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间及普及化速度的加快,当前,针对社会成人教育面临的“寒流”和高校函授教育生源空间大幅度萎缩的新形势,各高校成人教育部门都采取措施,加大了函授招生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招生宣传手段,加入生源大战的行列之中,千方百计争取最大的函授生源空间,使函授招生宣传呈现出纷繁和无序的局面。如何才能做好高校函授招生宣传工作,使用最恰当的方式和途径取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呢?  相似文献   

2.
高校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建立招生宣传长效机制,建设高校优秀生源基地,能为高校招生提供生源保障,为高校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遇到了困难:生源相对不足,部分生源家境不佳,等等。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加大招生宣传力度,实行多种办学形式,建立特困生基金。只要面对现实,抓住机遇,招生工作面临的问题是能够解决的。  相似文献   

4.
生源数量的不断下降使高校间生源竞争日趋激烈,如何增强地方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有效性,保证持续的优质生源,是地方高校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地方高校招生工作面临的新问题,阐述了地方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应遵从的原则,并就如何提高地方高校招生宣传工作的有效性提出了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5.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是中外合作办学的主要形式,当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招生方面面临很多问题:招生标准低,总体生源质量差;招生超额问题无法得到妥善解决;高校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生的态度不端正。要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重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必须要提高招生标准,保证生源的质量;严格控制招生规模;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纳入普通教学单位进行招生和培养。  相似文献   

6.
苏慧 《文教资料》2013,(25):127-128
招生宣传工作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举措,是提高生源市场地位的有效途径。高校招生宣传工作存在针对性、真实性、超前性的特点,不同高校的招生宣传策略不尽相同,但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在生源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性化管理是招生宣传的根本,每一件与学生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情,都要做到细致且人性化。  相似文献   

7.
在大规模的研究生招生热潮中,如何争取优秀生源成为地方高校面临的挑战。针对现阶段地方高校生源质量存在的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生源覆盖范围小、生源学术研究态度欠缺、生源质量欠佳等问题,文章从完善研究生招生宣传体系、优化复试选拔机制、发挥特色学科优势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求不断提高地方高校研究生生源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校优质生源争夺的对策性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取有力措施争夺优质生源是当前高校招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总结高校招生实践,认为高校争夺优质生源的对策有:做好招生宣传,树立学校在考生中的良好形象;调整招生结构,扩大新兴专业的招生比例,改造传统专业;破除“面子观念”,招收部分第二志愿的高分考生;给高分考生以一定的优惠政策;主动出击,开发优质生源。  相似文献   

9.
高校生源质量贡献度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高校生源质量贡献度评价模型,设计实现了生源质量贡献度计算算法。然后以高校实际招生数据为研究对象,从全国省级层面、省内地市级层面2个不同的维度,对生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归纳了影响生源质量的相关因素。最后运用模型分析结果对高校招生计划投放、优秀生源基地建设、招生宣传方案制定等工作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刘林 《教育教学论坛》2013,(49):117-118
由于高考生源的减少,高校规模的扩大,高校为争夺优秀生源,招生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招生宣传工作会得到更高的重视。只有充分认识招生宣传的重要性,了解招生宣传的特点,把招生宣传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从考生和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切实做好招生宣传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增强学校与社会的有效沟通,使招生宣传有效有序推动招生工作,提高生源质量。  相似文献   

11.
郑金洲 《教育研究》2021,42(2):35-44
黄济先生和瞿葆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学家,两位先生晚年围绕劳动教育进行的对话式探讨,是教育学史的一段佳话,也为劳动教育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应与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并列;瞿葆奎先生认为与智育、美育、德育、体育相比,劳动教育是另一类别或者说另一层次的教育,不应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单独类型。两位先生的分歧主要是分析劳动教育的角度不同,从学术逻辑的角度看,劳动教育确不宜和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并列,但从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角度看,把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教育有其合理性。在劳动教育定位问题的研究上,推进学术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当前面临的突出课题。  相似文献   

12.
审美教育以感性教育为主,品德课教育以理性教育为主,审美教育和品德课教育在实现德育目标上是相通的。审美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弥补了品德课的缺憾,使学校德育体系多元性、完整性、实效性得到体现,使德育品位实现升华。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德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13.
创新教育是高师教育的内在要求。相对于传统教育而言,它是一种超越式教育;相对于现存教育而言,它是一种主体性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它是一种健全人格教育;相对于素质教育而言,它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并探索了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新内涵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阶段的素质教育具有由四个要义组成的新内涵,即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主体之间合作实施的、面向全体学生的、使每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只有从教育思想、教育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以及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环境等方面进行整体改革,建构新的教育运行机制,才能确保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陈学忠 《成人教育》2012,32(5):35-37
高职教育是将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整合在一起,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新的高等教育类型。高等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不仅是高职教育两个不同的发展体系,而且还是决定这一新的教育类型不同实现形式和结果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因此,可以用高等学历教育作为纵的维度,职业技能教育作为横的维度,构建一个高等职业教育内在关系模型,来研究高职教育与高等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教师教育首先是全人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次是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师教育是双专业的教育。《高中技术课程》的关键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结合《高中技术课程》教学需要,深入探讨教师教育方法,设计了可以同时面向教师与非教师教育的四年本科技术教育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面向《高中技术课程》教学的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相似文献   

17.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要方式,教育应该是人与人心灵的交流,是一种智慧,因此教育的首要要素是道德教育。而现如今的学校德育是一种知性德育,割裂了教育与德育的亲缘关系,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要使学校教育返回本真的教育,就要重新思考道德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诚信教育在推动时代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剑桥大学诚信教育继承英国高等教育的道德教育传统,其诚信教育的目标是规训学生诚信意识和规避学生失信行为。为此,剑桥大学构建了一套横纵交融的学生诚信教育体系,即"行为诚信教育-考试诚信教育-学术诚信教育"横向的诚信教育内容体系和"入学登记-学业过程-离校教育"纵向的诚信教育管理体系。剑桥大学诚信教育对于推进我国高校学生诚信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方法的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蕴含三层旨趣,即作为课程的教育学、作为理论的教育学与作为方法的教育学。目前作为课程的教育学已基本成熟,作为理论的教育学也处在发展中,但作为方法的教育学才刚刚萌芽。教育学只有在“课程”与“理论”之外,在学科方法以及方法论的基础上发展出独特的学科视界与理解方式,才能称之为完备的学术性学科。文章认为,成熟的教育学不仅意味着一门课程、一种理论,而且代表着一种方法、一种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是一种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志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的水准教育.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的各个方面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