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五四运动的性质问题,朱务善先生在《五四革命运动是否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一文(见《历史研究》1962年第四期),提出了许多自己的见解,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朱务善先生说:“五四革命运动既不同于包括辛亥革命运动在内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又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形式”。“五四运动在中国民主主义运动中发展成为一个新的阶段,它揭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序幕,为旧民主主义转变为新民主主义开辟了道路,在这个意义上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的开始,但还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尚未发展成为新民主主义阶段。”总的来说,五四运动的性质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在这里,朱务善先生的观点是自相矛盾的。他一方面  相似文献   

2.
课本第 10页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从此 ,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教学参考书》第 2 2页关于“旧民主主义革命”又是这样解释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从 1840年鸦片战争到 1919年‘五四’运动前的 79年 ,即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既然…  相似文献   

3.
朱执信(1885—1920)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杰出理论家、思想家和激进的民主战士,其活动生涯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涨、失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轫阶段。他在短暂的一生中,除了参加革命实践外,主要精力大都倾注于革命理论和思想的研究之中。其激进的革命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许多先进之处在中国旧民主主义者的行列中是颇为少见的。  相似文献   

4.
<正>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一生,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思想上经历了从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他从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鲜明的民主主义思想出发,把教育作为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武器,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为争取中国人民的自由和民主,为国家民族的教育事业奋斗了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念陶行知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里,我  相似文献   

5.
一近年来,全国许多高等院校把《中共党史》课改为《中国革命史》课,从课程内容上增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拓宽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把中国共产党的活动放到中国近现代历史中和其他党派作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多视角、多层次地了解中国革命历程、中国革命基本规律和经验教训,帮助他们加深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认识,取得了  相似文献   

6.
《中国历史》第三册《教师教学用书》第 45页 :“告诉学生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的划分如下表” :阶段起止时间和事件社会性质第一阶段1840~ 186 4(鸦片战争至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阶段186 4~ 190 1(太平天国运动至义和团运动 )第三阶段190 1~ 1919(《辛丑条约》签订至新文化运动 )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初期阶段进一步加深完全形成  笔者认为 ,此表用来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标准不统一 ;旧民主主义革命史不应划分为四个阶段。我们都知道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是“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 ,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 ,也就是中…  相似文献   

7.
刘揆一(1878—1950),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他的一生与整个民主革命相始终,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和新民主义革命阶段,特别是在辛亥革命时期,他几乎是孙中山、黄兴、宋教仁齐名的重要领袖人物。然而,对这样一位重要人物,史学界却几乎无人问津,这不能不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情。已由岳麓出版社出版、湖南师大历史研究所饶怀民教授撰著的《刘揆一与辛亥革命》,这是建国以来第一部研究刘揆一的专著,是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思想家。他跨越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两个历史阶段,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晚年,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同情者。孙中山终生为革命奋斗,百折不回,鞠躬尽瘁,在国内外享有崇高的威望。但是,对于孙中山哲学思想的性质,在学术界则分歧很大。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孙中山先生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历史上占着一个极为重要的位置: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在此较完全的意义上来说是从孙中山瓴导的辛亥革命开始的;当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时,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勇敢地制订了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三大政策,从而推动了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伟大革命民主主义者孙中山一生的奋斗道路是漫长的曲折的,其中“不知道经过几多困苦的经验,几多  相似文献   

10.
林觉民的《与妻书》壮怀激烈,感人肺腑,是以一腔沸腾的爱国热血书写而成、文情并茂的抒情散文。作者生活在清末旧民主主义革命高涨的年代,象许多同时代的激进知识分子一样,为寻求拯救中国之道路,曾东渡日本,学习文学、哲学。回国后参加广州  相似文献   

11.
经过几年的探索,以《中国革命史》替换《中共党史》而作为高校学生的一门政治理论课和历史课,受到师生的欢迎,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中国革命史》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中,有一些问题还需要深入研究,才能逐步求得解决。一、认清学科性质,树立或转变教学观念认清《中国革命史》学科的性质,是树立或尽快转变教学观念的前提。我认为《中国革命史》是近现代中国人民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为争取民主革命的胜利,为走社会主义道路而革命的历史。它包括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史、无产阶级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它的研究对象,是近现代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进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进程及其规律。因此,它是一门重要的政治理论课,又属于中国近现代史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2.
《呐喊》与《徬徨》主要反映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到1925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前这一历史时期旧中国的社会生活现实。这两部小说创作的年代,正是我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跨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这时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在辛亥革命以后已经充分暴露出它的无力,从“五四”开始,历史已经进入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期,但革命的风暴还在前面,无产阶级暂时还没有和农民结合起来,广大人民还过着落后、痛苦的生活,这是一个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深刻地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过程中必然的和崭新的历史阶段,是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整个中国革命新的历史特色的集中体现。这些历史特点和历史地位,决定了中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方向,也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形成自身优势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成功地解决了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问题,对中国革命作出了极其伟大的贡献。一、阐明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为革命转变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他指出:“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必须分为两步,其第一步是民主主义的革命,其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这是性质不同的两个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这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具体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及其主要矛盾而得出的科学结论。他在这里所指的民主主义革命,已经不是旧的、被资产阶级领导的、  相似文献   

15.
一部中国近代史,充满着血与火的斗争,是中国人民所走道路的记载。对中学生进行中国近代史教学,无疑是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教学中,我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围绕认识帝国主义的罪恶、认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局限、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是时代的要求、认识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臾选择等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层次思想教育,做了多方面积极的探索。一、教学中紧紧把握深层次思想教育的主要问题学生深层次的思想问题,主要是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的信念问题。同时,还涉及如何认识过去和现在,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为了使…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代史的教学中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一个难点。在讲述两者的区别时 ,多数学生无法理解“为什么从1919年~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仍属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于是 ,我做了如下的图示设计 :首先 ,画两条竖线 ,代表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相似文献   

17.
张友仁简论     
笔者认为,张友仁先生自1877年诞生,到1974年辞世,历经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个历史时期走过了一条历经艰险而百折不挠的人生之路。他既是一位知名学者、开明士绅、又是一位民主主义战士、真诚的爱国者,是近代中国一位得一书的先进人物。  相似文献   

18.
对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比较表的几点质疑○○○常海潮●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高级中学《中国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用书上册(必修)第252页有新旧民主主义比较表,其表如下:名称性质任务领导阶级主力结果前途指导思想旧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层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帜,是革命领导权的转移,即由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为目标,从而它的发展方向是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革命的胜利发展中,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扫清道路,但为社会主义开辟更广阔的道路,从而它的发展方向,是革命胜利后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前者属于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后者属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资产阶级领导还是无产阶级领导,既然是新旧民主  相似文献   

20.
伟大的五四运动划分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历史阶段,掀起了中国第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的高潮,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新的一页。“五四”以后中国革命的道路虽然仍然是曲折的,但从根本上说,中国人民终于找到了解放的大道。五四运动既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又是一次以宣传马列主义为主流的新文化运动。两者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李大钊同志不仅是五四爱国运动的领导者,而且是五四运动中宣传马列主义的主将。他热情传播马列主义的革命真理,为推进中国革命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