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古代土建筑遗址保护加固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古代土建筑遗址保护加固研究的新进展李最雄王旭东从保护的角度,可把遗存在我国西北古丝绸之路上的古代土建筑遗址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保存在露天的,如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交河古城、高昌古城,河西走廊的汉、明长城及敦煌附近的玉门关、阳关等关隘;另一类是发掘后经建造...  相似文献   

2.
交河古城土建筑遗址的加固试验李最雄王旭东田琳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是国家文物局“八五”期间的重大研究课题。在完成实验室内的研究工作后,我们决定把交河古城遗址作为典型的露天土建筑遗址,进行重点现场加固试验研究。现将现场加固试验研究做一总结。一、概况...  相似文献   

3.
秦俑坑土遗址的加固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概况秦俑坑是秦俑地宫的土建筑遗址,对研究秦文化和秦时期的建筑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关于秦俑坑上遗址的保护,秦俑博物馆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在秦俑坑土遗址环境研究、遗址保护现状及病害调查的基础上,成功地对土隔梁进行了机械加固,取得了很好的保护效果【1】。这里主要介绍用PS对秦俑坑土遗址进行防风化加固的试验结果。二、秦保坑土遗址的主要病害2·1开裂、坍塌秦俑坑发掘后,由于受卸荷和干燥收缩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坑遗址四壁和中间的土隔梁产生了许多裂阳隙。这些裂隙延伸、发展很快,部分平行于坑壁和土…  相似文献   

4.
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遗存的古代建筑遗址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石窟寺,另一大类是土建筑遗址.本文阐述了中国西北干旱区石窟与土建筑遗址的病害、赋存环境、保存现状、研究进展、保护中存在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对今后西北地区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的重点问题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提出应积极开展国内外相关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大联合,多学科、多领域进行文物保护科技攻关,大力培养高水平文物保护科技人才,开创西北地区石窟与土建筑遗址保护科学研究和保护实践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风化是土建筑遗址最为常见和影响严重的病害之一,目前关于土遗址风化耐久性研究多为室内、现场模拟试验.为了探求PS材料(高模数的硅酸钾溶液)加固土遗址的实际风化耐久性效果,在新疆米兰遗址现场进行了实体试验,使用模数为3.7浓度为3%、5%、7%的PS溶液对试验区进行加固,然后利用扫描电镜分析其微观结构,利用红外热成像仪测量温度敏感性,并进行现场风蚀和雨蚀试验.试验表明,PS材料可有效提高土建筑遗址表面抗风化能力.  相似文献   

6.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营建土建筑在中国西北部和中亚地区非常普遍,至今还有大量的土建筑遗址得以较好保存,并且成为探寻这些地区历史变迁不可多得的实物遗存。这些土建筑的建造工艺,可以指导今天在这些地区的建筑设计。本文以新疆吐鲁番交河故城保护研究和文物本体保护工程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土建筑遗址保护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7.
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古代土建筑遗址的加固研究李最雄,张虎元,王旭东一、前言我国西北地区的新疆、甘肃、宁夏和陕西境内,遗存下许多古代土建筑遗址,如著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居住遗址──西安近郊的半坡村和甘肃秦安县的大地湾遗址;新疆吐鲁番地区的交河古城、高昌古城以及甘肃安西县的锁...  相似文献   

8.
植物对土遗址具有破坏和防护的双重作用,借鉴岩土工程、边坡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熟经验,结合土遗址的保存特性,分析植被对土遗址的作用机理,尽量减少植物对土遗址的破坏作用,充分发挥其防护效应,对潮湿地区土遗址采用植物保护的适应性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潮湿环境土遗址,特别是作为中华文明发源的直接实物证据的一些史前遗址,具有极其突出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也是我们保护的重要对象.本文通过分析潮湿环境土遗址的病害成因及其主要类型,总结和归纳出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探索了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理念,分析了保护所需的技术需求,最终得出潮湿环境土遗址的保护主要是水的问题,通过水环境控制措施,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保护问题转变为“干燥环境”土遗址保护的问题;可将潮湿环境土遗址分为展示类遗址和非展示类遗址,不同类别的遗址采用不同的保护方法和措施;通过保护提前介入,促进保护与考古工作之间的深度交叉与融合等措施,最大限度的保护遗址;将化学与物理加固方法有机结合,形成潮湿环境展示类考古遗址综合加固技术,是土遗址本体保护加固技术发展的方向和趋势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土遗址病害量化分级方法,引入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通过对陕北榆阳区牛家梁至芹河段长城29座单体建筑的病害现状进行现场调查,得出不同病害类型对遗址保存状况的破坏程度,采用多种病害加权法计算各单体的病害程度并尝试对其进行量化分级,最终确定各单体建筑的危险程度。  相似文献   

11.
遗址博物馆是在不可移动的遗迹和考古发掘现场建造的保护建筑,有保护、展示、科普等多种功能,代表了遗址文物预防性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针对遗址博物馆环境调控面临环境需求复杂、环境介质多样化、现场测试限制多等问题,开发了一种开放式土遗址博物馆模拟试验系统,该系统既能够完全模拟土遗址内部土壤-空气原位环境,可以开展局部环境调控和文物保存环境评估等多项实验,为研究和开发土遗址文物保存环境调控技术提供了一个综合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2.
在土遗址加固保护中,对土遗址加固前后颜色变化(又称色差)和透气性的测试是衡量加固材料加固效果优劣的两个核心因素,同时也是建立土遗址加固评价体系中的两项关键技术指标,两者缺一不可.按照颜色科学领域中国际照明委员会GIELAB标准色度表色系统对色差的评价体系和利用国内外材料科学中对透气性的压差法中的重量测试法,对国内外现有的、常用的几种土遗址加固材料和正在研究中的加固材料进行了加固前后色差和透气性的系统测试,客观地对几种加固材料加固前后颜色变化大小和透气性的优劣作出了初步评价,也为建立土遗址加固的色差和透气性评价体系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土遗址是指人类历史上以土为主要材料而建造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土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和建造工艺决定了土遗址的脆弱性,再加上长期的自然营力作用及人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些土遗址发育了各种病害.本文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课题,分析了我国干旱环境下土遗址保护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干旱环境土遗址保护关键技术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了初步总结,其中包括土遗址风化机理及病害评估研究、土遗址加固材料研发、土遗址锚固灌浆加固技术研究、土遗址保护加固技术规范和土遗址保护信息平台等几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14.
土遗址保护材料综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袁传勋 《家教指南》2002,(6):103-105
针对土遗址文物的特殊性 ,重点介绍了土遗址保护材料PS材料和有机硅材料 ,以及以硅溶胶为主体的由PVAc和PVB对其改性制成的无机 有机复合材料 ,同时介绍了其它有关的保护材料  相似文献   

15.
PS对干旱区土遗址防风化处理具有良好的加固效果,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现场施工表明,遗址土体含水条件对PS渗透加固有显著的影响.PS加固土遗址有一定的含水适应范围,3%~9%含水率范围内为最优加固条件,且在3%~9%含水率范围内加固效果适应性呈略偏向于3%含水率条件的抛物线形式.本文通过对吐鲁番地区交河故城遗址土以水、3%PS、7%PS溶液拌制制备的试样,在不同含水率条件,对分别采用模数3.85、浓度5%的PS溶液渗透加固1至3遍,观察试样渗透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并测试渗透量、渗透速度、声波曲线、破坏强度;同时分析微观结构的变化,进一步研究PS溶液对不同含水率条件下遗址土体的渗透特性及加固效果,探索不同自然含水条件下,PS溶液渗透加固土遗址的强度特点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是敦煌研究院主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季刊),于2022年创刊。本刊重点围绕国内外石窟寺、土遗址、科技考古等方向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应用,刊载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成果,旨在倡导理论结合实践,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学术交流,竭诚欢迎国内外专家学者惠赐佳作。一、本刊栏目《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目前主要设以下栏目:石窟寺保护、壁画保护、土遗址保护、科技考古、文物数字化、保护材料与工艺、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保护与修复案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土遗址资源丰富,“十一五”以来,开展了大量土遗址病害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系统总结梳理了“十一五”以来土遗址病害研究的新进展,结果表明:干旱区土遗址病害认识逐步深入,分类体系逐步形成,但系统性、区域性规律的总结与研究以及潮湿地区土遗址病害研究相对较少;新技术在土遗址调查中发挥的作用和效果还不明显,调查手段急需取得较大突破;土遗址病害机理研究不断深入,但多以定性和单因素作用机制研究为主,研究方法急需突破。定量劣化过程机制和多因素耦合作用机制研究将会成为土遗址保护技术研发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8.
PS与土遗址作用机理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PS 作为一种新型的无机加固材料 ,应用于土遗址的保护 ,可大大提高土遗址的力学强度和抗风蚀能力 ,本文通过XRD、SEM、TEM等现代分析手段研究了PS与土遗址间的作用机理。实验证明 ,经PS加固后的土遗址中粘土矿物的结晶度有所降低、改变了粘土矿物本身的微观结构 ,形成了一种非晶态的硅铝酸盐凝胶体 ,这种结构增加了土遗址的力学强度和抗风蚀能力 ,对土遗址的保护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东山村遗址保护面临的渗水问题和病害调查分析,针对遗址保存区黏性土层特殊的水理性质,在总结分析已有地下水防渗、排水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宜黏性土地层中地下水控制的填砂排水沟技术方法,解决了黏性土层中潜水疏排的难题。验证试验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控制地下水位的效果,对考古探方防渗和遗址陈列馆防渗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甘肃境内长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境内长城遗址受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及环境诸因素的影响,破坏严重,急待抢救性保护.结合国家文物局长城保护试点工程的开展,本文以现场调查为基础,阐述了各时代长城的分布、保存现状和建筑形制;通过实地调查发现,发育主要病害为表面严重风化、基础掏蚀凹进、多种类型裂隙、崩塌和坍塌及人为破坏严重;在加固材料和加固方案可行性试验研究方面,有的放矢,开展了加固土的抗蚀性试验,试验结果完全符合文物保护的特殊要求;针对病害提出土坯砌筑托换加固地基、静压注浆加固地基、锚杆锚固、裂隙注浆、表面渗透注浆、小锚钉锚固注浆保护加固技术.分别以汉长城广昌燧和战国秦长城马家山段为例具体阐释了长城遗址的保护加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