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寻找黑洞既然黑洞不发出任何辐射,不抛出任何物质,用一般方法直接观测黑洞当然是不可能的。此外,尽管其引力场对邻近区域十分强大,但在星际距离上,其引力并不比普通恒星更强,所以通过引力观察它们也不现实。  相似文献   

2.
黑洞,是天体物理学中的概念。在宇宙中,一些大质量的物体在发生坍塌之后,会形成一个致密的点,由于它的质量非常大,所以产生的引力也非常大,大到光线进去之后也无法逃出来,于是就形成了一个黑洞。而且不断被吞噬进去的物质和能量又反过来成为黑洞的一部分,使得黑洞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天体物理学研究黑洞得出的结论是,黑洞有超强大的吞噬能力,另外一方面黑洞还具有复制和自我强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你知道黑洞吗天文学家通过长期观测发现,在宇宙中有一些引力非常大却又看不到任何天体的区域,这种奇异天文现象的主要特征是:1.这个区域有很强的磁场和引力,不断吞噬大量的星际物质.一些物质在它周围运行,轨迹会发生变化,形成圆形的气体尘埃环;2.它有很大的能量,可以发出极强的各类射电辐射;3.由于它极大的引力作用,光线在它附近也会发生弯曲变化。的确,通过观测到的大量间接征兆可以证实它的存在,却无论如何没能直接看到它,于是一些天文学家认为它是一种恒星塌缩后质量、密度很大的暗天体,1969年美国物理学家惠勒给它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既然黑洞不发出任何辐射,不抛出任何物质,用一般办法商接观测黑洞当然是不可能的此外,尽管其引力场对邻近区域十分强大.但在星际距离上,其引力并不比普通恒星更强.所以通过引力观察它  相似文献   

5.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个恒星黑洞位于梅西耶33星系。同时被发现的还有伴随它的一颗恒星,质量是太阳的70倍。这颗恒星在一个轨道上运动。黑洞是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之一,是引力极强的区域,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都无法摆脱它的引力。  相似文献   

6.
黑洞一直被认为是星体命运的终点。当星体耗完最后一丝能量的时候,要么被撕裂,然后被别的星球“吞食”;要么浓缩成一个可怕的黑点,“吞食”经过它的一切物质和能量。黑洞是一种体积极小、质量极大的天体,具有强大的引力。黑洞是看不见的,因为它的引力大得不让光发射出去,还可以让经过的光消失在它的黑洞里。从前,科学家只能通过测量黑点周围的环境来确认黑洞,直接测量黑洞认为是不可能的。然而,最近科学家却测到了黑洞的声音。黑洞是个天生的低音“歌手”,声音低得让人无法用耳朵去欣赏,只能用专用的仪器才能“听到”。日前,英国剑桥天文学…  相似文献   

7.
小辞典     
反粒子:每个类型的物质粒子都有与其相对应的反粒子。当一个粒子和它的反粒子碰撞时,它们就湮灭,只留下能量。黑洞:时空的一个区域,因为那里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任何东西,甚至光都不能从该处逃逸出来。卡西米尔效应:在真空中两片平行的平坦金属板之间的吸引压力。这种压力是由平板之间的空间中的虚粒子的数目比正常数目减小引起的。歌德拉塞卡极限:一个稳定的冷星的可能的最大质量的临界值。比这质量更大的恒星,则会坍缩成一个黑洞。暗物质:存在于星系、星系团中以及也许在星系团之间的,不能被直接观测到的,但是能用它的引力效应检测到…  相似文献   

8.
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该理论预言了黑洞的存在,并开启了人类对黑洞的不断探索.就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里,科学家公布了首张黑洞照片,发现了目前为止具有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和最小质量的黑洞.我们知道,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大的天体,会吞噬其周围的任何物质,甚至连速度最快的光子都无法逃离.那么黑洞是如何形成的呢?黑洞完全不发射和反射光,我们又该如何观测它呢?黑洞距离地球如此之远,其质量又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下面我们来谈谈这种神秘天体.  相似文献   

9.
所谓黑洞,是时空中的一个区域,这个区域内的引力非常强大,以至于任何东西、甚至光都不能从中逃逸出来。长期以来,科学家们认为黑洞会吞噬一切,并据此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黑洞理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物理学中,黑洞是最错综复杂的物体之一。它们为类星体和其他活动星系核提供能量,也有助于透彻地理解量子引力。我们回顾一下黑洞的观测上的证据并简单地讨论它们的一些特性,也阐述了一些近年来涉及宇宙监督和黑洞熵统计起源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物理学中,黑洞是最错综复杂的物体之一。它们为类星体和其他活动星系核提供能量,也有助于透彻地理解量子引力。我们回顾一下黑洞的观测上的证据并简单地讨论它们的一些特性.也阐述了一些近年来涉及宇宙监督和黑洞熵统计起源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在现代物理学中,黑洞是最错综复杂的物体之一.它们为美星体和其他活动星系核提供能量,也有助于透彻地理解量子引力.我们回顾一下黑洞的观测上的证据并简单地讨论它们的一些特性,也阐述了一些近年来涉及宇宙监督和黑洞熵统计起源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7现实的宇宙中存在着一种“吃不饱”的怪物,任何东西落到它的口中,就像落入无底深渊,便无影无踪。这种“吃不饱”的怪物,就是神秘天体——黑洞。天文学家探测表明,当恒星进入晚年发生引力坍缩时,质量比太阳大2倍以上的恒星就会形成黑洞。黑洞之所以神秘,一方面它确实非常黑,几乎没有任何光线从里面传出来,在外面看它时是绝对的黑;另一方面它又像一个深不可测的洞,周围的天体很容易落到里面,而里面的东西却不容易逃出来。这些神秘的特征是黑洞密度造成的。黑洞物质每立方厘米可达到1000亿吨!由于它的引力太强,当其他天体靠近它时,黑洞的引力…  相似文献   

14.
有兴趣去一趟吗黑洞无疑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地方。它们的质量非常大, 以至于扭曲了空间与时间; 它们的引力非常强, 以至于连光都无法从它们的边界逃脱; 它们的密度非常高, 以至于它们的中心被称为 "无穷远点"。因此, 许多人都想去黑洞看看, 体会一下身处黑洞的感觉。一位天体物理学家介绍说, 如果靠近一个与地球差不多大的黑洞, 那么引力会急剧地增加。如果你像跳水那样一头扎入黑洞, 那么头顶感受到的引力要比脚尖大许多许多; 这样一来, 人就会像牙  相似文献   

15.
天文学家发现一种奇异的天文现象,宇宙中有一些磁场引力非常大却又看不到任何天体的区域,它不断发出极强的射线辐射,光线在它附近会发生弯曲现象,大量间接征兆显示这些区域确实存在一种物质结构,却又无法看到它,于是一些学者想象地描述这是一种恒星坍缩后的质量密度极大的暗天体,并为它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黑洞”。 当今世界各国已拥有各种先进的大口径、高灵敏度光学望远镜,从银河外星系,到宇宙尘埃一览无余,而惟独对“黑洞”却无能为力。它既然是一种质量密度极大的“天体”,为何始终不见庐山真面目呢?原因很简单:“黑洞”…  相似文献   

16.
黑洞黑洞是一种密度极大的天体,其表面的引力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包括光在内的所有物质都逃脱不了其引力的作用.当黑洞表面的物体速度达到光速c时,才能恰好围绕其表面做匀速圆周运动.德国科学家用口径为3.5m的天文望远镜,对猎户座  相似文献   

17.
人造黑洞     
<正>阳光明媚的一天,小月路过小时候经常玩耍的河岸公园。她惊讶地发现,原来清澈的河水变成了黑色,狭窄的河道上漂满了垃圾,小鱼小虾都不见了踪影。小月有些悲伤又有些震惊,她一边走一边想:唉,原来那条波光粼粼、水底清澈的小河,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漂浮的垃圾、狭窄的河道都是怎么造成的?是我们不爱惜自然环境、制造垃圾太多吗?第二天自然课,老师给同学们讲黑洞的知识。他说:“黑洞是引力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天体。黑洞旋转会带动周围物质旋转,与周围静止的物质形成一条分界线,物质越过界限后并不会立即被黑洞吞食,而是会围绕黑洞高速旋转并产生巨大的旋转能。”  相似文献   

18.
黑洞内部过程和宇宙大循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洞内部的物质在强大引力作用下被压缩为斥力能态,能量被在势阱中的势垒的亚稳态之中;黑洞因辐射而减小质量、势阱变浅时,由于亚稳态的约束势垒相对高度不会马上随之降低,从而使黑洞辐射加强并可能导致冲破势阱的爆发。黑洞内部过程将流到低处的宇宙之河重新提升到高处,推动着宇宙大循环却是无可置疑的。这一宇宙大循环的时空降2维模型可展示为一个两极间有隧道连通的球面。  相似文献   

19.
莫容山 《初中生》2013,(22):54-55
黑洞是人类眼中谜一样的天体,从来没有人亲眼见过它——这是因为黑洞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连光都不能逃脱。所以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黑洞。黑洞的前世是什么物质?它是由恒星变成的。说它"黑",是指它像宇宙中的无底洞,任何物质一旦掉进去,似乎就再也不能逃脱。  相似文献   

20.
你一定听说过黑洞吧!1939年,美国物理学家奥本海默和斯奈德设想,如果恒星的质量保持不变并不断地收缩下去,那么,恒里的密度就会越来越大,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少而迅速增大,直至大到任何物质都不能从中跑出去,甚至光都被牢牢吸住.光都出不来了,人们看到的只能是一片“漆黑”,这就是黑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