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9,(24):5-5
经过几年发展,中国手机报经过了导入期,进入了高速成长期。曾处于“试水”状态的手机报已形成强大影响力。已有100多家新闻机构开办了手机报,全国手机报总数突破1500种。今年第三季度,我国手机阅读市场活跃用户数已达149亿。  相似文献   

2.
田风群 《传媒》2009,(2):57-58
手机报作为手机出版的一种新形式,发展速度迅猛。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手机报面世,在短短4年多的时间内,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300余种。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3G时代的到来,同时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蔓延,国内外报业成本压力逐渐加大,这让报业不得不考虑降低成本来应对当前形势。面对这一局势,数字报业,尤其是手机报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谁能在这一市场中拔得头筹,谁就能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主控权。  相似文献   

3.
从2005年底起步,全国手机报的发展历史已有5年多,它在中国移动用户中的渗透率一度达~U60%以上,几乎每个报业集团都发展了自己的手机报,迄今,手机报已经是一种大众耳熟能详的媒介,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手机媒体的兴起,手机报也应运而生。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够快速传播,以及它本身所具有的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表现方式,手机报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宜春手机报》于2010年3月4日正式开通运行,打破了宜春传媒"两报一网一电一台"的格局,为宜春传媒增添了新生力量。四年多来,如何让手机报的内容更  相似文献   

5.
2008年,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已有300余种,而且这一数字仍在增加.随着3G时代的到来,手机报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3G牌照发放后,手机媒体的发展再一次成为传媒行业关注的焦点,也预示着媒介竞争已经从传统媒介之间的竞争转向多媒体竞争,尤其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报业之争也从纸质走向电子介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2月18日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手机报的方式,超过67.5%的用户认为手机报使用比较方便,手机报的业务普及率已达39.6%。对于手机报的重要性判断中,有近67.6%的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的补充,而对于19.4%的用户而言,手机报已经与传统报纸同样重要。可以看出,手机报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显现出未来巨大的价值潜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手机报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7.
手机报被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是将纸质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用户通过手机阅读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自2004年第一份手机报问世以来,5年间发展速度迅猛,目前全国已有30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手机报已达300余种。  相似文献   

8.
<正>3G牌照发放后,手机媒体的发展再一次成为传媒行业关注的焦点,也预示着媒介竞争已经从传统媒介之间的竞争转向多媒体竞争,尤其是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报业之争也从纸质走向电子介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2月18日发布的《中国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手机报的方式,超过67.5%的用户认为手机报使用比较方便,手机报的业务普及率已达39.6%。对于手机报的重要性判断中,有近67.6%的用户认为手机报是传统报纸的补充,而对于19.4%的用户而言,手机报已经与传统报纸同样重要。可以看出,手机报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显现出未来巨大的价值潜力,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手机报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手机报的产生得益于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体现了受众对新闻信息多层次、多途径、自主性的需求。本文分析了手机报的传播特点,并探讨了这一媒介在新的手机通讯环境下的发展路径问题。手机报是以手机为传播载体,由移动通讯商与网络经营者提供传播渠道,以报社等新闻传播媒体为信源的一种传播媒介。自2004年第一份中国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出现后,手机报这一媒介形式迅速发展起来,其用户群体也呈快速上升趋势。但是,随着近几年3G技术的出现,手机报在获得更多的媒介技  相似文献   

10.
关于手机报价值链打造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的手机报价值链对手机报发展至关重要。手机报发展至今已有近7年时间,从最早的雏形,直到今天,手机报经历了三次演变。  相似文献   

11.
2013年是手机报在中国发展的第10个年头。从2004年《中国妇女报》推出全国第一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始,全国各省市相继推出各类手机报多达1800多种,尽管种类众多却鲜有做大做强者。如何发展手机报用户?如何稳定手机报用户?是手机报从业人员需要积极思索的问题.亦是本文探析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自2004年我国首家手机报《中国妇女报彩信版》开通上线以来,手机报在全国呈遍地开花之势。手机报以传播速度快、阅读方便等特点吸引了众多用户。可以说,手机报的确有过几年辉煌,也曾有过用户达数百万的大牌手机报。  相似文献   

13.
周巧 《青年记者》2013,(6):77-78
随着地市级媒体的壮大与手机报业务的发展,地市级手机报逐渐在全国各地出现并占据越来越大的市场。发挥地市级手机报的本土优势,在内容与盈利模式上进行本土化创新,是当前地市级手机报在激烈竞争中突围的必由之路。地市级手机报的优劣势目前,电信运营商及各类各级传统媒体纷纷推出了旗下的手机报,地市级手机报发展也尤为迅速,以四川省南充市为例,《南充手机报》在2009年10月正式编辑发行,截至2012年10月,  相似文献   

14.
范芸芸 《今传媒》2011,(4):71-72
人们对于手机报已经并不陌生,但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报的生存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让手机报尽快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全媒体时代手机报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入手,提出了手机报的生存对策,认为在全媒体时代,手机报应该突破创新,在新闻图片、视频新闻、受众与新闻内容生产者等多个方面形成自己的优势,以不断创新来应对全媒体时代以及未来更多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手机报在我国从2004年起步至今,历时4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最开始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的出现,到地方发行模式手机报的兴起,再到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手机报的发展。实际上,这三个阶段体现了手机报发展迈出的三大步。那么,我国手机报未来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相似文献   

16.
新春伊始,深圳手机报连续实现两大跨越,一是春节黄金周包月订户猛增1万多份,成为和全国几大手机报并驾齐驱的大手机报;二是从3月1日起,深圳手机报将正式实现全国发行,从区域性媒体跨入全国  相似文献   

17.
全国各地市报目前几乎都创办有手机报。经过几年的发展,手机报以第五媒体的身份全面进入读者视野,影响力越来越大。那么,如何编辑手机报?编辑手机报应注意哪些事项?笔者结合近年来编辑手机报的实践,谈谈心得体会,与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自从2004年中国首份手机报诞生以来,手机报作为新兴的第五媒体,迅速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手机报已经成为现代社会重要的传播媒体。在传播时效方面,手机报处在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手机报的品牌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手机报面世至今,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全国已有多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市场研究公司IEMarket Research(IEMR)发表的《2008年一季度移动预测:2007-2010年中国市场》研究报告中称,中国移动用户数量未来几年将继续快速增长。到2010年,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将从2007年的5.40亿增长到7.38亿。从国内外趋势来看,手机报将由单纯的产品和数量竞争时代进入到以品牌和特色为核心的实力竞争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大陆第一家“手机报”是2004年开通的《中国妇女报彩信版》。2005年,我国第一家省级手机报《浙江手机报》开通。至2006年9月,广东省手机报的用户总数已达到150万,居全国之首。《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