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85年,年仅17岁的鲍王斯·贝克尔首次夺得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的冠军。从此,他开始了冲向世界网坛最高峰的努力。今天,贝克尔占据着世界职业网球排名表中的第2位。贝克尔身上的魅力吸引着广大的观众,特别是他那孩子般的天真和直爽。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不一。但我们认为,所有的评价都应该把他的个性放在首要位置来考虑。下面我们向各位读者介绍贝克尔和美国《网球》杂志记者阿尔诺·鲁伊克的一段谈话。从谈话中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鲍里斯·贝克尔。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五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上,年仅十七岁的联邦德国新秀鲍里斯·贝克尔力挫群雄,一举夺得男子单打冠军。他的胜利在世界各地引起强烈的反响,因为贝克尔是温布尔登网球赛九十九年历史上最年轻的男子单打选手。贝克尔身高一米八七,出生在联邦德国莱门的小镇。贝克尔五岁时就在俱乐部练球,到十五岁时已多次参加世界生比赛,三次获得少年单打冠军。八五年他又获得在伦敦举行的女王俱乐部网球赛冠军,使他在世界的名次跃居第二十位。  相似文献   

3.
19岁的联邦德国网球新秀波里斯·贝克尔在欧美已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在人们的心中已成了力量和意志的象征.他连续二次获得了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的冠军.在美国芝加哥他热烈欢呼庆祝了首次击败世界网球名将伊万·伦德尔的胜利;在悉尼他又获得了澳大利亚国际室内网球比赛的冠军;继而又在世界青年网球锦标赛中连续夺魁.网球比赛的频频夺标总共给他带来了一百多万美元的收入,此外他每年还可获得五百万马克的广告收入.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网球场上,有一位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的小将,几年来他纵横网坛,功名赫赫。这就是捷克斯洛伐克著名网球运动员伊万·伦德尔。初出茅庐威震网坛 1978年伦德尔出征英国温布尔登。保养了一年的绿茵球场,吸引着前来参战的少年精英和数以万计的观众。名不经传的伦德尔一路拚杀,锐不可挡,出人意料地夺得少年单打冠军,成为一颗引人注目的  相似文献   

5.
《新体育》1994,(7)
世界网坛名将鲍里斯·贝克尔和美国黑人混血姑娘芭芭拉·费尔图斯相爱,曾得罪了不少德国人,连最崇拜他的球迷也叫他“叛徒”.面对种族主义和世俗偏见的强大压力,贝克尔硬是不低头,与芭芭拉结了婚并于今年1月18日有了儿子,组成了一个温暖幸福的  相似文献   

6.
①南斯拉夫选手奠尼卡·塞莱斯,11月24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弗吉尼亚国际女子网球赛上战胜美国老将纳芙拉蒂洛娃,夺得冠军。②美国网坛新秀皮特·桑普拉斯,在11月17日结束的ATP网球世界锦标赛决赛上战胜科里尔,赢得这次锦标赛的冠军。这是自去年获美国公开赛冠军和大满贯杯赛冠军后,桑普拉斯取得的第三个大赛奖杯。本次比赛是在法兰克福举行的。  相似文献   

7.
他以传统的发球上网打法统治网坛,但他不是麦肯罗、贝克尔、桑普拉斯。 他拥有充沛的体力和永不放弃的斗志,但他不是伦德尔、库里埃、张德培。 虽然这个温和的人乐于隐藏在众人的身后,但作为一代球王,他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温布尔顿网球锦标赛爆出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冷门,谁也没有预料到,澳大利亚选手帕特·卡什摘取了男子单打桂冠。 22岁的帕特·卡什虽说也算得上世界网球赛坛的一员名将,但是与博里斯·贝克尔、伊凡·伦德尔,约翰·麦肯罗、吉米·康纳斯、马茨·威兰德这样一些超级明星相比,他只能算是一位二流的选手。那么,帕特·卡什何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呢? 据最近披露、还要归功于杰夫·庞德这位著名的运动心理学家。他往短短的7个月时间里把帕特·卡什由一个脾气爆躁的毛头小子变成了领人垂涎的温布尔顿锦标赛冠军。庞德的那个叫做《方法与结果》的理论在帕特·卡什身上得到了最有力的验证,为澳大利亚造就了16年来的第一个温布尔顿锦标赛冠军。他的那个理论的最根本一条是在比赛中排除全部  相似文献   

9.
年仅17岁的联邦德国选手贝克尔夺得1985年温布尔顿赛冠军,成为去年世界网球界头号新闻.它新在三个方面:第一位以非种子球员摘取世界网坛最大赛事的桂冠;108年温布尔顿赛史中最年轻的冠军;是这片网球圣地夺魁的第一位德国人. 贝克尔出生在巴登州的莱孟,由于受父亲的影响(一位业余网球运动员),他三岁就拿起球拍.九岁时,如果有的选手因故不能参赛,他就取而代之,做为俱乐部的代表去参赛.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有着强烈的愿望:击败那些比他强的对手.莱孟是个只有一万多人口的小镇,贝克尔在这里接受的是进攻型的打法和多变的网上攻击,还有象足球守门员那样的鱼跃动作,这种击球动作后来成了他的绝着. 他身高1.91米,体重83公斤,打球风格独特.在遥遥领先之时却拿不下关键的一分;有时脚受了  相似文献   

10.
1985年7月7日的第九十九届温布尔登网球赛决赛中,交战的双方,一个是第八号种子选手,美国的柯伦,另一个是名不见经传的非种子选手,十七岁的西德人鲍里斯·贝克尔。二人的杀手锏都是发球凶狠刁钻,曾一路扫平包括第一号种子麦肯罗和第三号种子康纳斯在内的各路名将,同时跻入决赛圈。此时,双方针锋相对,以狠克狠,以刁制刁,大战三小时又十八分钟,初出茅芦的贝克尔终于以6:3、6:7、7:6和6:4的比分击败柯伦。  相似文献   

11.
去年夏季正式告别网坛的德国天王巨星贝克尔已宣 布辞去在德国戴维斯杯代表队里所担任的经理人一职。他 在未来仍将出任德国网坛的技术顾问。 贝克尔的辞职,为当今德国网坛的头号选手──基弗 重返国家队敞开了大门。基弗在1999赛季的年终世界排名为 第6位是在国内声誉日隆的年轻选手。他因与三届温布尔 顿冠军贝克尔意见相左而退出了去年的戴杯比赛。原戴杯代 表队队长卡尔·斯泰德兼任贝克尔原先的经理人职务,他将 于2月份独自率领德国队远赴荷兰进行戴杯世界组的首轮 比赛。 主动要求辞职的贝克尔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在经历 …  相似文献   

12.
在世界网球发展史上,约翰·麦肯罗可谓"臭名昭彰".谁也没有象他这样受到舆论界的一致强烈抨击.他似乎是个缺乏教养的坏孩子,在众日睽睽之下,在电视摄像机的镜头前,动辄便对裁判暴跳如雷.而且,似乎这个毛病今生今世已无法改掉,就在今年六月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上,他又一次辱骂裁判.结果,自然还是被取消比赛资格并课以罚款.然而,谁也不能否认,麦肯罗是一位出色的网球手,是一位天才的运动员,而且是继博格之后世界网坛上的又一代球王.家庭约翰·麦肯罗,美国藉,血统属爱尔兰,而他的出生地点却在西德.1959年2月16日,约翰·麦肯罗降生在西德维斯巴登市.约翰是这个家庭中的长子.不久之后,在军队中服役的父亲退役了,把家安在纽约附近.老麦肯罗不失时机地进入大学攻读法律,终于拿到大学文凭,成为华尔街的一名律师.  相似文献   

13.
彼利·罗杰斯原是美国小城梅尔罗乌扎一名普通职员,可如今他已跻身于美国体坛名将之列,成为妇孺皆知的马拉松长跑冠军,在近年来全美举行的几次马拉松长跑大赛中,他都身手不凡,勇摘桂冠。一次当记者采访彼利·罗杰斯,询问他是如何夺得马拉松长跑大赛冠军的,没想到罗杰斯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世界冠军     
《新体育》2002,(3)
1月27日 2002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在墨尔本结束,瑞典选手托·卡尔松以3比1战胜俄罗斯选手马·萨芬,夺得男单冠军;美国选手珍·卡普里亚蒂在决赛中,以2比1战胜瑞士的辛吉斯夺得女单冠军;男子双打冠军是马·诺尔斯(巴哈马)/丹·内斯  相似文献   

15.
如果著名的联邦德国网球选手鲍里斯·贝克尔总是穿着同一件运动短上衣出现在温布尔顿网球赛场上,那他忠实的崇拜者们也不会感到惊异。对这件衣服的依恋源于一条迷信,贝克尔认为,正是这件上衣为他带来了比赛的桂冠。  相似文献   

16.
毫无疑问,贝克尔与格拉芙同属德国网球的代表人物。当年,16岁零2个月的贝克尔打入1984年澳大利亚公开赛八强。不少人都被他的胆识与技巧所吸引,德国人更视他为“小国宝”。贝克尔也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约一年半后,他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温布尔顿男单冠军,当时他只有17岁零7个月。贝克尔的黄金时段是在1985年至1992年之间,七年间他夺得了3次温布尔顿公开赛(1985年、1986年、1989年)、1次美国公开赛(1990年)及1次澳大利亚公开赛(1991年)冠军。在1991年夺得澳大利亚公开赛后,贝克尔攀上了世界第一的宝座,成为网球职业排名建立以…  相似文献   

17.
1985年当他只有17岁时就获得了温布尔登的冠军,在89年11月他不满22岁时,鲍里斯·贝克尔已经摘得四项大满贯的冠军,三个令人垂涎的温布尔登冠军和一次美国公开赛冠军,伴随1991年澳洲公开赛冠军成为囊中之物,贝克尔终于取得世界排名第一的头衔,并整整保持了13周。然而,他虽然参  相似文献   

18.
王旭 《网球》2012,(11):10-10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这样评价前总统克林顿:"他是第一个遇见我却不怕我的男人。"曾几何时,在网球世界中,美国大兵同样是独领风骚的一极。他们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阳刚的一群,凭借船坚炮利征服世界,左右世界的格局,并成为世界网坛的霸主。翻看历史上夺得大满贯冠军名单,桑普拉斯、康纳斯、麦肯罗、阿加西……每位巨星都代表着美网网球辉煌的荣耀历史,特别是前球王桑普拉斯,他的14个大满贯冠军和286周排名世界第一纪录,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费德勒苦苦追赶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肯·罗斯威尔风云网坛近30年,蒸汽机时代的最后岁月目睹了他18岁赢得澳网和法网男单冠军。直到他43岁时夺得个人最后一次单打赛事的冠军。  相似文献   

20.
联邦德国手球队曾多次荣登欧洲冠军杯赛、欧洲胜利者杯赛、超级杯赛和国际手球联盟杯赛的冠军宝座.而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起,该国更称雄世界手球界,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其长盛不衰之迷何在?古莫兹巴赫手球队曾七次夺得联邦德国冠军、四度荣获该国杯赛冠军,且屡次代表本国在各种国际手球大赛中夺魁.是尤根·哈兹带领该队走过了从无名之辈到垄断国内手球界的不平凡的道路.他的一些做法能否给出答案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