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坚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任何奖励都不可能代替的力量。教师是教育人怎样做人的人,那么,首先自己要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以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行、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影响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敬重老师,才能达到亲其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人格形象,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因素,贯穿于他所进行的教育的全过程.具有良好人格的教师,他的学生也是积极向上.具有偏执人格的教师,对学生的性格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由此可见,教师的人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马瑾 《陕西教育》2010,(3):20-20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怎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呢?我坚信,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人格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任何奖励都不可替代的。教师是教育人怎样做人的人,那么,首先自己要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要以高尚的人格、优良的品行、渊博的学识去教育、影响每一名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敬重老师,才能达到亲其师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教师从事的是社会上的一种专门职业,享有很高的社会声望。捷克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其有口皆碑的职业形象完全取决于教师自身强大隽永的人格力量。”巴拉诺夫曾经说过:“教师的人格,对于年轻的心灵来说,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有益于发展的阳光。教育者的人格是教育事业中的一切。”教师的人格力量对学生有如此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王素明 《教学与管理》2001,(1):36-36,44
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的能力、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人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是以自身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说教师的人格应是完美的、健康的。具体而言,教师可贵的人格素养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在国内,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在教育儿童时,教育理念趋向“单性化”,加上学校的教师性别结构失衡、“双性”教育策略的缺失,使得学生的单性化人格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消除教师长期的“刻板”期望是进行双性教育的重要前提,调整学校教师结构是进行双性教育的必要条件,教会学生正确归因是进行双性教育的重要基础,艺术的班级管理是进行双性教育的重要保障,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完美”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高红娟 《贵州教育》2009,(9):17-18,21
马卡连柯曾说过:“从”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教师的职责就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班主任工作是以班主任整个人格形象来教育和影响学生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不仅是无字之书,也是无育之教。“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是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8.
教师的形象是由教师自我教学活动塑造的。教师的形象其实就是教师人格的写照。“教学工作是以教师的整个人格决一胜负的职业。”(日本学者柴田义松语。《中国教育报》91.11.3)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丰碑,行动的榜样。教师的形象,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教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9.
教师人格形象在教师素质和教学影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教师内在精神的凝聚和外在品质的升华.本文强调了教师人格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探究了多重维度的教师人格形象,并再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代教师塑造人格形象魅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教师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是教育事业的一切。现代教师人格形象对学生独立人格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谭红良 《教师》2015,(10):117
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能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使他们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形成健全的人格。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我们可以从营造优良的班集体、爱心关怀、心理辅导、教师正面形象影响这几个方面来开展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2.
人们赞颂:“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事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作为一名班主任如何完成塑造学生美好心灵的伟大使命呢?多年的实践与研究,使我深深地懂得: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光靠一张嘴,天天唠叨是不够的,关键是在学生中树立班主任的完美人格形象,形成班主任的人格力量,以自身的人格形象和人格力量去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积极引导学生快乐、健康成长,这是我管理好班级、教育好学生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以教师的人格为基础,因而教育的力量只能从人格这个活的源泉流露出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及实践经验证明,教师的人格特征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显著变量。概括起来说,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的人格特征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又是影响其学习的重要非认知因素。而学生具有“向师性”,具有良好人格特征的教师是学生效法的楷模。其二、教师的人格特征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发展及学习成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良好的人格特征,有利于创设友好、和谐的课堂气氛,这种…  相似文献   

14.
俗话说:要想学会做事,必须先学会做人。做人,就是要做一个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人。对于初中生而言,拥有健康的人格,是以后事业成功,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谋幸福的基础。本文就如何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讨。一、教师应当注重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其思想、行为、作风以及仪表和气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人格是指教师的能力、气质、性格、道德品质等特征的总和。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其人格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实际上,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就是以自身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因此说教师的人格应是完美的、健康的。具体而言,教师可贵的人格素养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为师贵在“真”现代社会已跨入一个新世纪,经过2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成就。欣喜之余,人们又不免被社会上一些不正常的东西所困惑,如政府屡屡出击重拳打“假”,但“假”风依然十分强劲。这股…  相似文献   

16.
教师人格是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基本道德品质,它集心理人格和道德人格于一体。教师不仅用自己的学识教人,而且用自己的品格影响人:不仅通过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用自己的行为去影响学生。只有人格高尚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格的学生,教师的思想观点、治学精神、品德修养等方面,都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可以说,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7.
宋丰玲 《考试周刊》2013,(84):179-179
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其自身的形象如何,对于与他朝夕相处的学生来讲,影响很大。教师应增强形象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努力塑造自己的教师形象。对于学生幼小的心灵来说.教师的人格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教师的形象塑造还包括塑造精深的学识形象、完美的能力形象和良好的仪表形象。  相似文献   

18.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当过学生,都曾经遇到一个或几个难忘的"仰之弥高"的教师,都曾经被这些教师的人格所感染,甚至影响到自己的一生。几年前,我也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这几年的教书生涯让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对于学生的教育,就是一个关于"爱"的教育。"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我时刻用这句话提醒自己:"你对学生的爱、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折射出你的人格内涵,而你的人格则会影响你的学生的一生!"所以,我把研究的题目定为:用师爱开启心灵——对一个纪律涣散学生的个案研究。  相似文献   

19.
影响教师人格魅力的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是具有社会意义的各种特性的统一体,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的人格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健全的人格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自身威信,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影响教师人格魅力的因素是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本文以下拟就其代表性的几点作简要分析:一、工作态度教师的工作态度是教师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工作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性反应,关系到教育教学质量,关系到学校领导、同事、学生对他的看法。如果一个教师能够忠于职守、认真…  相似文献   

20.
浅谈教师人格形象的自我完善王冬云教师,每天面对的是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学生,教师的思想行为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正如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加里宁《沦共产主义教育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