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佳作点评》一书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省新闻界的一件喜事。多年来,我省新闻工作者希望有一本自己的新闻佳作集,广大通讯员也渴望有这样一本可借鉴的书,一些大中学生也盼望有这样一本帮助学习写新闻的范文。江长录、王鹏、张国政同志编辑的这本书的出版,实现了人们的愿望。这本书是对我省近年来新闻创作成果的一次展示,也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次宣传。  相似文献   

2.
德国诗人哥德有句名言,“只有对自己所表现的东西,怀着深情的时候,你才能淋漓尽致地去表现它。”我国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也说,一篇好的文章能使人“为数日喜,寝食有味”。味从何来?有情才有味。写诗写词是这样,写新闻也是同理。穆青说过,写新闻“倘若缺乏这种激情,没有爱,没有恨,那写出来的作品只能是泛泛而谈,或者现象罗列,读起来味同嚼蜡”。范敬宜同志甚至把激情视为记者的生命。其实,激情并不是记者的专利,当编辑也需要激情,我甚至认为激情也是编辑的生命,缺乏激情的编辑绝对当不好一个好编辑。  相似文献   

3.
西方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纽约时报著名记者迪姆土·泰勒初涉新闻行当时,去采访一个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剧场后发现演出已经取消,他就回来睡觉了。半夜,他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了,编辑告诉他:其它各报都在头条位置登出了这个女演员自杀的消息。编辑气呼呼地说:“像这样的女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背后还可能有重大新闻。记住:以后你的‘鼻子’不要再感冒堵塞了。” 这个事例说明,新闻敏感对于记者来说是多么重要。美国新闻学者约斯特说,一个不善于辨别色彩的人,不能成为一个画家;一个没有新闻敏感的人,不…  相似文献   

4.
许多通讯员开始写报道都是从本单位的好人好事开始的。在自己生活、工作的范围内,发现某人某事很感人,萌动了写作之心,于是,挥笔成章,投往报社,有时偶而也投中了。但这并不等于你就掌握了新闻报道的方法,也并不是你的文章写得好,而是因为你报道的事实本身比较典型,有一定的新闻价值。有的通讯员,由于一篇两篇的见报刺激,积极性来了,便接二连三地再写再投。可是,十有八九命运不佳: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编辑退了回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有的同志怀疑是自己的写作技巧不行,  相似文献   

5.
谢顾问:前不久遇到一件这样的事:某医院破格为一个住院费不足的被撞伤的司机办理了入院手续,并使这位司机转危为安。可由于我采写这篇新闻晚了一步,加上稿子还要—一核对审查,稿子送到报社后,编辑说“过时了”。可也有人说,新闻过了时也可以“抢救”,是这样吗?52973部队刘喜刘立同志: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倘若等新闻变成旧闻时再去采写,那还有什么价值呢?因此,新闻单位总是偏爱一两日内发生的鲜活新闻事件,而对那些过了时的新闻,总是忍痛割爱,“枪毙”了事。然而,对于作者来说,是否稿子因为“过时”而被枪毙,就…  相似文献   

6.
我从事编辑工作三十余年,深感作一名合格的编辑之不易。一个真正称职的编辑,不但应当是知识渊博的“杂家”,还必须具有多方面的修养,包括职业道德修养。可以这样说:一个缺乏道德修养,品格低下的人,是很难胜任这样一种高尚的工作的。青年同志从踏进编辑部的门槛起,就应当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修养不是抽象的东西,是我们的主观意识见之于客观的东  相似文献   

7.
不少写新闻的同志不留稿子,象猴子搬包谷搬一个丢一个。我认为留底稿对写新闻、特别是对初学新闻的同志益处不浅,我的体会是: 一、稿件如被采用编辑部就不退原稿:若有底稿,可以对照,看编辑修改的高明之处。这是自己学习的一个极好机会。  相似文献   

8.
李文同志 :  你好。来信收到。你在来信中说,看了我上次给你的信,增强了你当一名好通讯员的信心。但是,你看到许多通讯员采写的新闻稿件源源不断地在报、台发表,自己却为“没有什么可写”而烦恼。这是初涉新闻报道的通讯员大都会遇到的事,这封信打算从怎样获得新闻信息和如何以“土”制胜谈谈自己的体会,供你参考。   通讯员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呢 ?我是通过采访活动广交朋友来实现的。不少新闻同行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社会上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个耳目,也就多开辟了一条新闻信息的来源。通讯员交朋友,首先要放下架子,…  相似文献   

9.
兰岚 《新闻窗》2007,(4):117-118
西方新闻界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纽约时报著名记者迪姆士·泰勒初涉新闻行当时,去采访一个著名女演员的首场演出,到剧场后发现演出已经取消,他就回去睡觉了。半夜,他突然被电话铃声惊醒了,编辑告诉他:其它各报都在头条位置登出了这个女演员自杀的消息。编辑气呼呼地说:“像这样的女演员首场演出被取消,本身就是新闻,背后还可能有重大新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新闻价值?新闻价值包含哪些要素?新闻界已经有了不少议论。虽然意见还未趋于统一,但这些讨论是很有益处的。这里,笔者仅就新闻价值的客观性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有的同志提出,新闻价值是记者、编辑选择和衡量新闻的标准。也有的同志认为,“标准说”过分强调了新闻传播者的主观性,这样新闻价值会因人而异,成为游移不定的东西,指出新闻价值具有客观性,但新闻传播者主观方面也是一个构成因素,因此,应该是主、客观的结合。两种意见都产生了一个问题:新闻价值究竟是构成新闻的事实本身所具有的属性呢,还是由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产生了  相似文献   

11.
编辑同志:我在基层连队搞报道,常常碰到这样的情况:本来身边有不少新闻素材可以写成稿件,可由于在这个环境久广,对什么事情都不觉得“新奇”厂从而使一些有价值的新闻从身边溜走了。请问.为什么会‘身在宝山不识宝”呢?河南新郑驻军某部对学胜刘学胜同志:这个问题在通讯员中是常有的。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些通讯员对身边发生的一些新闻事件熟视无睹,觉得很平常,没有什么可写,而有经验的通讯员或记者一下来,就会接连写出有声有色的报道来,这时候你等才“醒悟”过来:这些事情我都经历过呀!自己怎么就没有写出来?于是就…  相似文献   

12.
杂家与通才     
当《新闻战线》的编辑在电话里约我为《与你同行》这个栏目写点东西时,真有点“受宠若惊”。因为,作为《新闻战线》的忠实读者,知道能上这一栏目的大多是首都全国性大报的“大腕”,得过大奖,出过书。经编辑一再解释:要在各省市自治区同行中选点不是“大腕”的同行以活跃这一栏目,自己方敢应承下来。编辑有言在先,要避免与前面已刊发的内容雷同。但这颇难,别人写过的不许再写,便越到后来越难写。灵机一动,不妨来点求异思维,别人往高度上攀登,向深层次  相似文献   

13.
在会议中找故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写会议新闻,有时整个会议议程中也难以找到一个极具新闻价值的新闻点,或者根据找到的新闻点充其量也只能做篇"豆腐块"大小的文章.这时,不妨将与会者讲话中讲到的故事组合成一篇稿件.这样,可将本来只能做"豆腐块"新闻的东西做成一篇1000字至3000字的"大稿",而且使自己的会议报道成了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14.
对外投稿,尤其是向中央媒体投稿,没有过硬的东西,没有让编辑眼睛发亮的东西,你别想中稿。新闻不像文学作品,可以慢慢构思慢慢写作慢慢磨,新闻写作求快,发稿、采用亦求快。编辑拿起稿子,扫一眼基本上就可以定生死。只有那种在3秒钟内让编辑眼睛发亮的稿子,编辑才会决定留下来,稿子也才会迅速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15.
当编辑、记者的人往往有这么一个习惯:每天早上一上班,第一眼想看的就是自己组的那块版面,或自己写的那篇稿子,一边读,一边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价”。经过如此一番琢磨,可以总结出一些十分有益的东西来。 其实,我们关注自己的报纸的范围还应该再扩展一下。整张报纸的每一个版面、每一个栏目,甚至每一篇文章,都值得我们研究一番。有的同志觉得,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编辑、记者,只要干好自己分工的那一方面的工作就行了,至于去关心研究整张报纸的内容,去关注其他版面或栏目的情况,似乎应该是总编辑的事情。这样的认识是很片面的,至少说,失去了一个可以帮助提高自己业务素质的好机会。比如,甲编辑经常出现某个差错,而乙编辑可能也经常在这个方面出现差错。而人们又往往很难注意到自己常犯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多看一看、多琢磨琢磨同一张报纸的其他版面、其他栏目,就等于给自己找到了一面镜子,通过从其中发  相似文献   

16.
对苏联新闻业的历史反思张允若编辑同志:十月革命八十周年纪念日快到了,不知你们是否已经组织了有关苏联问题的文章?我想作为研究国际新闻的刊物,这样的文章总是不可缺少的。我的这篇东西新意不多,主要是发出一个呼吁,提出一种建言。依本人管见,这种呼吁和建言还是...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前些时候,我在某家新闻杂志上读到《马克思的新闻思想与市场经济》一文。在文章中,作者从多方面引用马克思的语录说明“新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商品,将按照商品流通的规则生产和消费”,并说这是马克思新闻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文中还引了这样一段话: 马克思把报纸作为他的精神产品的供应市场,他说:“我的出发点,自然是认为英国所有的报纸都是一种商店,只要自己的‘商品’不被损坏,无论陈列  相似文献   

18.
晓波同志:几次来信都收到厂。你转业后到市报做了编辑,大家都很高兴。你思想上有些苦闷,我看主要是对编辑工作的严格要求,一时还不适应造成的。你选稿不当,上级对你批评;修改稿件不慎,作者责难;校对不细,出了“洋相”,被在全社公开“点名”。这些对你是有些难堪。但从长远讲,这_批评对你是有好处的随着实践经验的丰富,你会认识到,这是对你J爱护_你说,这样的‘叫。事”就如此严厉批评,有点想人通,我看恐怕问题就出在你的这种认识上。其实,你说的小事,作为编辑决非小事、你可能还记得,报社的同志有句“行话”,就是“编…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深切体会到掌握好“对比”这个武器对通讯员提高稿件质量有很大帮助.“对比”的内容为:一是从报纸上刊登的新闻稿件中,把主要新闻事实提取出来,假设这件事就发生在自己所在单位,把它写成新闻稿件,拿自己写的稿子和报纸上的稿件对比一下.这样差距找到了,问题找准了,就会有长进和提高.二是拿见报稿和底稿对比.底稿是作者写作水平的真实体现,是作者的原始构思.稿件若是被报刊采用,作者应把底稿拿出来和见报稿认真对照比较一番,看看编辑修改润色之后与原稿有什么不同,体会编辑为何这样修改,认真查找自己稿件存在的不足,这样做能尽快提高自己的采写能力.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些新闻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的时效.可是,目前除少数稿件是用电话、电报传递外,大部分稿件是用平信邮寄。这样即使是一篇很好的新闻,到了编辑手里也变成了旧闻,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提高新闻的时效性? 上饶支队《新闻与实用写作》讲习班学员张贵生张贵生同志: 你提出了一个很有普遍性和现实意义的问题.确实,相对说来,业余的通讯员与专职的新闻记者相比,在争取新闻时效方面有着一定的劣势.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