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考试周刊》2019,(62):136-137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在《活的教育》和《仍在不辍研究中的活的教育》两篇文章里提出"活的教育"思想。我在参观陶行知纪念馆和研读陶行知系列文章后,从"活的材料""活的方法""活的精神"三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历史教学上的探索,以此践行"活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上语文课难,上好新语文课更难!”这是课改后语文教师的普遍感受。语文教学没有现成的公式可循,它既要融教师的思维、口才、知识、规律等于一体,又要兼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接受水平以及语文理解的多元化。要上好新语文课,就必须适应课改要求,懂得语文教育的特点和技巧,以素质教育为指针,以学生为主体,学会因材施教,灵活地处理教学问题。具体做法是:把教材处理得“活”,上课时教得“活”,让学生学得“活”。这就是语文教育的“三活”技巧。本人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总结出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方法,适应了课改的需要。同时也体味到,“三活”技巧的透切理解和运用是语文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张凝翔 《小学生》2010,(2):40-40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把语文这一门课同大干世界的方方面面联系起来,把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引入语文课堂,近而再把学生拉到大干世界中去学习、理解并且真正地运用语文,从而真正做到让学生“读”进书去,“学”出书来。而这样的理念就要求教师要有全新的视野,创造性地使用课文这个例子,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在“活”上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相似文献   

4.
这个教死教活,不是骇人听闻的话题,而是传授知识的作法. 有的知识必须教死.敲是敲,打是打,不能混为一谈;弯是弯,曲是曲,不能模棱两可.风和日丽,时为二月;风急天高,序属三秋.话麻桑是谈农事,说沧桑是话  相似文献   

5.
一、"活"教,需引入源头活水《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如果教师对作者的介绍只停留在这一层面,那么学生定会觉得索然无味。像这样一位有着丰富传奇故事的非凡文豪,教师只有借助一个个传奇故事,将源头活水引入课堂,才能让他在学生们的心中"活"起来。比如他在当地方官时,抗洪水、治西湖,他的勇敢和智慧虽已过千年仍为人称赞。再如"乌台诗案"、东坡肉的传说等。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中的"活教",就是要把教师、学生、教材融为一体。"教活"是教学的目标。"活教"则是达到目标的手段。只要教师活教、教活,学生活学、活用,语文课堂才能高效化、优质化。  相似文献   

7.
“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如果把一种教学方法比作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就叫‘活’。”(吕叔湘语)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如何构建一个活生生的语文课堂呢?  相似文献   

8.
9.
把语文课教“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爱语文学语文,对语文着迷,让语文课成为学生的一种期盼和向往。这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全力追求的一种境界。  相似文献   

10.
解题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美国著名数学教育家乔治波利亚说:“一个专心认真备课的教师能够得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因此,如何将例题教“活”,使问题简易浅出,进而利用典例展示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动态过程来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并能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是每一个中学数学教师必须面对且极需解决的难题。笔者将就此作些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 理清探寻知识网络是例题教“活”的基…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大师吕淑湘先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把课教‘活’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原来沉闷的、呆板的课堂教学,采用启发式、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充满生气的课堂中,让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2.
有的语文课后作业题,可从课本上找到现成的答案,姑谓之「死」题.但若精心设计,指导得法,同样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小语十册《南湖》课后一、三题,要求学生对照课文说说南湖、游船是什么样子的.这两题可抄课文中有关段落作答.如果另辟蹊径,则效果大不一样.做题之前,我布置学生观察附近的小湖、垂  相似文献   

13.
14.
赖宁 《成才之路》2009,(33):51-51
今天我家吃饭的时候。三岁半的女儿不吃冬瓜,我非常生气地说:“不吃。我打你。”老公在一边低声地说:“简单、粗暴、不注意方法。”然后他坐到孩子跟前说:“你看电视里的动物们都在吃瓜果,我们也来试一试冬瓜的味道.看看能不能也长一口又白又强壮的牙齿。”小家伙一听,马上高兴地大口吃起来。  相似文献   

15.
【教例】人教版小语第九册《白杨》师:(在学生读完第16自然段后)这一自然段中有个生字,就是新疆的“疆”字,看老师板书。(老师在黑板上写“新疆”两字时,故意少了“土”。学生沉默了片刻后,有两人举了手。)生:老师,你写错了。“疆”字少了“土”。师:(故作惊讶状,看看黑板)呀,真的!(写上土”)这个“土”字还真不能丢,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生:这个“土”字在“弓”的里面,我想是不是古人拿弓箭来保卫它呀?生:老师,我知道了。因为新疆是祖国的边疆,这块土地还真不能丢,否则,就是有罪的。(学生都笑了。)生:我们不…  相似文献   

16.
按常理说,语文课应该是生动丰富的,可当前在学生中厌学语文是通病,这其中有教材的原因,但教不得法,程式化也是重要的因素。一日三餐,千篇一律,即使是山珍海味也不能不叫人味同嚼蜡啊。为了转变这种局面,我觉得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死知识也要活教法中学生对古文学习可能是厌中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结合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的“活学校”的教育思想,对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的系统阐述,在当今教育中仍有其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特别是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和管理思维都赋予了新的内涵,对一系列的教育热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视角。学校在运用“活学校”的理念,办好“活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新路子,创新新方法,提炼新亮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民占世界五分之一,有几千年悠久的历史,数千万方里的土地,现在受人侵略,无法抵抗,人家的飞机大炮,如人无人之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华北紧急,全国动摇了。你们是有血气有思想的青年,试想一想,中国为什么到如此田地?我以为根本的原因是“误教”与“无教”。何谓“误教”与“无教”呢?中国现在受教育的人很少,而所受的教育,又多是不切实用的。所以有“教育误人”、“教育杀人”的这种说法,这就是“误教”的意思。四万万人口中有百分之八十没有受过教育,这就叫做“无教”。  相似文献   

19.
把教材用“活”。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不能把教材当成僵化的教条 ,照本宣科 ,而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作大胆的取舍 ,设计出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处理教材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 ,以思维训练为主线 ,以开发学生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为核心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发现。把知识教“活”。不同课程的知识体系互不相同 ,但它们之间又往往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着相互支撑、相互渗透的关系。要达到把知识教“活”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时 ,有必要加强学科知识间的沟通 ,以帮助学生从跨…  相似文献   

20.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小学数学应当在学生认识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学习数与形的最基础的知识,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形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但是,客观上,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