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十四、十五世纪,东西方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是历史发展的新趋势。然而,在近代的几个世纪中,由于诸多原因,东方各国资本主义发展速度极其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而西方则沿着历史的新航线迅速崛起,发展为先进和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东方却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本文试图从历史、政治、思想、航海殖民等方面探讨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崛起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历史比较研究,特别是现代化进程研究是历史学领域的一个热点。为何西方能发展为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东方则发展缓慢、停滞,原因何在?从西方对东方的残酷掠夺中我们得到这样的启示,即东西方社会发展问题除了各自的内因外,一具重要的外因就是四百余年来西方对东方残酷的殖民掠夺,使东方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西方、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东方则被掠夺得贫穷落后,失去了应有的物质基础,而今还处于建立新世界的艰苦探索之中。  相似文献   

3.
16世纪左右,东西方的许多国家都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亚洲东方一些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绝不低于西方。但到了18世纪中叶,东方终于在社会发展的竞赛中输给了西方。东方停滞不前走向衰落,西方却跑在前面,率先进入资本主义,并“最终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势”,原因...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以前关注最多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走向社会主义的一条道路 ,他晚年致力于东方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研究 ,提出了东方落后国家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这一理论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使东方落后国家先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 ;并且在这些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在近现代历史上,东西方殖民主义对东南亚历史进程的作用、影响不尽相同。征服和掠夺是其共性,但西方殖民主义者大都在客观上促使东南亚国家迈上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而日本东方殖民者对东南亚国家的短暂征服则一度破坏了东南亚社会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晚年马克思”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四大笔记,即古代与东方社会笔记、研究西方社会主义道路的《哥这纲领批判》笔记、追溯资本主义与世界市场起源的世界历史笔记、关于俄国发展与东方社会主义道路的笔记,展现了晚年马克思的理论空间,标志着《资本论》研究的深化扩展和直接继续,它启示我们立足于世界市场和世界历史的高度,把握当代马克思主义跨世纪发展的重要生长点、:社会主义道路的民族特色论;社会主义与市场机制的彼此兼容论;东方落后国家汲取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世界市场中介论。  相似文献   

7.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中提到资本主义国家的对外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于西方”的局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东方从属于西方”这个概念。一、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概念理解东方是指亚洲国家,西方则指西欧的资本主义国家。东方从属于西方是指工业革命后,东  相似文献   

8.
中国近代化的失败原因,学术界存在着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我们在教科书中耳熟能详的。这种解释认为,如果没有西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可以缓慢地通过自己的资本主义萌芽,同样能发展出资本主义来,根据这一解释,这一必然过程却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而被迫地中断了,于是中国沦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然而,这种解释不能回答,日本同样是东方国家,同样受到西方的挑战,同样受到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压迫与文化冲击,为什么日本却能成功地发展为东方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近代时期,当西方资本主义凯歌前进的时侯,在东方则出现了一系列发轫于上层的改革活动。例如: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波斯密尔扎·塔吉汗改革;埃塞俄比亚西奥多二世改革;暹罗曼谷王朝拉玛五世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等等。综观这一系列改革,可以发现其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注意向西方学习。向西方学习成为近代东方各国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一、近代东方学习西方是被逼出来的这种被逼来自两方面,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入侵所逼,二是下层人民革命所逼。近代东方国家的改革大都发生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这一时期,正是世界尤其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工业革命在西方国家广泛进行,并取得巨大胜利。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西方列强对东方的殖民侵略亦由原始积累进入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早期的研究中认为资本主义是世界历史的必然发展途径,但随着资本主义在欧洲进入上升时期,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设想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条件已经不具备了,与此同时东方社会由于资本的扩张导致原先封闭的状态被打破,被迫参与到世界市场和分工中来,并且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革命战争,这让马克思开始重新审视东方社会,认为俄国、印度、中国等东方国家由于国情的特殊性,可以成功跨越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发展理论,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知识体系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道路的多样性。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继续捍卫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提出要加速资本主义发展从而缩短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阵痛,列宁更是从理论到实践实现社会主义的第一人,不仅成功实现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而且提出了许多捍卫社会主义革命果实,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开创性理论成果,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既准确地分析了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又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既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所论述,又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有所分析,从而形成了他关于当今世界资本主义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精神是西方资本主义的一种独特文化气质和品格;从区隔的意义上来看,我们也可以说它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一种文化身份,体认着西方的文化认同感。韦伯将资本主义精神置于现代性的场域中进行辨证地审视,从新教伦理中演绎了资本主义精神的溯源,从而确认了资本主义精神的理性本质,并开掘出一种韦伯式的论证风格。这无疑奠定了韦伯的经典学术地位和不朽的韦伯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具有对现代文学进行阐释的价值。本文即以中国传统文论话语为工具,对吉卜林、福斯特等英国作家的作品进行分析。结果证明,中国古代文论可以用来分析东西方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非西方国家的“爱国”与“卖国”之争是一种复杂的历史现象,是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而产生的。这时期.有的行为是爱国还是卖国。实际上不容易看清楚。西方人的入侵激发出东方国家反抗和学习西方人的双重反应。“反抗”和“学习”的矛盾.成为许许多多“爱国”与“卖国”之争的总根源:因为“老师”总是欺侮“学生”。所以打开国门和开放很容易被戴上卖国的帽子。中国人在开放国门问题上有偏“左”的习惯。是近代以来的一种基本倾向,但我们在指出其消极面时.也不能一概抹杀这种争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归根到底体现在它的生产力发展比资本主义更快、更高。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在开始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所以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我国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奋斗 ,实现现代化第三步目标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说明我们正在建设“够格”的、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资本主义发生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新变化。分析了新变化的表现、新变化的原因 ,阐述了如何看待这些新变化 ,指出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不是偶然的现象 ,而是合规律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传统图案是我国文化艺术遗产中的宝贵财富 ,要突破 ,要发展 ,就要拓宽范围 ,借鉴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个艺术门类中的其它优秀图案来加以充实 ,探索和追求现代化的语言 ,赋予全新的东方文化理念 ,得以超越和升华。  相似文献   

18.
“二战”以来,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了与战前远不可相比的新变化,显示出若干新特点,由此给社会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面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新特点,中国可从七个方面积极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时代,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要借鉴外国语文教育的特点。特别是英国"古典语文"、美国"现代语文"、日本"东西方结合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对深化中国语文教育改革都有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史学界对早期维新思想家陈炽的研究侧重于其政治观、经济观及生平等方面,而对他的教育观则关注不多。教育是陈炽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主张在全面学习西方的同时,坚守中国文化传统。他在实业教育、慈善教育、女子教育、华侨教育等方面提出许多合乎时代的主张,为中国教育近代化作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