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前不久,我有幸观摩了特级教师盛新凤的《如梦令》一课,感受颇多。一、课题引入,通读全词盛老师擅长课前热身,先由"词牌名"中的"词"字,巧妙导出"词"在这儿不是词语的意思,是指古代的一种文体。盛老师接着出示李清照的《如梦令》,让孩子比较这首词与以前学的古诗有什么不一样?从而让孩子明白:词的句子有长有短,所以又叫长短句;每句字数不一定一样;词有词牌名,每一个词牌名都有固定的字数、句式和韵律。为了引领学生感知词的音韵,盛老师依学而教,据学而生。她先让学生个体试读全词,接着用一种独特的吟诵方式(时而击掌  相似文献   

2.
一、导入新课 教师引言:中国是诗的国度,在诗歌的百花园里,词可谓一朵奇葩.今天我们学习晚唐诗人温庭筠的一首词《望江南》,一起感受词的魅力. 二、资料助读 1.了解词牌名“望江南”. 2.了解作者. 3.了解花间词派. 三、初读课文 1.生齐声朗读一遍课文. (1)“脉脉”在此处为什么读“mò”? 明确:“脉脉”在这里是含情凝视、情意绵绵的意思.读“mài”时,意思为“血管”.  相似文献   

3.
一、点词读句 帅:这节课老帅带大家学习一首古诗.看黑板,诗的题目是-- 生:<牧童>. 师:上课之前,同学们有没有渎一读这首诗啊? 生:读了. 师:我知道,学这首诗,对你们来说不算困难.因为这首诗没有一个生字,要做到读正确读流利,那是非常简单的事.今天老师提一个更高的要求,要大家做到熟读--(生:熟读成诵).现在老师给你们3分钟时间练习朗读.开始! (生自由朗读)  相似文献   

4.
词牌名略谈     
我们已经读过几首词,知道词有不同的词牌,本文题目中的“卜算子”也是一种词牌名。——《卜算子——咏梅》词始于唐,盛于宋,是一种脍炙人口的文学表达形式,历来为人们所钟爱。词是韵文文体之一,又称“曲子词”,即歌词,是为配乐歌唱写的诗句。由于它是配乐歌唱的,所以每首词都有  相似文献   

5.
好的词我常常把它当现代诗来读.这并非危言耸听,我的意思是,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古代格律诗的现代版.以前如果有"现代诗"这一词,今天大概不会有"词"这名称了.词虽然仍有句型、平仄、韵律和字数的要求,但实际已相当自由,部分名家甚至在原有词的基础上发展,创造出新的词的形式和词牌名.这和现代诗的自由创造又有什么区别呢?!尤其,在一些词宗大家那里,这样的界限就愈发模糊了.  相似文献   

6.
一、课前谈话(略) 二、识字品词--逐句读通诗文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诗人臧克家的一首诗,题目是-- 生:(齐)<有的人>.  相似文献   

7.
<正>《清平乐·村居》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第一次以一篇课文的形式出现的宋词。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宋词的韵律美、画面美、色彩美、意境美呢?一、"词"与"诗"比较,体会词韵教学片断一:1.师:同学们,读着这首词,你有没有发现词与诗有什么不同?词又有什么特点?2.指名交流。  相似文献   

8.
一、阅读下面一首乐府诗,按要求回答问题。长干曲唐.崔颢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注:长干曲,乐府曲名。长干,地名,在今江苏江宁县。1.诗中讲述了一个故事,请用简略的语言陈述这个故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位少女的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有人说是借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有人说是男女对话,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下面的习题。如梦令宋·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  相似文献   

9.
戴本刚 《山东教育》2004,(35):34-34
1.词是一种配曲歌唱的“歌诗”,是一种与唐诗有着本质差异的抒情诗体。它具有这样几个鲜明的特点:每一首词都有一个表示音乐性的题名,叫词调,如《如梦令》,《破阵子》等等。词调不决定诗歌内容,但与交情有密切关系;一首词大致分为上下两片(片通遍),即音乐奏二遍,长短句的句式,从一字到十字不等,是按词调的不同而规定句数与字数的,词中的韵位一般是表示音乐停顿的地方。  相似文献   

10.
一、读悟比较,发现韵律美师:自开展诗文背诵大赛活动以来,很多同学都积累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好诗,谁能给大家背诵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诗?众生背诵《早发白帝城》、《从军行》、《竹枝词》、《饮湖上初晴后雨》……师:同学们积累得真多,背诵得趣味盎然;看来大家都很喜欢学习古诗。今天我们要新接触与古诗体裁相似的词。(板书)(投影仪出示全词)(师配古筝曲范读全词)师:大家都沉浸在词的美妙意境中了!想来读一读吗?(生自由多遍地诵读词,随后指名朗读)师:同学们读得多投入啊!读着这首词,你发现在题目、语言形式上,词与诗有什么不同吗?生1:诗只有一…  相似文献   

11.
一、点词读句 师: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学习一首古诗。看黑板,诗的题目是—— 生:《牧童》。 师:上课之前.同学们有没有渎一读这首诗啊?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1题。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1.有人认为这首诗超过一般思乡之作,你认为本诗在表达思乡之情上有哪些特点?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2—3题。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花?3.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三、阅读下面的诗,完成4—5题。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4.《全唐诗》…  相似文献   

13.
【教学片断】师:(板书课题)谁来说说,怎样读这首诗的题目?生:要注意停顿和重音。师:说得好。请你上黑板标出停顿和重音。(生标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班齐读)师:文有文眼,题有题眼,题目中最关键的一个词就是题眼。谁来说说诗题中哪个词最关键?  相似文献   

14.
课堂实录:课前与学生一起聊乡村生活,并展示了几幅乡村生活图片。师:同学们,咱们刚才聊到了乡村生活这个话题,有一首古诗是反映乡村孩子们放风筝的,还记得吗?生:是《村居》。师:正确!你起个头跟大家一起背。生:草长莺飞二月天。师:来,拍子打起来,预备齐。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师:这首诗的题目叫《村居》,作者是清代诗人高鼎。今天,咱们来学习一首词,它的题目叫《清平乐·村  相似文献   

15.
<正>板块一联系已知,理解词作题意师:都说,宋词“唯美”了中国的古典文学,她初读时的惊艳、细读时的动情,散发出恒久的魅力。今天,我们跟随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走进这首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出示课题)(生齐读课题)师:读题目时,为什么要在中间停顿一下?生:“西江月”是词牌名,“夜行黄沙道中”是这首词的题目。  相似文献   

16.
人文知识     
词·词调·词牌词,实际上是一种诗的体裁。最初,它是为配乐歌唱而写的歌词,所以又叫“曲子词”。词是诗的一种,但它又不同于普通的旧体诗。旧体诗格式就那么几种,而词就比较复杂了。诗不一定配乐,即使配乐,也是先有了诗,然后按诗配乐,诗不去迁就乐曲。而词则不然,它是按乐填词,所以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诗词作为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它的语法结构必须基本遵循民族语言的共同规律.但诗词语法又有不同于散文的特点,因为诗词的语言要更加精炼,要受到格律的限制,它不如散文那样自由,许多时候不能不在一般语法规律的制约下,依格律的需要而加以省减、变化.词跟诗,特别是近体诗,格律上有许多共同的特点,语法也大体相同.然而近体诗每句字数固定不变,不是五字句便是七字句.词则由一字句到十一字句均有,一个较复杂的句子还可以超越“格律句”的限制,所以词的语法就总体上说,更接近散文,比近体诗自由一些.但就某一个具体的词调说,由于各句的字数已经固定,仍不能不受拘束.  相似文献   

18.
[案例]师:这学期我们背诵过一首叫《临江仙》的词(校本教材选背诗词),让我们一起来背诵一下。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师:知道这首词的出处吗?生1: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唱的就是这首词。生2:我在《三国演义》这部书的前面好像看到过。师:对了,古代作家写小说常常用一首诗或词来开头,叫做开篇之词,它能暗示作品的主题,帮助人们理解作品。《临江仙》就是《三国演义》的开篇之词。今天,我们也以这首词来开始新课文《三顾茅庐》的学习。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里的一个故事。师:你预习得真好。《临江仙》…  相似文献   

19.
选入人教版新编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教读古诗28首、词7篇,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分布于各册教材中:初中一年级上下册各有诗4首与6首;初中二年级上册诗9首、词1篇,下册诗4首;初中三年级上册诗2首、词1篇,下册诗3首、词5篇。另外,每册教材最后一个单元选编优质“课外古诗词诵读”8篇,目的是让学生从教读古诗词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及方...  相似文献   

20.
初学词的中学生总喜欢问老师:词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有这样的词牌名?下面简单地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和几个词牌名称的来源。所谓词牌就是词调的名称,词调就是规定词的字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