西教育》2009,(10):39-40
当班主任多年.感觉到在大学读书时学的那点理论知识远远不足以指导我做好班主任工作.便下决心要走出一条自己的治班之路。通过六年多来的实践探索和学习思考,我觉得我的治班思想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六字经”——“劲·净·敬·静·进·竞”。  相似文献   

6.
一 读《冬阳·童年·骆驼队》,有淡淡的伤感味道,有英子纯真纯净的面孔,但文字却给我很“散”的感觉,文字内部的“气”始终寻觅不见。每每拾起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又放下,放下又拾起,当我看见很多人演绎这堂课后,我曾经想彻底放弃她,在心里告诉自己:你与英子的《冬阳·童年·骆驼队》没有缘分。  相似文献   

7.
《醉花阴·薄雾浓云》是李清照寄给她暂别外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大凡读过这首词的人,很少会忽略元人伊世珍《琅嫒记》中的一段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致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佳’。明诚诘之。曰:‘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相似文献   

8.
“思考·练习”是课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课文的“思考·练习”都有3─6个题目。思考题侧重于提示理解课文的思路并注意和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相呼应;练习题侧重于引导对课文中重点词、句、段的理解和体会,对生字词的巩固和运用。 按习惯的教学方法,一篇讲读课文,首先是扫清生字词,接着是按次序逐词逐句甚至是逐字分析课文内容、情节,最后才是让学生动笔做“思考·练习”。然而有的“分析”超过时限,只得让学生把“思考·练习”当作“家庭作业”、“课外作业”来完成。这样课后思考练习题就成了可有可无的赘特。 一、发挥“思考·练习”的目标性的作用 “思考·练习”是一篇课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提示了教学的重点、难点或启发学生自学的思路,为教师正确理解教材,学生的自学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教师备课时,要在全面、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课后“思考·练习”,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并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设计教学。教师可以利用“思考·练习”,使学生明确目标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理解课文内容,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去读书。如教学人教版五年制第10册《马踏飞燕》一课,教师在掌握、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借助“思考·练习”,进一步明确本课的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9.
重阳佳节,薄雾弥漫,愁云惨淡,凉意透心,多愁善感的女主人公情思难寄,以至于万分憔悴,意比黄花还“瘦”。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佳节又重阳”表明此词为重阳节所作,又暗示当此佳节良辰,丈夫不在家的孤苦。B.“佳节又重阳”一句的“又”字,感情色彩极浓,突出地表达了主人公的伤感情绪。C.“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两句,化用陶渊明重阳佳节采菊东篱、对酒赏花诗意。D.“人比黄花瘦”五字,…  相似文献   

10.
“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中国传统观念未必一定都行得通。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不仅曾口吃结巴,而且因成绩不佳,中学毕业就被家里送进军队服役;曾风靡全球的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廉依,离校时没有任何文凭;2007年度唯一入选“全球艺术百强“‘十大”之列的艺术家、有“当代艺术第一红人”之称的达明安·赫斯特学历稍好一点;在校的艺术A—level考试成绩也只是得了E;企业家理查德·布兰森没什么学位,却被英国女王授爵;比尔·盖茨在变成世界首富之前离开学院的事更是人人尽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别从南宋至清末民初一些重要词评及词选对陈亮词评选的角度,论述陈亮抒“恢复之议”的词作在民初以前并不被认可,反而其“幽秀”沉郁之作《水龙吟·春恨(闹花深处层楼)》一直以来被认作佳什。由于这些评、选家多为于词学一道功力深湛的大家,故笔者据此得出实际上陈亮“豪放词”的艺术成就并不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教育厅主办、福建教育杂志社承办的第三届“我与新课程”征文活动(见闽教基[2008]53号文)圆满结束,经大赛组委会、福建教育杂志社研究决定举行“第三届‘我与新课程’征文颁奖大会暨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活动秉承面向教师、服务教师的宗旨,提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聆听教师心灵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由渭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梁建邦教授主编的专门探析当代“长安词痴”月人词作艺术美的赏析专著《月人词鉴赏·二》近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月人词集·二》(1993—1996)20卷1000首词为研究对象,共收录43位作者的鉴赏文章56篇,探析月人词作62首,分为时事感兴、遣怀抒情、亲情婚恋、观光咏古、读书评论、交往赠贺等六个部分,每部分以创作先后为序,先列月人原词,标注出处,再作赏析,既注重月人词艺术技巧的分析,也注重词作内容的解读和梳理,适当介绍一些创作背景和词的常识,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月人,走进月人词的艺术世界和精神领域,领略月人词的思想价值和美学价值,得到美的享受,提高欣赏传统格律诗词的水平。《月人词鉴赏·二》是1997年出版的梁建邦教授主编的《月人词鉴赏》的姊妹篇。据悉,梁建邦教授还将继续主编《月人词鉴赏·三》、《月人词鉴赏·四》和《月入词鉴赏·五》。  相似文献   

14.
一、有关“课程”的界说 “课程”一词在汉语中,最早出现于唐宋时期。唐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小弁》的“奕奕寝庙,君子作之”句注疏,道:“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依法制。”“课程”一词主要指学习的范围、领域、时限、进程等,也含有所分担的某种工作的程度之意。  相似文献   

15.
由渭南诗词学会副会长、渭南师范学院艺术系主任梁建邦教授主编的探析当代“长安词痴”月人词作艺术美的赏析专著《月人词鉴赏·二》近由三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以《月人词集·二》(1993~1996)20卷1000首词为研究对象,共收录43位作者的鉴赏文章56篇,  相似文献   

16.
宁化师范附属小学与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共同承担了语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福建省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实验,现已经结束了研究工作。回顾第二阶段,我们采用了“说·上·看·议“的基本程序进行了实验的运作,感到本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更具求真求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汉书·艺文志》在我国文献学史及学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但学界对“艺”“文”“志”3词及其关联状况缺少系统研究,这3词直接关系到《汉书·艺文志》的主旨和内容。“艺”“文”“志”3词在古代各有其独特的意义源流,在《汉书·艺文志》中,3词第一次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种辩证统一的系统。深刻体察其内涵,可以于此管窥班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阐释。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山寨”一词在汉语词汇中古已有之,《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其的解释是“在山中构筑工事驻守的营寨”,比如《宋史·岳飞传》:“张浚曰:‘飞措画甚大,令已至伊洛,则太行一代山寨必有应者。’”《水浒传》二回:  相似文献   

19.
失明、失聪、失音的女孩子海伦·凯勒,之所以能成长为世界著名的作家,是许多语文老师感兴趣的话题。海伦·凯勒在《我的老师》中描述莎利文老师时写道:“我的老师把我的手放到水里。清凉的水涌到我的手上时,老师在我的手心拼了‘w-a-t-e-r’(水)这个词。……就在灵光一闪的当儿,  相似文献   

20.
蓬巴杜夫人,原名让·安托瓦内特·普瓦松,出生于巴黎一个金融资本家家庭,美貌倾国,才智过人,富有教养,受到国王路易十五的疯狂追求,被晋封为蓬巴杜侯爵夫人。路易十五是个爱美人胜过爱江山的人,有了蓬巴杜夫人这个“比谁都好”的美人做情侣或用中国话叫爱妾,他自以为一生什么都可以不再多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