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范丰梅 《家长》2015,(2):32-33
让孩子占用这么多的时间来学习,孩子的成绩就一定会好吗?无数事实证明,未必。孩子们又要开学了。很多孩子的这个寒假过得并不轻松,除了完成老师安排的作业外,还要在各种兴趣班、提高班之间穿梭。也不要责怪家长朋友们,他们也都是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更好。可是,让孩子占用这么多的时间来学习,孩子的成绩就一定会好吗?无数事实证明,未必!因为孩子  相似文献   

2.
活动背景一天雨后我带着孩子们去户外活动,孩子们发现在教室前的水泥地上有一个小水坑,几个调皮的男孩子立刻兴奋地踩水坑里的水。他们的行为立刻吸引了更多的孩子去踩水坑里的水。其中有个孩子问:“老师,这里的水是哪里来的呀?”另一个孩子回答道:“是刚才下的雨呀。”我见孩子们对水坑这么有兴趣,于是就乘势提了个问题:“那怎么别的地方没有水呢?”我的问题使这两个孩子一下子愣住了。宝宝说:“老师,你告诉我们吧。”看着孩子们求知的眼神,于是我决定就此生成一次探索性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有关“水会蒸发、变化形态”的知识,从而初步…  相似文献   

3.
<正>班级的环境创设是一个隐性的学习过程,幼儿园环境创设应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者和支持者。给幼儿一个自由空间去创设环境,让教学与环境紧密结合在一起。尊重孩子,让孩子有话语权,通过不同形式的展示,开阔孩子的思考空间,对增强幼儿自信有很好的帮助。一、给孩子一个空间,孩子就会给我们一份惊喜案例:六一儿童节到了,老师给孩子们一个任务:"我们六一节邀请爸爸妈妈一起来参加活动,你们有什么计划?"孩子们马上  相似文献   

4.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过:“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当孩子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无论什么理由,一个老师让学生不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这个老师的教学就失败了。”我个人理解这些话:一个老师应该下工夫让孩子喜欢自己的课,下工夫调动学生求知的欲望和热情。因为没有人喜欢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今年我校六年级语文试卷中有一道题,让学生写出至少三个历史故事成语。这道题我班学生答得非常好,百分之八十的学生都写了十个以上。有老师问我:“你是…  相似文献   

5.
视点     
《广西教育》2012,(20):32-32
建议取消幼儿园英语教育。在幼儿园、小学这个黄金时段,孩子们应当学习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急着让他们学习外语。只有中国的孩子才这么早学习外语,国外都是到了中学以后才学。  相似文献   

6.
当幼儿开始阅读时,也就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因此,阅读,不只是兴趣,更是一种学习的基本技能,是儿童必须具备的基础学习能力。阅读,要有热情,更要有专注与静心,进入了阅读状态,就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开始。阅读,是多元的、立体的学习。在游戏和活动中进行,可以玩玩演演、画画说说、唱唱跳跳。阅读时,孩子们欣赏美丽的图画,感知新鲜的事物,了解有趣的故事,并从中丰富心灵,延伸幻想,满足好奇,刺激求知。阅读,将带给孩子精神的满足,也发展孩子欣赏、观察、判断、表达、记忆等多元的能力。让孩子热爱阅读吧!本期关注结语$浙江少儿图书馆…  相似文献   

7.
<正>在认识了小数的基础上,接着我们要引导孩子们认识分数。我们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巧妙地让孩子们轻松学习分数知识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浅显做法。一、让引入充满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作为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启发引导作用的老师,学习分数的起始课上,我们一定要给学生一个趣味盎然的引入,从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  相似文献   

8.
一、激发孩子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喜欢学习生字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娃娃”“生字宝宝”,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在平时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只有让孩子在数学学习中找到乐趣,才能让孩子们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本文基于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如何去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有激情地去学习数学,通过多媒体和生活化教学来改善教学过程,以及增强数学应用来让孩子们学以致用,体验成就感,使孩子们带着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并能够体验数学学习的实际应用,从而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好同学》2002,(3)
理由之一为了让孩子们学习些东西这当然纯粹是无稽之谈!正如在第一章里详述的,每个孩子生来就有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学习能力。入学之前,每一个孩子都已经学了大量的东西,而且是完全自愿的。您只需想想每个孩子  相似文献   

11.
杨磊 《河南教育》2007,(7):48-48
一、和孩子一起学习有趣 每当我们踏进教室听到孩子们齐声问好时。便会产生“只有教师才有这样的待遇”的想法。我们就会因此尽心尽力地把课上得精彩,让课堂变成孩子们学习知识的乐园、成长的摇篮。孩子们每回答一个问题,我们就会觉得那是孩子思维火花的燃放;孩子们的每一次愉快的合作,我们就会认为那是孩子们智慧的火花在碰撞。  相似文献   

12.
正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生硬的知识灌输,大量的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喜欢上我们,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呢?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会给学生增添无穷的学习动力。孩子让我检查数学作业,有一道类似的题期中考试刚考过,现在她还错了,还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我不由地发起火来:"你真不长脑子,期中考试不是考这个题了吗?上次错这次还错"孩子满脸的委屈,小声说:"我不是急着做其他的吗?你怎么不表扬我那些呢?光知道批评我。"我轻蔑地说:"哼哼,连做过的题你都做  相似文献   

13.
刘文东 《广东教育》2006,(7):115-115
出差四天,刚回到教室,孩子们就围了上来,唧唧喳喳地对我说个不停。这个问我去哪里了,好玩不;那个告诉我他怎么样了;还有个调皮的孩子竟然学着冯巩的腔调说想死我了。看着孩子们那高兴的劲儿,我也感到格外的开心。乱哄哄中,有个孩子凑近我耳边悄悄地说:“老师,班里有好几个同学希望你最好不再回来呢。”我心里咯噔一下:不会吧,我和孩子们关系这么融洽,怎么会有孩子希望我不再回来呢?是什么原因让这几个孩子这么“恨”我?没理由呀!  相似文献   

14.
钟卫 《广西教育》2013,(5):73-73
语文知识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又对语文学科的学习起到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学科的知识点,能让语文教学更有效、更精彩。一、巧借历史故事小学生对故事是非常感兴趣的,故事以生动、有趣、神秘的特点吸引着孩子,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和想象力。在小学  相似文献   

15.
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空地,你种什么就收获什么。文化的浸润,让求知变得无所不在,在"礼仪文化"熏陶下成长的孩子们知礼、行礼,学会了宽容,品尝了快乐,拥有一个金色的童年。轻轻风细细雨,润物无声催桃李。"礼仪文化"是一曲无声的歌谣,一首有韵脚的诗歌,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6.
在春风拂面、杨柳弯腰的季节里,每位幼儿教师可能都给孩子们讲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孩子们听了这个故事,对青蛙的生长过程会有大概了解,但听完也就过去了。怎样才能让孩子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观察、探索呢?这是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一天,筠筠带来了蝌蚪,引来许多孩子围观。筠筠高兴地介绍着蝌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又是基础中的关键。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让识字教学变得有趣,怎样才能提高孩子们的语文学习质量呢?笔者发现,激发孩子们的语文学习兴趣是改变一切语文学习弊端的最好手段。就目前的实际教学而言,语文教学的效率并不高,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没有兴趣,对语文写作比较恐惧都是事实,甚至对一些孩子来说,语文课对他们更是一种负担,所以我们要改变这种学习的怪圈,就应当从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入手。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管原因。浓厚的学习兴趣,又是求知最丰富的源泉,是学习的动力。"那么,我们该如何来促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正一张白纸在画家手里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一张随意撕碎的纸头,一丢——它就成了垃圾;有孩子捡起,几笔彩画勾勒,也许你无法想象,拥有了生命的纸屑,却成就了孩子们心中五彩的世界。想象给孩子们的思维插上了翅膀,它让孩子徜徉于真实与幻想之间,追逐智慧的火花。想象是创造力的源泉,激发着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拥有了它,孩子们必定会飞得更高更远。美术课是培养孩子们想象力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9.
在老师家长的眼里,学生最需要的是知识和技能,这当然没错,可有谁能理解孩子们学习的过程是怎样地单调和枯燥呢?机械的训练、刻板的说教让孩子极其疲劳,他们又怎么可能有感受艺术的性情、享受音乐的欲望呢?在乏味的学习过程中,艺术的美和孩子们悄悄地擦肩而过,这不能不让我们艺术教师感到遗憾和痛心。那么,如何让艺术的美留在孩子的心中,让艺术的美影响孩子幼小的心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数学、体育、科学……一堂堂不同的课构成了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我们可以将学科课程作为习作的资源,巧妙整合,让孩子在各科学习中学会写作技巧。从"教学过程分解"中进行"细节描写训练"比如一堂体育课,老师教孩子们学习立定跳远,全班同学都积极参与,兴致高昂。这样的课堂就可成为习作的内容。起跳的动作是一瞬间完成的,如何让孩子们把这个动作描写具体?可以让孩子们回顾、重现当时场景,教学生把动作分解开来,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