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研究人员1日在美国《组织工程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动物实验中仅利用干细胞的培养液就实现了动物受损骨骼的再生。而以往实现骨骼再生,需要利用来自骨髓的干细胞。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专家最近研究发现,对烧伤老鼠施行的各种皮肤再生移植方法中,移植骨髓干细胞的治疗效果最佳。研究人员在实验中将40只烧伤的老鼠平均分成4组,给其中1组老鼠的烧伤面移植自体骨髓干细胞,为第2组老鼠的烧伤面移植异体骨髓干细胞,给第3组老鼠移植老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作为对比,对第5组烧伤老鼠不作任何移植。1个月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信息》2003,(24):28-28
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地利用实验鼠的骨髓干细胞,初步制造出人体下颌骨关节。研究人员说,类似技术将来也许可以用于再生人体各部位的骨节,造福患者。 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12月号《牙科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首先从鼠的骨髓中分离出成体间叶干细胞,并用特定化学物质和生长因子对干细胞进行处理,使它们分化成能形成骨骼或软骨的造骨细胞  相似文献   

4.
黄为军  王军 《科学中国人》2011,(6):38-41,F0004
1956年,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奠基人、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专家多纳尔·托马斯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骨髓移植手术.也是世界上首例干细胞移植手术。1967年他又发表了一篇关于干细胞研究的论文,详细的阐述了骨髓中干细胞的造血原理、骨髓移植过程、干细胞对造血功能障碍患者的作用,为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遗传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展示了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5.
李琳 《内江科技》2013,(10):77-77
<正>有研究指出,骨髓的NTCSCs在中风后能够释放到外周血中,依赖趋化因子到受损的神经组织,本文就中风后NTCSCs可能的作用与机制进行探讨。骨髓中存在一群可以移动的神经组织定向干细胞(NTCSCs),NTCSCs在药物的动员作用下或者是组织受损时,会释放到外周血中,可能在器官再生中起到一定的作用。NTCSCs能表达神经的标志物βⅢ-Tubulin、Nestin、NeuN、GFAP,与脑源性神经干细胞有相似的生物学特  相似文献   

6.
捐髓对白血病说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库和造血干细胞中国造血干细胞志愿者资料库简称中华骨髓库。也许有人会问,什么是造血干细胞?简单地说,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很强分生能力的细胞。据有关资料表明,人体的骨髓量与人的体重相关。成年人的骨髓量一般为3千克左右。骨髓存在于人体骨骼的骨髓腔内。它一般可以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红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具有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7.
我们知道,很多动物具有再生功能。一个器官遭到意外创伤之后,它可以通过再生功能恢复创伤。那么,在人类而言,再生医疗就是通过某种方式恢复人体的某些器官的功能。如今,利用干细胞技术是再生医疗的最大热点。比如说,糖尿病患者的胰脏内胰岛素分泌细胞功能衰退,利用将来先进的再生医疗技术,人们可以在培养皿中分化胚性干细胞,然后将这些细胞移植至患者身上,病患即可痊愈。胚胎干细胞研究引起争论在人体内存在着三种干细胞:胚性干细胞,体性干细胞及脐带血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在显微镜的放大下,宛如银河系中闪闪浮动的美伦美奂的星体。尽管用尽…  相似文献   

8.
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基于干细胞修复与再生能力的再生医学,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帮助人类实现修复创伤和病理组织、治愈终末期疾病的梦想,引发继药物和手术之后的新一轮波澜壮阔的医疗技术革命。文章分析了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概述了国内外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发展现状,同时介绍了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实施进展情况,并为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I0015-I0015
<正>37岁的无锡产妇张敏,在南京鼓楼医院产下一健康男婴。这是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与南京鼓楼医院合作,用自身骨髓干细胞和智能生物材料修复子宫内膜之后,成功产下的第二例婴儿。这标志着该技术具有充分的临床可行性,是世界再生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据南京鼓楼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专家胡娅莉介绍,我国的不孕患者数超过5000万人,其中20%—40%是由于子宫内膜损伤所引起的。受到损伤的子宫内膜会出现  相似文献   

10.
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的前沿和热点。 基于干细胞修复与再生能力的 再生医学,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帮助人类实现修复创伤和病理组织、治愈终末 期疾病的梦想,引发继药物和手术之后的新一轮波澜壮阔的医疗技术革命。 文章分析了干细 胞研究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 概述了国内外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发展现状, 同时介绍了 中科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实施进展情况,并为我国干细胞研究 领域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主要分析了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在当今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现状,认为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是医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它对医学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为凝聚研究力量、规划研究方向和合理整合研究资源,促进我国再生医学研究的发展,认真审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在我国医学研究领域中的布局已成为一个很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从广东岭南肝病研究所获悉,最近广州一例患慢性乙肝合并肝硬化20余年的病人,采集骨髓并分离干细胞后,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各项肝功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瑞云教授介绍,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是治疗肝硬化的新方法,是世界上最前沿、最热门的医疗技术之一,它与传统肝移植治疗方法相比,  相似文献   

13.
随着干细胞克隆技术被用于医学治疗,世界各地涌现了众多独创的崭新疗法,有的已经获得满意的疗效。克隆技术真的有回天之力吗?至少革命性的“再生医学”是这样梦想的……除了用捐赠者的器官替换病人的患病器官以外,我们能否尝试用病人自身的细胞来对其患病器官进行修复?干细胞克隆技术的使用能否为那些无法治愈的疾病找到解决方案?科学家认为,在接下来的10年间医学界将进一步拓展再生医学的研究领域,包括以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干细胞是可以分化为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宝贵资源,利用干细胞生成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以治疗各种疾病一直是医学界探索的重点之一,而这种研究和实践也称为再生医学。由于人体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受到伦理限制以及干细胞研究的复杂性,迄今再生医学还处于实验探索阶段,但也有一些突破。这些突破表现为再生医学的三部曲:从细胞到细胞,从细胞到组织,从细胞到器官。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创新》2004,(2):23-23
日本专家近日通过动物实验,首次用牙齿干细胞成功生成狗的完整牙齿,这一成果若用于再生医疗领域,有可能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据报道,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上田实教授等人从狗的腭骨中取出牙胚,然后又从牙胚中成功提取了干细胞。他们将干细胞和胶原纤维一起培养之后,再植入狗的腭骨。经过20周以后,狗长出有釉质、象牙质、齿髓等组织的完整牙齿,经过检查确认,牙齿内部还存在血管和神经。东京大学教授、日本炎症-再生医学学会会长中龙俊说,牙齿内存在干细胞,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提取这类干细胞,经过培养之后再植入动物腭骨生成完整牙齿,这…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月历     
1 日本京都府立医科大学医院利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末梢血干细胞,对其实施了心血管再生手术,并取得良好效果。这是世界第一例用干细胞再生心血管的成功手术。  相似文献   

17.
干细胞的临床研究和应用给人类多种重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干细胞和再生医学已成为当今最受瞩目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但同时干细胞技术的蓬勃发展也受到了伦理、道德和法律方面的冲击。本文重点分析了干细胞和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尤其是干细胞技术与产品带来的伦理争议,深入探讨我国应如何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办法,并关注其它需要重视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有助于推动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和治疗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的干细胞研究和再生医学(利用干细胞治疗各种疾病)的试验一直在进行着。干细胞研究解禁是指奥马巴任美国总统后,对前任总统布任限制使用人胚胎干细胞禁令的解除。  相似文献   

19.
正与甜、酸、苦、咸味不同,辣的感觉不属味觉,而是一种痛觉。美国一项最新研究发现,骨髓中的痛觉感受神经是造血干细胞动员的关键;通过饮食补充辣椒素,可以调动小鼠造血干细胞从骨髓释放进入循环,对损失的血细胞进行补充,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这项研究对于血液肿瘤治疗中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干细胞是一种未充分分化,尚不成熟的细胞,具有再生人体组织和器官的潜在功能,医学界称之为“万用细胞”。提取病人的干细胞,把相关疾病的基因用健康的基因替换,再把这种携带健康基因的干细胞移植到人体中,干细胞就会分化产生出新的健康组织,修复因基因缺陷而坏掉的组织和器官。传统的基因技术只能把有限的基因加进干细胞染色体中,稍有不慎,还会把原有的染色体破坏,或者导致身体出现其他意想不到的疾病。目前,生物技术出现了新的突破,科学家已经在实验室制造出了人造染色体,让人造染色体携带大量的健康基因。人造染色体可以作为独立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