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但在教学中落实起来,还是一个难题.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校开展了“五线三段生活化作文”实验课题,让教师和学生不再认为写作文是难题.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不少学生将写作文看作是一件"苦差事",讨厌作文,甚至对作文怀有恐惧感。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了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只有在写作教学中给予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练习写作过程中循序渐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都深有体会,学生往往最怕写作文。作文时,常常瞪着题目,咬着笔头,苦思冥想,也不知道该写什么。这是学生作文时常有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学生没有积累生活素材,也没有观察周围的事物。但是,写作文是要有材料的,如同农民种地需要土地、种子、肥料一样。针对上述情况,教师应怎样指导学生作文呢?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的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是语文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展示,是语言组织与表达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多数老师感觉学生怕写作文,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学生因区域经济文化状况、家长文化水平等诸因素都严重滞后,他们没有城市孩子见多识广,对于作文更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二是语言表达障碍。学生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要想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上有所突破,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小学写作教学的目标,做好习作入门的教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一直是困扰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学生一到作文课就犯困,教师一到作文课就提不起精神,这种耗时耗力的作文教学一直伴随着我们的语文教学.所以,优化作文教学就成了我们语文教师一直探索的问题.通过实践,我认为优化作文教学要做好以下三点. 一、丰富素材,厚积薄发 学生不想写作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没有什么可写的,一提到写作文,脑子就一片空白.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作文素材积累的指导,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才会有东西可写.  相似文献   

7.
正快乐的作文,又因作文而快乐,这是广大师生的写作追求。那么,什么是快乐作文呢?快乐作文很早就有,但一直没有明确的定义,有人说,快乐作文就是追求作文课堂的快乐气氛;有人说,快乐作文就是作文教学中教师"教"得快乐,学生"学"得快乐……我认为,"快乐作文"是一种理念,是一种"要我写"到"我要写"的理念转变。快乐作文就是让学生能够轻松快乐地学会写作文,能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能够在与他人分享作文中感动快乐。实施快乐作文教学法,就是要激发学生对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由怕写作文逐步变为乐于写作文,让学生  相似文献   

8.
陈迎 《考试周刊》2013,(68):44-45
初中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普遍感到写作文很困难.学生一听写作文就摇头,下笔写文章时咬笔头,老师讲评时皱眉头,对作文望而生畏,没有兴趣和信心.要改变作文教学这一现状,达到培养学生既会作文,又会"做人"的终极目的,我认为要在强化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优化教师的主导作用,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结合作文教学的特征,实施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9.
<正>哲人云:细节决定成败,作文教学也如此。作文既是学生语文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一个有效的标志,也是评价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运用语文工具性的能力、对语文人文性感悟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自从有语文教学以来,作文就在各种考试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甚至能够决定学生的一生命运。时下,学生害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提起笔来,不知道写什么,搜肠刮肚也没有什么话可说,没有什么词语可写等等这些,  相似文献   

10.
作文教学难,难就难在学生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难就难在没有"没有材料可写"可写。要解决学生这一大难题,老师就必须有意识地丰富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获取作文材料。  相似文献   

11.
作文教学应提倡学生多读书灵武市二中芮长生作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时下相当多的学生怕写作文,对写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这些年来,我一直在想,学生写不出、写不好作文的症结到底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结合自己的实践,就改进作文...  相似文献   

12.
在教学实践中,常常听学生抱怨:"又要写作文,我最怕写作文了,没有什么东西可写."<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作文"二字,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强调小学生要"对写话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这种局面的产生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4.
语文学科作为最基础的一门学科,在教学中担负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人格素质的任务,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学科.作文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语文的成绩.但是,一直以来,作文都是学生的死穴,很多学生甚至对写作文产生恐惧感,害怕写作文,觉得脑子里没有素材可写,不知道从何下手,要写的内容太少,达不到所要求的字数,一提到作文课就头疼,对写作文没有一点兴趣.  相似文献   

15.
侯明仁 《辅导员》2015,(9):47-4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但在教学中落实起来,还是一个难题。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在这样的情况下,我校开展了“五线三段生活化作文”实验课题,让教师和学生不再认为写作文是难题。所谓“五段三线生活化作文”中的“五段”就是五个年级段(我们是五三制教学体制);“三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着直接的关系。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  相似文献   

17.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些问题:学生们写作文的时候不知道写些什么,脑子里没有素材。部分学生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让学生写作文有所提高,让学生从根本上解决写作文的方法呢?在学生课余的时间练习作文,用什么方法练习才最有效呢?的确在语文听、说、读、写、书这五种基本的训练中,以写作的能力训练难度最大。因为写作是小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观察生活、抒发感情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对很多学生来说作文是语文的第一怕。语文成绩不好,主要是作文不好。有的同学因为不喜欢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们承认作文的最高境界不是我要写作文,而是心里有了作文要我写,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不承认另一个事实:最好的作文时间并不在作文课上.因为,什么时候要写作文是可以有教学计划安排的,但什么时候自己有作文要写,却只能由写作者本人来决定.  相似文献   

19.
刘军 《考试周刊》2012,(92):63-63
在教学中,我认识到大部分学生因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而对写作文逐渐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造成这种局面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20.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教师指导作文难,学生写作文难,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学生没有积累足够的素材,作文成了"无米之炊",没有内容。作文素材的积累至关重要,作文素材主要来自于四个方面:生活、教材、现代媒体、实践。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