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警惕掌声     
掌声是荣誉的代名词。获得的掌声越多,所赢得的肯定越多,鼓励越多,尊重也越多。当你被鲜花和掌声所包围时,你也就登上了事业的顶峰。  相似文献   

2.
指间的音乐     
当中国足球队的小伙子们带着满腔遗憾回来的时候,在机场迎接他们的不是怨言,而有一片热烈的掌声。我知道,这是鼓励的掌声。当袁隆平接过那500万元的支票时,一阵掌声在大厅回响,我明白,  相似文献   

3.
生活像一个调色盘,其中蕴涵着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挫折的痛苦……当然,我们最需要的莫过于充满鼓励的掌声了。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乡下女孩上初一时,寄宿在学校里。她很内向,也很自卑。老师注意到了她,老师听说她笛子吹得不错,便让她参加学校组织的联欢会,表演笛子独奏。女孩推却,但老师总是鼓励她,给她信心。晚会上,女孩圆满地吹完了曲子,老师在第一排为她鼓掌,随后响起了一阵掌声。因为掌声,女孩后来开朗了许多,成了学校有名的小小笛子演奏家。女孩成功了,是因为老师的掌声。这掌声对于一个需要鼓励的女孩来说是任何东西都比不…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五册《掌声》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几年以后,英子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这信中的内容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胡君在教学时,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使之成为可贵的课堂教学资源,把本课“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的人文教育目标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李堃 《小学生》2011,(3):25-26
我们教师经常可以在课堂上听到孩子们的掌声,有激动的掌声,有赞扬的掌声,也有鼓励的掌声……但是那一次的掌声却使我久久难以忘怀。因为这掌声不仅是为了送给我,更主要的是为了送给他——杜甫。  相似文献   

6.
鲜花、掌声、喝彩似乎是明星、名人的专利,但掌声同样也要献给我们的学生。学生需要鼓励,教师把掌声大方地献给学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7.
《掌声》一课写的是残疾女孩小英内心很自卑,一次偶然的机会,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改变了小英的生活态度,从此她微笑面对生活。 全文语言质朴,但在平淡的叙述后面饱含着丰富的情感。在这一课中,“掌声”代表着鼓励、尊重和“爱”的情感主题。如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小英在掌声前、后的变化?怎样通过小英的外在动作、语言来体会小英的心理变化?这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相似文献   

8.
[作文题]生活中,人人需要掌声。取得成绩和荣誉,掌声会给人以褒奖,给人以鼓励,给人以再创造的活力;面对困难和考验,掌声会给人以信心,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奋进的动力。应该说,掌声就是一种肯定,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尊重。因此,我们要学会鼓掌:为别人鼓掌,为丰富多彩的人生而鼓掌。请围绕“掌声”这个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体验和见闻,也可写你的见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掌声响起来     
不知从何时起,课堂上的掌声开始变得越来越廉价:45分钟的一节课,掌声不时地响起,不论学生对问题理解得对还是不对,只要教师一声令下:"大家给点掌声吧!"学生都会很"捧场".这样的掌声,充其量只是教师的"作秀". 掌声,应该发自肺腑. 在学生的精彩表现后--当学生妙语连珠,见解深刻而独到,语言富有感情,让人叹为观止.这是赞许的掌声. 在学生的思维受阻时--当学生苦苦思索却不得要领,一阵善意的掌声,就像一句温暖的问候,或许就能使其茅塞顿开.这是鼓励的掌声.  相似文献   

10.
《掌声》一课写的是残疾女孩小英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正是同学们的掌声从此改变了小英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  相似文献   

11.
很高兴来到这儿跟大家见面,大家把掌声送给我的时候,我把我的掌声也送给在座的所有朋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人生是需要自己鼓励的。来,掌声再来一次。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课标教材第五册《掌声》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几年以后,英子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这信中的内容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胡君在教学时,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使之成为可贵的课堂教学资源,把本课“主动地关心、鼓励…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国标版教材三年级上册<掌声>写的是这样的故事: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几年以后,英子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这信的内容正是文章的主旨所在.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胡君在教学时,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的细节,使之成为可贵的课堂教学资源,把本课"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的人文教育目标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4.
掌声应无痕     
进入新课改以来,教室里的掌声越来越多了。每次听课,总是听到教师鼓动性的话语:“说得好,掌声鼓励。”于是,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全班齐说“嗨、嗨、嗨,你真棒”。回答问题的学生在掌声中坐下来了。面对着激情的教师和面部表情、鼓掌劲头不一的学生,我生出了许多的“为什么”。掌声,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学生问题回答得好,给以掌声祝贺,学生有了成就感;学生的回答离要求有点距离,教师示意大家以掌声鼓励,回答问题的学生有了勇气。可是,对于鼓掌的学生来说呢?  相似文献   

15.
【设计理念】《掌声》是苏教版第五册教材的一篇课文,主要讲了这样的故事:小英因残疾而忧郁自卑,一次偶然的演讲使她不得不面对同学们的目光,想不到同学们给了小英鼓励的掌声;从此,小英以微笑面对生活,变得自信开朗。文章字里行间流露出真挚的情感和真切的关怀。在设计本课教学时,我紧扣文眼"掌声",抓住文中重点词句及细节描写,采用对比品读感悟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掌声应无痕     
进入新课改以来,教室里的掌声越来越多了。每次听课,总是听到教师鼓动性的话语“:说得好,掌声鼓励。”于是,伴随着有节奏的掌声,全班齐说“嗨、嗨、嗨,你真棒”。回答问题的学生在掌声中坐下来了。面对着激情的教师和面部表情、鼓掌劲头不一的学生,我生出了许多的“为什么”。掌声,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学生问题回答得好,给以掌声祝贺,学生有了成就感;学生的回答离要求有点距离,教师示意大家以掌声鼓励,回答问题的学生有了勇气。可是,对于鼓掌的学生来说呢?听一节公开课,教室里数次响起掌声。我坐在一个学生的旁边,听到他说“:又要…  相似文献   

17.
“生活需要掌声”,初看这个题目似乎有点不通。仔细阅读全文以后,才知是指生活中掌声的意义。掌声成了我们生活的必需,倒也觉得妥帖了。这篇文章写了两个故事。一个是小作者听到的:老师的掌声“拯救”了一个女孩寂寞、自卑的灵魂。女孩在老师掌声的鼓励下,开朗了许多,最后还成了学校有名的“小小笛子演奏家”。另一个是小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爸爸的掌声给她自信,鼓励她战胜困难,最后她终于学会了溜冰。其中前一个故事是一段引子,是对后文的衬托;而后一个故事则是全文的主体,也是小作者叙述的重点。小作者把自己开始学习溜冰,其间的曲折、辛…  相似文献   

18.
【背景说明】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掌声》一课讲述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教学这一课时,肯定要感悟掌声前后的英子性格,那如何感悟掌声前后的英子呢?并通过朗读表达出呢?我这样设计:  相似文献   

19.
掌声     
8月2日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掌声。掌声就像是一句句鼓励的话,是对一个人的肯定,也是对他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的赞扬。[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学中的掌声是一种渲染课堂氛围的艺术,是一种对人性的基本尊重,更是对一个生命的鼓励和肯定。掌声但是一种赞美,一种鼓励,更是情绪的调动和课堂气氛的活跃。发言者的情绪被调动,同学们的情绪也同样被调动。人的情绪处在兴奋状态,思维意识就会异常活跃,此时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述能力均会得到提高,同时,接受知识的能力得以增强。只要这掌声能给人以思之动力,言之信心,就不应该吝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