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火车语言     
火车语言“火车语言”内容丰富,“词意”严谨,且大多是“世界语”、“标准化”。“一长三短”,这是火车发出“呼救”语言。“汽笛一声长鸣”,这“一声长鸣”正是火车的语言,它是火车“启动”语在告诉人们;“我向前开动了,请注意安全!”如果你听到的两长声鸣笛则是...  相似文献   

2.
王敏 《函授教育》2001,(3):39-40
对形声字“形”的表义特点学者们已经达成共识,而往往忽视了其“声”的辨义作用。本文引证了古代学者对“声”的辨义作用的论述及“声”的辨义作用的实例,论述了形声字的“声”有表义的作用。掌握了形声字的这一特点,才能正确理解原文,不至于望文生义,曲解文意。  相似文献   

3.
“从声”是湖北省境内江汉平原和汉水流域普遍使用的一种重叠结构,流行面积广阔,使用人口众多。已经有不少学者对“从声”进行过研究,但有些观点值得商榷。本文围绕词缀“声”的来源、“AA声”的语法功能、“AA声”形成的社会背景以及它的前途等问题对有些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花落的声音     
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入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  相似文献   

5.
在学习歌唱中,正确理解“情”和“声”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所说的“情”,是指歌唱者在演唱时用情感来揭示歌曲的思想内容;“声”是指怎样用气、发声、咬字和行腔,也就是歌唱技术,在歌唱表演中,“情”和“声”是辩证的统一。在“情”和“声”这一对矛盾中,“情”是首要的,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声”是传情的手段,是为“情”服务的,歌唱时要“以情带声”,使用气、发声、咬字行腔,服从于“情”。因此,作为歌唱技术中的基础部分:“怎样学唱和教唱一首新歌”,是我们中学学生及教师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实践教学的摸索中,笔者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6.
花落的声音     
家中养了玫瑰,没过多少天,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听到了花落的声音。起先是试探性的一声“啪”,像一滴雨打在桌面。紧接着纷至沓来的“啪啪”声中,无数中弹的蝴蝶纷纷从高空跌落下来。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声乐训练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中“字”与“声”的关系作了初步探索分析,对声乐学习中出现的“字包声”和“声包字”两种不良发声提出了纠正办法,指出了在不同风格的歌曲体中“字”与“声”在运用上应有所调整变化。  相似文献   

8.
“欸乃”≠“啊哎”─—与罗鑫老师商榷云南勐腊县勐醒农场中学王录生初中语文第四册柳宗元《渔翁》诗有“乃一声山水绿”一句,课本注解为:“在绿水青山之中听见摇橹声。乃,摇橹声。”为此,罗鑫老师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发表《“乃”释意辨》一文(见《中学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9.
从“抄尔”一词谈古代蒙古人对音乐的多声概念呼格吉乐图“抄尔”一词早已为人们所熟悉。但人们对“抄尔”一词的认识只停留在某种多声歌曲、乐曲或某种乐器的存在方面,没有把它与古代蒙古人对音乐的多声概念联系起来加以认识,因此,本文对此作简要论述。一“抄尔”一词...  相似文献   

10.
“爸,妈,别打了……我……求你们了。”女孩抽泣着,“扑嗵”一声跪下了。刹时,屋里一下安静了下来。窗外的几声鸟叫让人闷得难受。女孩抽泣着,落日的余辉从窗口射进,照在她那张挂满泪珠的脸上。“女儿,妈对不起你呀!”一声沙哑的叫声打破了这片沉寂,女孩的妈妈走过去,搂住女孩,母女俩在地板上哭成了一团。“妈,你们……别吵了。行吗?”女孩停止了哭泣,抬起那双闪烁着一丝希望的眼睛。妈妈的脸低了下去,只是一个劲地哭。“爸,好吗?”女孩将头转向呆在那里的爸爸。爸爸背过脸去,他不忍心看女儿那双眼睛,那双令人痛心的眼睛…  相似文献   

11.
黄秀读 《广西教育》2013,(48):52-52
这是一节复习课,我像往常一样,手里拿着一沓试卷走进教室。 站在讲台上,我看到了许多学生的“背”影。终于,一个微微抬起头来的同学发出一声叹息:“又是练习,唉!”这叹息像瘟疫一般,迅速传染,趴倒在桌上的学生更多了。“唉,星期一综合症!”我的心里也不由得发出了一声叹息。  相似文献   

12.
真热呀!我坐在电扇前一直吹还是不解热,身旁的小狗“嘟嘟”也将肚皮贴着地面,伸出长长的舌头直喘气。我想,“嘟嘟”一身长毛,这种天气,千万别热坏了,不如给它理发,剪剪它那身长毛吧。说干就干,我准备好工具,唤了一声“嘟嘟”。“嘟嘟”“啪”一声站了起来,冲着我直摇尾巴。我一把将它抱起放在腿上,左手提着它的双耳,右手拿着剪刀就剪。嘟嘟”从没见过这种玩法,吓得汪”的一声从我身上蹿了出去。然后无论我怎么唤,就是不肯靠前。我追它,它就和我玩游戏似的东躲西藏。我只好找来一根肉骨头扔在门后,“嘟嘟”就像“难民”发现…  相似文献   

13.
《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一句的解释多为:“唧唧,织机声。一说叹息声。”新教材作“机杼声”解。作“织机声”解,虽然《辞海》中有,并以此句为例,但笔者认为与下句“不闻机杼声”不相吻合;作“叹息声”解,《辞海》中也有,但“表示赞赏或怜悯”,又与诗中木兰因无人替父从军而愁闷的心情不符。朱声琦先生生前曾提到,虞城县木兰庙中有碑刻《木兰诗》,上面的首句为“促织何唧唧”,并说《古文苑》中的选文与之相同。笔者虽未亲见,但在徐中玉、金启华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找到了佐证:“唧唧:叹息声。这句一作‘唧唧何…  相似文献   

14.
歌唱吐字要以日常吐字为基础,字头、字腹、字尾没有什么区别。歌唱时要把这些字放在“声”上,并融为一体,做到“字”与“声”的高度统一,体现出比日常口语更优美、幅度更大、更具有穿透力,即夸张。“字”和“声”是不可割裂的,“字”要靠“声”来表达,而“声”又不可能无“字”,在设计“声”的同时,“字”也要予以同样的重视,二者要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5.
“浑沌”一词的释义各种版本多是意向性的,玩味其释义的依据常人则更无可确知。加之典籍所用文字,仅有已经多次变化之语义缘故。本文从“军”声、“屯”声人手,从字族角度对“浑沌”一词自然语义作了一番试探,得出从“军”声字有“圜围”义,“屯”字本义即“难”,“难”义废。又“屯”或作“纯”,由“纯”义引申出“聚全”义。与《集韵.混韵》所释“浑沌”,“元气未判”相吻合。  相似文献   

16.
易安雨     
王传霞 《山东教育》2005,(35):56-56
这是你的雨,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没有人能接起你“怎一个愁字了得”的“点点滴滴”.也只有多情的梧桐、多事的芭蕉才可用那肥厚宽大的叶子来承载。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相似文献   

17.
请往下看     
金矿里的矿工:金牌的老家就在这里,我们用矿锹为他“接生”,“哐当”几声,他出生了。他的体魄在这里第一次淋浴到阳光,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在他出生的那一刹那,他没有本能地哭一声,他是一条硬汉。  相似文献   

18.
我的一天     
6∶45沐浴朝霞 “懒虫起床,懒虫起床……”我抓 过枕边的闹钟,把停止键狠狠一按, “啪”的一声,可恶的闹钟不再烦了, 倒头又睡。讨厌!生活老师沙哑的声 音又开始催命了:“快点!快点!一日 之计在于晨,马上要关公寓门。太阳 都出来啦!”“什么?太阳?”久违的阳 光可不能浪费,这半个月的绵绵阴雨  相似文献   

19.
由于几千年的“上智下愚”的中国文化的影响,教育在传统的意义 上,主要指教师居高临下的一种赐予,并且这种赐予似乎都是教师通过声音方式,从口里“ 讲”或“说”出来的,声音充斥学生周围,“听”成为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不能 体罚学生了,教育似乎就等于“叫”:教师的讲课声;校长的教导声;班主任的批评声;父 母的唠叨声,特别是,有的班主任坚信:“说你听、你就听,不听也得听”。学生们大多生 活在一个声音世界,在有的教师眼里,似乎一个个学生除了耳朵,什么也没剩下,这句话对 不对,老师可以扪心自问。一声音在传递…  相似文献   

20.
叶军 《少年月刊》2014,(10):44-45
各位乘客请注意,各位乘客请注意,开往北方的“座头鲸”号豪华免费游轮马上就要启航,请各位乘客做好准备!“嘟……”随着一声洪亮的“汽笛”声,一股粗大的水柱从“游轮”的“烟囱”(鼻孔)里喷出,足足有四五米高。像小山一样巨大的“座头鲸”号游轮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航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