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创新” ,是考纲对话题作文的特别要求之一 ,是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第四项要求。这是对思维的要求 ,即重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话题作文是近年来高考作文的主要命题方式。它具有限制性 ,即对考生的写作有一定的约束力 ,通俗地说 ,就是给考生规定一个写作的“范围” ;它更具有开放性 ,其写作要求往往有“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等 ,这就给考生提供了可以自由选择、自由发挥的写作情境 ,有利于激发考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概括地说 ,所谓“话题作文” ,即是用一段提示语启发思考 ,激发想像 ,限制范围的一种命题形式。应该说…  相似文献   

2.
话题作文是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以其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灵活性、文体的多样性深受命题者和广大考生的喜爱。下面简要谈谈话题作文的应试技巧。—、凸现鲜明的文体特征中考作文近两年来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张扬个性,提倡“真实的体验,创新的表达”。命题多为话题作文,放开了对文体的要求,给考生提供了更为自由的选择空间。纵观近两年的中考满分作文,童话、寓言、书信、杂文、小说、日记占有相当分量。安徽省2003年作文话题为“体验”,满分作文《灵魂的乞求》就是一篇杂文。守株待兔者,…  相似文献   

3.
话题作文是一种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作文考查方式。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给考生以最大限度的选择权,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在形式上,坚持“三自方针”(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淡化文体要求,选材更加自由,给考生更大限度的写作空间。自1999年亮相高考作文以来,  相似文献   

4.
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且不限文体,该是历年高考作文中最具开放性的一次。其意在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手脚,鼓励考生畅所欲言。从考卷上看,今年的作文从内容到形式也的确“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5.
话题作文是一种新的高考作文测试形式,从1998年开创,呈现雏形,到1999年、2000年形成基本样式,再到2001年实行“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原则,逐渐走向成熟。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实行的“三自”原则,是话题作文的灵魂和精髓。实行“三自”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出命题的开放性,便于考生发挥特长,张扬个性,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但是,为了拉开考生的档次,体现出高考的选拔性功能,命题又应当具备必要的限制。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开放性与限制性是对立统一的。只强调限制性而忽视开放性,就会否定和损害近年来高考作文改革的积…  相似文献   

6.
近十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步子迈得较大,较快。就题型来说由“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再到“话题作文”。这些形式的改革,在教育界,乃至千家万户引起极大的反响。尤其是自1999年以来高考作文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引起了广大学者的争论,总体来说褒多于贬,大家一致认为“话题作文”有三个特点:一是开放性,即题目只给一段材料,考生可以根据材料的内容自定题目、自选文体来写作;二是针对性,材料针对  相似文献   

7.
一、话题作文:命题形式的稳定从高考作文命题来看,题目类型会出现多样化,几种作文类型的命题形式都会出现,不一定都是话题作文。考生对命题作文、材料作文、话题作文等作文形式都要熟悉而不能只一门心思地绑在话题作文上,只练一种作文形式,但话题作文仍将成为高考作文渐趋稳定的命题形式。话题作文是一种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作文考查方式。话题作文有时也给材料,但材料只提供一个话题。这个话题的作用,是引发、开启考生的想像和思考,考生行文中对这个话题材料可以引用也可以不引用。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给考生以最大限度的选择权,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想写的事,利于考生写出有个性的作文。这一命题形式以其颠覆传统的特质为语文界所接受,同时也促进了语文教育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对写作教学更是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06年的高考作文大多还会采取话题作文这一形式。就话题作文的基本走向来看,它依然将回避时代热点话题但又契合时代发展主题,逐步由“精英主义”向“大众主义”转型,将以人为本,注重生活的方方面面,强调感悟,会让人人能有话说,人人都能说话,既立足于考生的基础等级又着眼于人才选拔,从而兼顾着考生写作能力的发展潜质。二、命题导向:戴着镣铐...  相似文献   

8.
高考作文的大变化,始于2000年。这一年,语文高考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了话题作文的时代,表现之一是写作要求中“三自原则”的框定,二是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确立。“三自原则”是话题作文的鲜明标志,就是自定立意、自择文体、自拟题目,它以开放性的命题形式,尊重考生个性人格的自主性,极大地发挥了考生的写作潜能和创造能力,出现了不少立意新颖、文体别致、文采斐然、题目鲜亮的优秀作文,为中学作文教育带来了一股新风。我们看到,今年全国有16套语文试题,虽然有些省份采用了命题作文的方式,但在要求中依旧提到“三自原则”中的自…  相似文献   

9.
高考作文的“立意自定”、“文体自选”的要求,表明了高考作文具有全方位开放的特点,即从作文的内容到形式,尽可能减少种种限制条件,给考生留下施展才华、特长、个性的广阔空间。文体自选(文体不限),是高考作文在形式上开放的一个重要特点。考生在考场上可以自由选用自己认为最适宜的文体,从而拥有了选择文体的主动权。但它也使不少学生淡化了文体意识,造成作文文体不明,从而丢分严重的后果。文章旨在通过对文体写作的尴尬现状的反思,提出一些浅近切实的建议和做法,为写作寻找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10.
从1999年开始,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角,其形式是采用“故事+提示+话题+要求”的四步结构法;其内容关注的是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人文理念;其要求都是围绕话题展开的“三自”方针(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话题作文最大的优点是让考生用自己最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来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目的是在倡导考生“做真人,说真话,抒真情”。纵观近五年的作文命题,充分体现了命题者这方面的良苦用心,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已远远超过它作为一道题目应承载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为每一年度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上层建筑领域的折射抑或引领,构成了一种奇持的文化现象,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也顺理成章地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  相似文献   

11.
伍芬香 《湖南教育》2003,(12):38-38
话题作文的显著特点就是开放性强,主要体现在写作角度开放、文体开放、眼界开放和思维开放等方面。话题作文鼓励学生在切合话题的情况下,敢于创新,敢于写出新鲜独特的东西来。但话题作文的开放也不是不要限制,它要求考生在选定自己所擅长或占优势的范围内加以“自我限制”。在写作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将话题作文的开放性误解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造成不应有的失误。误解话题。准确把握话题的内涵是正确审题的前提。陕西宝鸡市2000年中考要求以“梦”为话题作文,提示语要求介绍梦的形成和种类,提出“允许在梦中驰骋想像的翅膀”。有一个考生…  相似文献   

12.
1999年和2000年的高考作文题,向我们郑重推出了一个全新的作文类型,那就是话题作文。它有别于过去的限制较多、写作切入面较窄、要求较细的作文题,只提供了一个写作话题或写作范围,并末限定立意、取材和写作方法,可以慨括为“三个开放性”:一是命题角度的开放性(包括取材的开放性);二是立意的开放性;三是文体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3.
[高考解读] 话题作文是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形式,它的开放性体现在考生根据作文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三自”给考生存作文内容、题材、形式和手法上以充分的施展才华的余地,它允许运用各种形式、使用各种方法、利用最擅长的手段表达各种各样的主题。话题作文虽具开放性,但仍有一定的限制,“作文要求”规定和限制了行文的范围及关联对象,作者必须涉及或围绕指定话题写作,而不是信马由缰毫无约束的。这种有限制的开放性作文体现了鼓励创新、张扬个性的命题新思路。怎样用好这块“余地”而使行文不偏离话题,正确立意是写好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纵观近两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形式,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已成鼎足之势。新材料作文,有人也叫后话题作文,就是给材料不给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它不要求全面把握材料的中心寓意写作,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构思作文。新材料作文有供料作文反宿构的特点,又有话题作文一样的能发挥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放性优点,逆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的运用则更能大大拓宽写作范围。  相似文献   

15.
“话题作文”重在发散学生思维,以求在更广阔的思维空间里,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五性”:命题的开放性,思维的灵活性,文体的多样性,表达的技巧性,构思的创新性。修订的语文科《考试说明》强调:“为了防止猜题、押题等错误应试思想的蔓延,高考作文命题将会在开放的前提下加大限制。当然,仍然有多种文体供考生选择……限制主要是内容上的限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高考作文一反传统的“遵命作文”形式,大多是话题作文,因为它符合新课改“淡化文体”这一精神,它以其形式的开放性,体裁的自由性,内涵的丰富性等特点,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情的广阔空间。话题作文往往是给定一个写作范围,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正是在这“三自”的前提下,拟定文章的标题就成了选择材料、结构文章的关键。作文评分标准中,对题目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俗话说“文题善,佳作成一半”。  相似文献   

17.
程丽华 《甘肃教育》2001,(11):29-30
全国高考作文随着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及高考语文试题改革的逐步推进,在世纪之交,终于以崭新的面目———“话题式”作文出现在考生面前。所谓“话题式”作文,即只规定作文的范围,不规定作文的文体,自由度相对较高的一种作文形式。它仍属于给材料作文中的一种,但又不同于以往的材料作文,它完全摒弃了材料作文在写作上的老套路,尤其是对文体的要求放宽后,更给广大考生提供了极大的构思空间和创作空间。由此可以看出高考作文命题的这样一个突出特点:培养发散思维,注重健康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打破模式化,树…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的中考、高考作文一反传统的"遵命作文"形式,大多是话题作文,因为它符合新课改"淡化文体"这一精神,它以其形式的开放性,体裁的自由性,内涵的丰富性等特点,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情的广阔空间。话题作文往往是给定一个写作范围,要求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正是在这"三自"的前提下,拟定  相似文献   

19.
从1999年开始,高考引入了话题作文,意在改变命题作文和材料作文所引发的弊端。它以开放性的命题形式,尊重考生个性人格的自主性,极大地发挥了考生的写作潜能和创造能力,出现了不少立意新颖、文体别致、文采斐然、题目鲜亮的优秀作文,为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新风。话题作文最重要的标志,高考语文命题组负责人张伟明先生概括为“三自原则”,就是自定立意、自择文体、自拟题目。研究话题作文,不能不研究“三自原则”。只有理解了“三自原则”,才能快速而有效地提高考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0.
《考试》2007,(Z1)
高考命题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稳中有变”。展望2007年作文命题,笔者有如下预测与建议:一、把握一个总趋势这个总趋势,就是高考作文已进入“一元(话题作文)为主,多元(各种命题形式)并存”的阶段。多年考查话题作文,固然出现了一些流弊(比如宿构现象难以避免,学生作文文体意识谈化等),但话题作文给考生以更大的表达自由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