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新装置改变了实验过程的供氧、燃烧和吸收的条件,缩小了白磷所处的水环境,使水环境的温度能迅速达到并保持在80℃以上,以保证氧气在水下离开导管后引发白磷发生彻底的燃烧和不留残余;借助氧气的持续通入,反应产生的污染物完全进入吸收装置并被处理,消除了隐患,减少了污染.  相似文献   

2.
1水下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改进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用双氧水产生氧气,使白磷在水下燃烧,效果比较好,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3.
1水下白磷燃烧的演示实验改进   经过多次实验,我们发现用双氧水产生氧气,使白磷在水下燃烧,效果比较好,操作如下:   ……  相似文献   

4.
水下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上海青浦县教师进修学校(201700)沈冰心上科版初中化学教材p.127[实验6-3]水下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如果按照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图进行实验,往往会因通入氧气域空气)将白磷固体吹散,而使实验失败.现将实验作如下的改进,既能使...  相似文献   

5.
新编化学教材燃烧与灭火中,继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演示实验之后,接着演示白磷在水中燃烧实验。教材上实验装置和操作虽然都很简单,但演示过程中却费时费力,现象极不明显,影响了教学效果。在新编教材教学的当年,带着这个问题,我在实验室对此进行了研究。导致实验不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当通过导气管对准烧杯底部热水中熔化的白磷鼓入氧气时也同时推开了白磷,而水底的氧气泡却往上方扩散,如此反复,导气口鼓出的氧气与白磷似在水里玩起了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使得氧气与水中白磷不能充分接触反应而燃烧。即使偶尔有少量的氧气与白磷接触反应,产生的微…  相似文献   

6.
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见图1),存在三个问题:①氧气密度比水小——向上,难以与白磷接触,实验成功率低;②自磷在水中游离,与氧气接触的时间很短,燃烧现象短暂;③需氧气量大,现制氧气,费时。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近年来国内教学杂志中白磷水下燃烧改进实验进行归类和比较,针对实验中存在白烟未处理、白磷水下燃烧成功率低、仪器须经过特殊处理等不足,结合实际进一步改进实验.改进后的实验具有仪器易得、白磷在水下能持续并剧烈燃烧、成功率高且能有效防止污染等优点,非常适合课堂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8.
探究"燃烧的条件"的实验,白磷在水下燃烧(见图1),存在三个问题:①氧气与白磷接触,实验成功率低;②白磷在水中游离,与氧气接触的时间很短,燃烧现象短暂;③需氧气量大,现制氧气,费时.改进如下.  相似文献   

9.
教学情景的创设应具有趣味性。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说:“好奇是学生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学生的心灵升华,为其未来探究事物藏下本源。”学生只有对所探究的问题产生兴趣。才能主动参与,并在探究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例如.在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将氧气通入到放置在温水中的白磷上方,会有什么结果?”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但听到最多的是:“白磷在水中怎么可能燃烧呢?”然后老师就这个问题进行演示实验,发现温水中的白磷却燃烧起来了,顺势告诉学生物质燃烧需要的条件只是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并且跟氧气接触。学生顿时有所领悟。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2006年4月第二版)上册124页图7-5(如图1)"白磷水下燃烧"实验.通氧气前,热水中的白磷只熔化而未燃烧,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即可看到白磷燃烧发出火光.这一实验很好地说明了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可燃物(白磷)、温度(热水)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或空气)接触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11.
谭文生 《化学教学》2011,(12):42-42
通过对"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趣味性设计,让反应始终在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中进行,生成的产物也可以被水完全吸收,不仅可以防止五氧化二磷对人体的危害,还能清晰地、多次观察白磷在水中的燃烧现象。实验具有很好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相似文献   

12.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关于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我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法,效果更好。1实验装置和步骤1.在烧杯中注入200mL蒸馏水,放入白磷,观察白磷有什么变化。2.把带吸耳球的尖嘴玻璃管的尖嘴伸入到白磷附近,缓慢挤出吸耳球中的空气,观察白磷有什么变化。3.加热蒸馏水,再观察白磷有什么变化c4.加热蒸馏水,并向白。___。。。_附图实验装置磷附近挤入空气,观察白磷有什么变化(附图)。2实验现象1.常温下,放入水中的白磷不发生燃烧现象。2.常温下,与氧气相接触的白磷也不发生燃烧现象c3.当把蒸馏水加热到60℃左右时,…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或大学的化学课程中,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演示方法普遍不能令人满意,现介绍一改进了的实验方法,产生氧气用很安全的3%的过氧化氢溶液,氧气缓缓地从过氧化氢溶液释出(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而且氧气的量能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用手加以控制.盛有白磷和水的试...  相似文献   

14.
一、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对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在做可燃物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时,我对该实验稍作了改进:在一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白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很快达到了这两个条件,所以燃烧了。铜片上的红磷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和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改用加热的方法就能使红磷燃烧。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回答,把白磷拿出水和氧气接触。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拿起烧杯慢慢倾倒烧杯中的开水,当烧杯倾斜到一定程度,白磷裸露出来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方便,节省时间,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好。二、氢气跟空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的改进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中,有氢气不纯,混有空...  相似文献   

15.
一、在燃烧的条件实验中对红磷与白磷着火点比较实验的改进初中化学第一章第四节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中,在做可燃物燃烧条件演示实验时,我对该实验稍作了改进:在一大烧杯中注入开水,并投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白磷。过一会儿,铜片上的白磷产生白烟开始燃烧,而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这是为什么?我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要使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二是要使可燃物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白磷的着火点低,铜片上的白磷很快达到了这两个条件,所以燃烧了。铜片上的红磷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和氧气接触),而没有达到着火点,因此没有燃烧。这时有的学生提出改用加热的方法就能使红磷燃烧。我抓住时机问学生:要使烧杯中的白磷燃烧,该怎么办?这时学生回答,把白磷拿出水和氧气接触。根据同学们的意见,我拿起烧杯慢慢倾倒烧杯中的开水,当烧杯倾斜到一定程度,白磷裸露出来时,白磷马上燃烧起来。通过这样的改进,实验效果明显,方便,节省时间,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这一知识点有了全面的理解,教学效果好。二、氢气跟空气混合的爆炸实验的改进在初中化学第三章第四节中,有氢气不纯,混有空...  相似文献   

16.
初三化学新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课题1《燃烧的条件》中,教材安排的“活动与探究”里有一项是“对准放在装有热水的烧杯底的硬纸圈中的一小块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观察现象(如图1)”。笔者按图1进行实验,发现纸圈在热水中一泡就散开。没办法,只好用锌片做了一个小圈代替纸圈。不过最终还是圈不住白磷,白磷的熔点是44.1℃,在热水中熔化成液珠,而从导管口出来的氧气泡,一出来立刻就往上浮,倘不将导管口紧贴(而不是“对准”)熔化了的白磷,氧气泡就不能与白磷接触而发生水下燃烧。而小圈内熔化了的白磷…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白磷的燃烧)中,由于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五氧化二磷,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首先,这个实验没有做到“绿色化”;其次,白磷和红磷同在1个铜片上,距离较近,有时白磷燃烧还会引起红磷的燃烧,导致实验失败;第三,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燃烧条件,实验中环境温度应相同,但在此实验中铜片上白磷和红磷对比是在同一温度条件下,而铜片上白磷与水中白磷做对比时温度不同,铜片上的温度肯定低于水的温度,虽然不影响实验的结果,但是对探究条件的假设是有影响的。基于上述三点原因,我对这个实验做了如下改动,通过多次实验证明,现象明显。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相似文献   

18.
1.演示实验化繁为简 演示实验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一定要直观、省时、准确。如教材中白磷燃烧的实验,要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气或空气。在操作过程中,自磷被吹的到处跑,浪费时间;氧气需要装置制备,操作繁琐。根据以上原因,我对实验进行改进,在白磷上扣个空集气瓶提供空气,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空气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这样防止了白磷到处跑,节省了时间,又省去了制氧装置,操作简单,节约了药品;燃烧产生的白烟罩在了集气瓶中,减少了空气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中学讲可燃物燃烧的必要条件时,涉及到白磷在水下的燃烧实验。作为演示实验,大多采用直接通入空气,而较少使用通氧气的方法。有的参考书虽提到可用加热氯酸钾提供氧气,但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一些不足:①即使不断移动酒精灯,也不易控制氧气的平稳放出。当通入氧气量过大...  相似文献   

20.
郭强  支维洲  杨嵘  赵越 《化学教学》2011,(11):39-40
本文针对教材中"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不足之处,介绍了五则该实验的改进方案。改进方案的共同特点是,巧妙利用空气,实现白磷在密闭装置内燃烧,取得良好的环保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