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普读物《植物奇观》载言 :“沙生植物梭梭的种子 ,只能活几个小时 ,可以算是最短命的了。”新疆初中生物地方教材《新疆动植物》也说 :“梭梭种子是寿命最短的种子 ,只能活几个小时”。对于上述两书缺乏科学依据之言 ,笔者不能苟同。梭梭是黎科小乔木 ,每年 6~ 8月开花 ,8~ 10月结果 ,生于海拔 4 5 0~ 15 0 0米的广大山麓洪积扇和淤积平原、沙丘、沙地、砾质荒漠 ,是荒漠地区的优良固沙造林树种。在我国准噶尔盆地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就有大面积的分布。这里夏季炎热 ,降水量极少 ,外界气温经常高达 37℃以上 ;冬季寒冷 ,最低温度可降至…  相似文献   

2.
呼伦贝尔沙地植物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伦贝尔沙地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生长的沙生植物组成了独特的沙地植被。目前各种因素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下,从保护优先、采取科学合理的保护措施的角度,研究沙地及其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本从沙地属性、沙生植物的形态及习性,怎样保护的理念,进行了初步研究探讨,重点阐明了植被类型及其治理沙地的的生物措施,对今后的治理沙地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沙地景观生态因子特征及演变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的科尔沁沙地并非沙地,是由森林逐渐演变为森林草原疏林草原,呈现逆向演替的规律.对科尔沁沙地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但研究主要集中在个别景观生态因子的演替以及沙地治理方面,而对沙地每个生态因子特征及演替未见报道.本文根据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地理学的一些原理,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景观生态因子特征,研究了各景观生态因子演替规律,为今后监测、治理工作奠定基础,为科尔沁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
土地沙漠化带来全球性环境问题,我国沙漠化现象同样非常严重。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对沙漠土地的自然修复、群落演替中的旱生演替系列在沙漠治理中的应用、防沙植物的选择、防沙固沙植物多样性及防沙林种群生态位问题和防护林特殊群落结构的确立进行了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5.
种子的耐干性与顽拗性种子的进化和生态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植物类群的种子耐干性差异明显 ,在自然界中种子的耐干性变化呈连续性特点 .顽拗性种子为原始性状 ,也可能为进化的保留种或返祖种 ,一般分布于热带林地 ,少数分布在温带  相似文献   

6.
科尔沁沙地作为我国四大沙地之首,其沙漠化形成、现状、逆转对策等都有很强的代表性和研究价值。本文以科尔沁沙地东南缘为研究对象,概述了科尔沁沙地现状及成因,简介了东南缘固沙防护林的营造概况,阐述了樟子松绿色屏障对微环境改良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黄连木是可再生的绿色能源生物柴油的重要来源。黄连木含油量大,可转化成生物能源,具有很大的能源价值;黄连木适应强,在荒地沙地可保水、防风、固沙,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黄连木枝繁叶茂,是城市绿化的理想树种;黄连木经济价值高,可发展绿色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8.
沙漠之舟     
骆驼耐酷热、耐寒冷、耐干旱,还耐饥饿,沙漠中生长的粗糙植物都能充饥。只有它,才称得上"沙漠之舟"。骆驼浑身长着蓬毛,长腿长颈,背峰有单有双。4只掌蹄又宽又大,下面长着软软的肉垫,富有弹性,走在疏松的沙地上,稳稳当当,不会陷进沙子里。在旅途  相似文献   

9.
《文山学院学报》2016,(6):12-16
对文山州不同海拔高度、山体走向、坡向、植被生长状况等方面有差异的岩溶地貌区域野外生长态势较好的24科38属41种木本双子叶植物从分类地位、生长习性、生态特性及分布等方面进行概述,这些植物有很好的耐贫瘠和耐干旱特性,对逆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文山州岩溶地貌地区野外分布较广,同时又具有许多潜在的经济价值,可作为当地石漠化治理过程中生态恢复或重建的乡土先锋植物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0.
种子是多数植物实现更新的主要源泉。种子植物的自然更新大致包括种子生产、种子运动和种子在适宜位点萌发并最终建成成体等3个阶段。植物种子从母体植物到安全的建成位点的扩散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阶段过程,它包括两个主要的扩散过程:初级扩散和次级扩散。种子成熟后散落于母体植物之下,将面临与母体植物的资源竞争、较高水平的捕食、同种个体间的高密度竞争,还有可能出现一些与高密度相关的流行病学问题,如真菌和病毒在种子间的传播等。因此,种子的扩散过程是植物更新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11.
种子植物在长期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传播种子的方法,植物传播种子常见的有人工传播、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人工传播。像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等植物的种子,成熟后人们就把它妥善地收藏起来,待到适当的季节,人们把种子再播在整好的地里,繁殖后代。   风力传播。有些植物的种子传播要靠两个条件,一是植物本身的条件,一是外界条件。像蒲公英、柳树、杨树、臭椿树等植物的种子,传播就靠风力。它们的种子成熟时,当微风一吹,种子就可随风漂荡,四海为家,在适宜的条件下生根发芽。   动物传播。…  相似文献   

12.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很多。有的是靠植物体本身传播,果实或种子成熟以后,掉在地面,如凤仙花、黄豆的豆荚会弹裂,种子洒向四方,有的种子会长出状如羽毛的附属物,乘风飞行。如柳树、杨树、蒲公英等。有的植物靠水传播种子,如睡莲的种子可以浮在水面上,由溪流传播。有的植物靠鸟来传播种子,如鸟吃了核果,通过排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植物的耐盐性是植物的耐逆性之一,是植物长期生活在特定生境中产生适应形成的。盐生植物是一特殊的植物区系,耐盐能力强。本文介绍了盐生植物的类型、耐盐机理以及在盐胁迫下的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14.
海拉尔松(沙地樟子松)沙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拉尔松(沙地樟子松)属于海拉尔地区治理沙地的乡土讨种、先锋树种.该文主要论述了小苗人工植苗造林、小苗机械化造林和大苗冬季人工造林的技术措施和造林后加强管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土壤盐害影响了全球6%以上的陆地面积,并导致了大量的农作物减产。盐害主要通过渗透和离子胁迫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植物相应地通过渗透调节、转移或外排积累的钠和氯离子以增强适应性。目前,生产上尚未有实用、经济的方法治理盐害,因而最为可行的途径是增强植物自身的耐盐性。盐胁迫严重抑制种子萌发,而作为全球第四大禾谷类作物的大麦与其他谷物相比耐盐性更强。本文综述了大麦芽期耐盐性的遗传机制,总结了已报道的相关数量性状位点和功能基因,比对了拟南芥、大豆、玉米、小麦和水稻中耐盐候选基因在大麦中的同源基因并映射到参考基因组。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三个耐盐功能基因家族的遗传多样性,包括脱水应答元件结合蛋白(DREB)、类体细胞胚胎发生受体激酶和水通道蛋白。上述三个基因家族在植物中都存在丰富的多样性,但DREB家族在大麦中的多样性高于水稻和小麦。后续研究中,芽期耐盐性的简便筛选方法仍有待开发,耐盐基因及相关机理机制仍需鉴定、验证,并整合到栽培品种中,以实现盐土上作物的生产。  相似文献   

16.
种子的传播     
1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长在水边或水中的植物的种子成熟后会掉进水里,随水漂流,进行传播,如睡莲、水风信子、椰子等。  相似文献   

17.
情况分析 大班幼儿已经学习了关于植物的种子和种子的奥秘等常识,教师在平常的野外活动中有目的地引导幼儿采集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幼儿渐渐地对植物的种子产生浓厚的兴趣,常把没见过的种子放到班级自然角里,懂得了农作物的种子是农民伯伯传播的。但幼儿常常询问  相似文献   

18.
“种子植物”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生物圈中的植物”中的一节内容。本课是学习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之后一节有关绿色植物的教学。种子植物在本单元乃至整个植物部分都是非常关键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让学生动手实验、细心观察、对比思考等教学活动,围绕种子结构、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等知识展开。让学生在体验生物学科“注重观察,敢于实践”特点的同时,使学生得到快乐,获得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及团结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植物人工种子是指将植物离体培养中产生的体细胞胚或能发育成完整植株的分生组织,包埋在含有营养物质和具有保护功能的外壳内,形成的在适宜条件下能够发芽出苗的颗粒体。完整的人工种子包括3部分:胚状体、人工胚乳、人工种皮。植物人工种子技术主要包括体细胞胚的诱导与同步化、包埋方法、人工种皮制备、干化、贮藏及防腐等。人工种子具有可工厂化大规模制备、贮藏和迅速推广优良种质资源等优点,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20.
盐碱化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子。本文综述了盐胁迫对植物的生理危害及植物对盐胁迫适应的生理与分子机制。旨在科学认识植物耐盐机理、促进耐盐牧草植物选育,为农业发展、牧草种质资源筛选、动物饲料安全以及生态环境修复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