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浙江教育学院汪潮教授曾对语文味有过这样的阐述:"语文"包含"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语言文化",其核心是"语言";"味"是有滋味、意味、趣味、情味、韵味等之义:"语文味"是一种具有语文学科个性色彩的、富有文化特色的整体审美感受。语文课程是以发展学生言语能力为本位的。语言不仅有"语形",而且还有"语意"。"言"源于"意",取决于"意"。只有感受了"意",才能理解"言",才使"语形"和"语意"统一起来。正如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  相似文献   

2.
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第一味是"语文味",第二味是"人情味",第三味是"书卷味"。而语文的兴味来自教师对生活的态度。它营于教师之手,发之学生之心,可变成语文课堂美丽的歌谣。  相似文献   

3.
小说是什么的问题自古就引起许多人的兴趣,本文认为小说是"虚构的事实",之所以说小说是"虚构",因为:一、虚构是小说的重要的创作手法,具有结构功能和叙述功能,二、小说的故事人物是虚构的,三、小说是心灵世界的主观投影.小说同时又是"虚构的事实",因为小说中的故事有一定的现实依据,小说的故事有其内在的逻辑和理性,人们认为小说中的故事是真实的.  相似文献   

4.
<正>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而传统的单纯接受式,封闭、枯燥的学习氛围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的核心任务是建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运行体系。而"活力课堂"从哪来?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借鉴现代管理学中的"鲶鱼效应"这一激励手段,试图用师生互动这条"鲶鱼"来搅活沉闷的"池塘",让语文课堂因"动"而变得精彩。  相似文献   

5.
"演示类叙述"这一叙述门类,即用身体、事物等作符号媒介的叙述,是人类最古老的叙述方式。它具有"展示""即兴""观者参与""非特制媒介"等特点。而人所特有的一种符号活动——巫傩仪式,本就带有表演性、即时性、叙述性等特征。进言之,它不仅是一类独具地域性、民族性风格质地的演示性符号文本,同时也体现出与演示性叙述各型(表演、竞技、游戏等)之间的衍化关系。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份为"派往明天的教师"精心配制的"营养丰富""五味俱全"的精神食粮。"五味子"是该书的灵魂。一是"教育哲学"味,力求体现教育哲学的"高屋建瓴、微言大义"之味;二是"教育文化"味,力求体现教育文化的"深深厚重、反思批判"之味;三是"教育散文"味,力求体现教育散文的"文辞隽永、情真意切"之味;四是"教育故事"味,力求体现教育故事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味;五是"教育案例"味,力求体现教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的出台,班主任这一岗位渐渐被重新认识。《规定》中说,符合选聘条件的班主任,学校方可聘用。而现状是,小学班主任一般由语文或数学教师承担,无须通过考评和筛选,造成班级管理效率较低。"鲶鱼效应"是将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鲶鱼"放入一群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沙丁鱼"中,以激活"沙丁鱼"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积极措施。在小学班主任队伍建设中,如果始终引入"鲶鱼"——富有干劲、活力的教师,无疑会激发班主任的工作热情,有利于建立一支更有活力和战斗力的班主任队伍。  相似文献   

8.
一、理解"叙事"叙事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种方法。本文的叙事即指叙事研究。其最基本的内核及操作定义,就是"叙述"、"故事",不外乎两个基本方面:选择与组织。选择故事的基本元素,包括人物、时间、情节和空间等,这需要有一种"教育学敏感";组织则包括对事件各元素的组合即事件的呈现方  相似文献   

9.
美国现代作家斯坦贝克受海洋微生物学家爱德华·里基茨的影响,形成了目的论和非目的论的哲学观.在非目的论哲学观的影响下,斯坦贝克前期的小说具有文献式现实主义的特征,即小说主要用客观、生动的画面来塑造人物形象,用富有冲突性的对话来叙述故事,它们具有电影的视像性和戏剧的对话性,因此可以称之为"电影小说"和"剧本小说".在目的论哲学观的影响下,斯坦贝克后期的小说具有文献式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意识流等多元的特征,作品达到作家所希冀的宏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从前,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们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条渔船能做到带活鱼回港。后来,人们发现这条船的鱼槽内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而已。原来鲶鱼进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便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类",也会因紧张而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延长了寿命。这就是著名的"鲶鱼效应"。运用"鲶鱼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使群体产生竞争,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由此,我联想到我们的教育工作。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应该大胆地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改变教师的育人观念、教学方法和工作作风。  相似文献   

11.
莎士比亚说过:"世界是一个舞台。"当我们把教育当作一个极富情感魅力和生命活力的舞台时,你就会发现:这个舞台上经常会发生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那最具魅力的精彩片段就是"课堂亮点"。为了能抓住"课堂亮点",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应先进合理、新颖独特、富有创意。这些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不仅能切合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正>"犯中见避",或称"犯中求避",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种写作技法。所谓"犯",就是故事类型重复;所谓"避",就是故事类型的变化。明末清初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认为:"是故行文非能避之难,实能犯之难也……将欲避之,必先犯之。夫犯之而至于必不可避,而后天下之读吾文者,于是乎而观吾之才、之笔矣。"他在《读第五才子  相似文献   

13.
林敏静 《成才之路》2014,(13):54-54
正我们经常在讲,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可这个"语文味"到底是什么,总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对"语文味"的解读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他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具体说来,‘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标注、摘抄写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而"读味",正是语文最原始、最本真的味道。我们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在朗读中领悟语言文字特有的美感,在朗读中感受作品情感激越的起伏,在朗读中唤起学生与文本真切的体悟,在朗读中让语文课散发出浓浓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14.
叙述的基本定义,就是包含有情节的符号文本。情节问题,是叙述学的核心问题,一旦考虑文化中所有的叙述,情节的构成就变得非常复杂。首先,事件、情节、故事这三个通常混用的极常用术语,应当严格区分:事件是自然状态的变化,尚未被叙述,因此缺乏因果联系。情节虽然来自事件,但事件本身的可叙述性非常不同,只有情节才赋予叙述文本中的事件必要的因果关系。而故事则是具有明确起承转合要求的"结构化的"、从而也是"伦理化的"叙述。要理解情节的复杂性,往往应当从否定的方向出发。"反情节",是叙述出来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发生过"的情节,似乎应当从叙述中删去这些"反情节",实际上它们是情节中重要的部分。而所有的叙述文本,都以巨大数量的"未叙述"事件为背景,这是理解任何叙述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从"未叙述"中可以看到,任何叙述文本,都靠整套复杂的社会文化价值作为选择情节的准则,才得以成立。  相似文献   

15.
正阅读教学要有"语文味"早已成为共识。近年来,还有个说法颇得人心:什么样的课文应教出什么样的味道。众所周知,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是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基础,"还不同课文以不同味道"当由此开始。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课文为数不少,教学时要确保其"语文味",也要还其"童话味",这就要求教师在解读课文时必须有"三只眼"。一、以辨体之"眼",鉴赏童话作品  相似文献   

16.
雪猫 《江西教育》2016,(Z1):90-91
看到一篇文章,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古埃及有一个关于狮身人面兽斯科芬斯的传说,据说她曾经给过往的路人出谜语:"什么东西早上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到了晚上用三条腿走路?"答案已经家喻户晓,都知道是"人",但就其内涵来讲,又有多少人心知而肚违?别的暂且不说,就从走路而言,人人皆知两条腿走路要比四条腿和三条腿快得多。最浅显的例  相似文献   

17.
《山中访友》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众朋友",与"朋友们"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童话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文在叙述方式上也独具匠心.……  相似文献   

18.
远方     
<正>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战火纷飞的年代。村子很小,只有一所学堂,当笨重的大钟发出低沉的声音时,学堂便下课了。大家都急不可耐地从衣兜里翻出一小叠一小叠的纸片来,开始"斗牌",看看谁的人物更厉害。光铭是这群人里最"富有"的,因为他从废弃的烟盒里捡到了关羽的人物卡,一时间"名声大噪",而关羽又恰恰是光铭打小就崇拜的英雄,画纸上关羽骑着他  相似文献   

19.
如果拿<色戒>电影和小说一比较,就发现李安的故事叙述得太过用力而显得密集,过于紧凑:而张爱玲的小说叙述和情感皆疏淡得不动声色,最动情处也是一笔带过.这是因为张爱玲深谙中国小说个中三昧的个人风格和李安西方式的电影语言考虑,以及文字表达和电影媒介之间的差异,让<色戒>出现了李安的"密"与张爱玲的"疏"两个版本.  相似文献   

20.
<正>《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学期曾刊登了一篇题为《怎样让语文课有‘语文味’》的文章。文中的"观察者语"部分中提出让语文课更有"语文味"的四种方法:一、滤出"纯"味——教学内容更单纯些;二、品出"本"味——语言品味更"充分"些;三、探求"真"味——探求过程更"深入"些;四、突出"个"味——教师个性更彰显一些。于是有读者就提出质疑,认为以上四点中只有第二点具有"语文味",其他三点放之其他学科而皆准,何来"语文味"?不仅闻不到语文味,还有一种馊味扑鼻而来的感觉。一方认为,我这样做可以使语文课更有"语文味";而另一方认为这样做不能使语文课有"语文味",却只能使语文课充满馊味。你看,两者的观点差异有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