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起始兴奋点。因此,课堂上导入的设计影响着整堂课的教学基调,甚至关乎课堂教学最终的成败。一堂课只要有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就会为这堂课获得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逐步深入,课堂教学成为关键,如何抓好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员研究每一堂课的必备功课。一、迅速激发学员的兴奋点一堂好课必须从上课伊始就牢牢抓住学员的兴奋点。以问题为"兴奋点",激发学员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情感为"兴奋点",使学员触景生情,以表达为兴奋点,点燃学员的思维火花,以激励为兴奋点,拓展学员的联想空间。根据心理学,人在兴奋的时候学习效率最高,那么如何在一上课,在短时间内迅速刺激学员的兴奋点呢?这就要根据每  相似文献   

3.
杨艳云 《考试周刊》2013,(83):29-29
每堂课都要提问,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然而某些老师不知何时问,提问从何处切人,更谈不上考虑提问质量,总是满堂课提问,满教材地问,导致课堂上学生参与问题讨论的兴趣不浓,甚至还压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认知积极性呈波浪形状。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学生学习积极性处在低点,注意力正趋于分散。如何激活学生新的兴奋点、让最后几分钟成为课堂教学难忘的风景呢?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深感励志式小结符合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担负着培育和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使命,对整堂课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能达到水到渠成、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教学中的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起始兴奋点。一堂课只有有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端,才能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进入课堂学习,为这堂课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可以说,设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入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下述案例就是笔者通过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的。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敏锐地捕捉学生的思维兴奋点,使这些思维兴奋点连成思维流,旋成思维圈,形成思维场,使课堂如磁石般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认知内驱力的牵引下,更好地完成自主建构的过程。具体来说,捕捉学生思维兴奋点,有以下几种策略:  相似文献   

7.
重点介绍了通过创设“疑点”、激活“动点”、捕捉“兴奋点”、寻找“发散点”以及找准“结合点”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中思,思中做,做中用,努力构建生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中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设置三个"兴奋点"。这是解决学生注意力分散的一个好办法。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课堂上有三个时间段比较爱溜号:上课后的8—15分钟、25—30分钟、40分钟左右。针对这种情况,为了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引发兴趣,我在每堂课的教学中设置三个"兴奋点",具体操作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重点介绍了通过创设“疑点”、激活“动点”、捕捉“兴奋点”、寻找“发散点”以及找准“结合点”的方式,探索构建生本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中思、思中做、做中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王璐 《考试》2009,(11)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有赖于课堂内经常进行思维锻炼。思维永远从问题开始,提问对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具有催化剂作用。如果把一堂课的45分钟拉成一条直线,我们将会看到是提问在推动着课堂教学的进程。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能激活学生无穷的思维空间,能让学生触类旁  相似文献   

11.
于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以生命感悟激活了全民对经典中华文化的喜爱,掀起了海内外民众学习经典的热潮。于丹现象对我们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什么启示呢?一、多样化切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于丹教授演讲的开头方式是多  相似文献   

12.
高军 《成才之路》2013,(5):57-57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课堂教学的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对学生来说,每一堂课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其内容也各不相同。而学生在课前却可能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其兴奋点也可能还沉浸在刚才的活动之中,那么怎样才能使  相似文献   

13.
钱丽萍 《海外英语》2011,(6):138-139
导入是一堂课的起点,恰当的导入可以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激活学生的思维。该文从直观导入,问题导入,谈话导入等六种方式来谈谈如何利用导入"激活"课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从教学的过程来看,一个课堂教学大体由三部分构成,即课堂导人、课堂推进和课堂收束。这三个部分中,课堂推进是主体部分,是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但同时,课堂导入与课堂收束的作用也是不容低估的。就课堂导入而言,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能引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触动学生情感,将学生迅速带入课堂情境,为课堂教学的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浸染     
课堂教学节奏就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各要素有秩序、有节拍、有动律的变化状态。一堂课假如能像一段美妙的音乐,教学节奏抑扬顿挫、疏密相间、跌宕起伏,既能吸引学生,激活思维,使课堂生机勃勃,提高课堂教学;又能使学生如沐春风,深受感染,让他们的心灵受到美的熏陶。因此教师必须根据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要素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准确把握教学节奏。  相似文献   

16.
1 创设民主气氛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组织教学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问题在于,组织教学不仅仅是维持秩序,维护老师尊严,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的落实。同时,组织教学应贯穿于一堂课的始终,使整堂课在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气氛中进行。为此,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创设氛围的方式必须依据学生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流程,因时制宜,因人而异,始终把学生摆在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一堂课不能太“满”,太“满”了学生不易接受。教师在上课时灵活地运用“课堂空白”,能有效地避免满堂“讲”、满堂“问”的现象。所谓“课堂空白”,指的是在一堂课中,老师留给学生思考、回味、消化,吸收的“时间点”。恰如其份地、灵活地运用这些“时间点”,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情绪作为非智力因素贯穿于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就要使教学活动情绪积极化,有效创建教学情绪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唤醒积极的课堂情绪;引发学习兴趣的情绪兴奋点;运用情绪匹配策略;提供课堂反馈与评价.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名教育心理学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在思品课中创设“兴奋点”.使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兴趣盎然、思维活跃的状态中.愉快地进行学习,从而激活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20.
刘郇 《黑河教育》2011,(11):34-34
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制造兴奋点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好兴奋点,必须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各个方面综合考虑,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最佳效果。本文通过课堂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谈谈制造兴奋点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