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两个小孙子都在小学读书,一个在三年级,一个在二年级。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惟独不见上二年级的孙子出来。怎么回事呢?他爸爸到学校去找,原来他正在老师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呢!经过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他的一个同学不断地偷拿他的铅笔,他回家就跟他妈妈说了此事。他妈妈顺嘴就说了一句:“再拿,你就打他!”果然,这天这个学生又偷拿他的铅笔时,他就把那个同学给打了。老师批评他,他就说:“是我妈妈叫我打他的。”老师听完这话,非常生气:“你父母哪能这样教育孩子呀?。去把你妈妈叫来,我要好好跟她谈谈。…  相似文献   

2.
“陈老师,你看,这是易阳爸爸转发来的信息,说是易阳发给他的。”上届和我带同班数学的王老师拿着手机向我走来。我一看,果真是。内容说的是他打心眼里看不起父亲,父亲从头到尾都是个失败者,又说对他不好,只知道管妹妹,等等。这孩子怎么刚上中学就这么不省心?两星期前同班上的同学打架,虽说他有理,但却把那同学打伤了,班主任通知家长前去处理。他爸爸因为在外地打工,所以打电话给我,说孩子现在大了,  相似文献   

3.
美国伟大的作家马克·吐温说过:"一句好听的赞赏,能使我不吃不喝活上三个月."这句略带夸张的话体现了赏识的魅力所在.我国的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曾说过:"教育孩子的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和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赏识孩子." 陶行知先生在一所学校当校长时,看到一位男生正在打一位小同学,便上前制止,并责令其到办公室.他简单了解情况后,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于是便从兜里掏出一块糖,递给了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接着又掏出了一块糖,递给了他:"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许你和别人打架,你做到了,说明很尊重我."这个男孩疑惑地望着他,接过了糖.这时,陶行知由塞给他一块糖:"你是看不惯他欺负女生才打他,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男孩红着脸低下了头:"校长,我错了,我不该动手打人,我再也不这样了."陶行知见机又递给他一块糖,抚摸着他的头说:"你能认识自己的错误,再奖给你一块,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那个男孩涨红了脸,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4.
小辉是从外校转进我们班里的一名学生,据说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让以前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十分头疼。父母把他送到我们班里时,对我说:"孩子就交给你了,该打就打,该骂就骂。"这对农村夫妇告别时的嘱托既带着信任和期望,也带着无奈,而小辉对父母这些  相似文献   

5.
我儿子4岁半,院子里有个男孩比我儿子小半岁,俩人经常一起玩。但是那个男孩脾气暴躁,有时玩着玩着就起急打人,我儿子比较温和,每次都让着他。那个男孩妈妈从来不说自己的孩子,有一次把我儿子的手抓破了,男孩妈妈也不说,我很生气,就对那个男孩说:“要是再打我们,就不跟你玩了。”男孩妈妈听了,直接拉着孩子就走了。但事后我儿子还想去找那个男孩玩,我该不该再让他们一起玩呢?  相似文献   

6.
读者来信     
别把"回家反省"当成摇钱树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孩子由于犯了点小错误而"回家反省"了一天。他怕孩子继续停课反省,跟不上功课,因为我认识那个班主任,就让我跟班主任通融通融,结果班主任没有给我"面子"。孩子的  相似文献   

7.
假如我是爸爸,有一个天真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会对他说……孩子,我是你的朋友.跟你一起打游戏机,输了一样刮鼻子。我要让你在笑声中长大。孩子,我不会要求你门门功课优秀。只要你尽力,不会让你为了没有得100分对着99分的试  相似文献   

8.
“哇!”一个女孩子哭了起来,我连忙问怎么回事。“我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就打了我一拳。”女孩哭着告诉我。“我爸说了,‘谁打你,你就打谁’,她碰我,我就打她。”打人的男孩振振有词。“你爸爸真是这样说的?”我又问。“就是!”回答得是那么肯定。 离园时,我问这位家长是否有这回事,他说“是的”,他认为,“应该培养孩子的自卫能力,将来孩子长大了才能立足社会”。他的想法既令我震惊,又令我深思。震惊的是,他的孩子在班上早已是无组织无纪律,总是惹事生非的了,做父亲的还这样教育他!令我深思的是,近年来,用  相似文献   

9.
爸爸,醒来     
他是位单亲父亲,带着个有"问题"的孩子来到了他打工的城市上小学。班主任一次次让他到学校来,诉说孩子的不守纪律、贪玩和不服管教。他当时就想打孩子,但所有老师都拦着他,说"这样不可以"。孩子听了,眼泪哗哗地往下流。  相似文献   

10.
一个家长在电话中谈到:我的孩子10岁了,上小学四年级,是个男孩子。有一天,孩子从学校回来说:他不小心碰了同学一下,那个同学就用砖头砸他。平常碰到这样的问题,我都亲自去找那个孩子,与那个孩子谈谈,大多数情况下是起作用的。但有时对方的家长知道了也会找我抗议,认为孩子有问题应该去找家长,不应该训斥孩子。有时我也试着让孩子自己去解决问题,孩子说“他再打我,我就打他!”实际上,孩子很多时候对问题听之任之,不会解决问题,而是逃避问题。我应该如何对待这个问题呢?这个家长提的问题很普遍。从孩子走出家庭,走进群体…  相似文献   

11.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12.
戴启江 《班主任》2014,(12):58-59
时间已隔很久,可那个孩子的微笑,那颤抖的身体,那渴求而又胆怯的眼神,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每在我疲惫不堪时,就会像一层一层的波澜从远处荡漾而来,伴随着这样一个声音:"老师,我想上课,可以吗?"因为赛课,我来到另一所学校借班上课。在与学生见面并布置预习任务后,我找班主任了解情况,没想到他竟是我高考阅卷时的同桌。交谈中,他重点说了一个学生:"你千万不要理那个坐在第一排靠窗位置的孩子,他有点精神失常。"  相似文献   

13.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14.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孩子放学归来,一进门就兴奋地说"我们班主任今天实行一项‘新政',改站着发言为坐着发言.老师说今后只要他上语文课,他点着谁发言,谁坐着发言就是了."好!好!好!我一连说了几个"好",心想这个"改良",也许在全国都是值得推广的.以后一连几天,我总是问孩子,你们班主任坐着发言的"新政"怎么样了?孩子总说:"我们老师总是一点哪个同学发言,那个同学就情不自禁地站了起来,老师也总是说,请坐下,请坐下发言."后来,我也懒得问了.近日,我又想起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来,于是问:"怎么样,你们那个坐着发言的‘新政'养成习惯了吗?"孩子说:"还养成习惯了呢,又回到原来那个样子了,同学们已经习惯了站着发言,老师也不再对站着的同学喊'请坐下发言'了."  相似文献   

15.
残缺     
他是一个盲乞丐。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大约五十来岁吧。他拄着一根盲人杖,小心翼翼地探着路向前摸索。一群半大的孩子跟在他后面,一边冲他做着各种鬼脸,一边互相嘻笑着,还不时比划着打和踢的动作。有一个孩子居然真的踢着了那个盲乞丐,正在大声笑着的孩子们不觉都打住了,一齐瞅着盲乞丐。他停了下来,转过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嘴唇  相似文献   

16.
每月一题     
《教师博览》2006,(8):28-28
预防甲:“哎,我昨天碰到一个人,同你长得一模一样,高矮也和你差不多。如果你俩站在一起,真有可能分不清谁是谁。”乙:“你等一下,我借给你的钱,你该不会说已经还给那个人了吧?”女人打不得同事问眼睛四周发青的王小二:“你怎么啦?”王小二回答说:“昨天我成功地阻止了一个粗暴的男人殴打一个女人。”同事问他到底是怎么回事。王小二解释道:“当那个男人殴打那个女人时,我朝他叫道:‘女人打不得!你打一个女人算什么本事?有本事你就和男人打打看!’”同事问:“那后来呢?”王小二回答说:“后来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安长军荐)谁无聊甲:“世界…  相似文献   

17.
安徒生的信仰和他的生活、作品是分不开的。他有一个著名的祈祷说:“上帝,请让我笔下的每一个字都在赞美你!”曾有一件他童年的逸事,那时还是穷苦人的孩子的安徒生到别人家的地拾麦穗,被一个出名的性格暴躁的管家追打,当棍子要落下来时他大叫:“你敢当着上帝的面打我吗?”结果那个管家不仅没有打他,还奖励了安徒生。我们可以猜测这件小事给安徒生的成长和人生观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马卡连柯的教育著作《教育诗》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爱偷东西的孩子,在痛心地承认错误并表示悔过自新时,马卡连柯却连连摇头说:“你呀,改不了啦,还会偷第二次、第三次。”后来那个学生果然旧病复发,马卡连柯说:“怎么样?我说得没错吧,还会有第三次,等着呢。”但是,在马卡连柯的激将下,那个学生再没有发生过第三次。爱偷东西的习惯从此便远离他而去了。读了这个案例,感觉上与我平时教育这类学生时“屡教屡犯,你是无药可救了”、“打个赌,你如果改好了,我的名字倒着写!”、“保证有什么用呀?  相似文献   

19.
正案例背景美国作家戴维·维斯格特说过:"你有义务去信任另一个人,除非你能证实那个人不值得你信任;你也有权受到另一个人的信任,除非你已被证实不值得那个人信任。""信任"对成人而言是双向的,信任与被信任是相辅相成的,然而面对幼儿我们将如何取信于他们呢?案例描述(一)晨间活动时接到了华华妈妈为孩子请假的电话,说孩子呕吐、有些脱水,要到医院输液。电话刚挂断就又打回来了,华华妈妈无奈地解释:"刘老师,孩子闹着不去医院,  相似文献   

20.
周叔无恙     
史国澳 《初中生》2012,(Z5):47-49
正邻居姓周,大家叫他周叔。周叔心眼特好,不论谁家有难处,第一个跑上前搭把手帮忙的人一定是他。记得有一次,有家孩子放学后没有及时回家,四处找不到。大人慌了,说孩子失踪了。周叔立即号召邻居帮着寻找。最后是周叔带人将孩子从网吧里寻到了。那家大人很是生气,举手就要打孩子。周叔赶紧拦着,说:"别打,越打他越不愿意回家。"小孩子被周叔护着,感到很温暖,一头扑进周叔怀里,下保证:"以后我再也不去网吧了!""嗯,不去就好,省得你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