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运动员比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跆拳道比赛由双方运动员得分多少区分胜负。使用普通护具时,运动员是否得分全由裁判员人工判定。而使用电子护具时,躯干的得分由护具感应装置自动判定,拳的得分、头部得分和旋转技术得分由裁判人工判定。随着电子护具技术的成熟以及跆拳道竞赛的需要,自2009年世界锦标赛开始,世界跆联正式采用电子护具进行比赛,我国第11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也采用了电子护具。电子护具有别于普通护具,它的使用势必对跆拳道竞赛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第十一届运动会跆拳道决赛的得分情况、技战术使用情况的调查,对比2008年奥运会和2009年世界杯跆拳道比赛的统计数据,分析我国跆拳道项目首次使用电子护具的应用情况和效果.结果显示:电子护具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比赛的客观性,较大程度保证了比赛的公正性;电子护具的介入促使比赛技战术发生了较大变化,使得比赛更加激烈和精彩,有效提升了比赛的可观赏性和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同时也暴露出我国运动员在电子护具条件下比赛,得分能力和技战术储备能力与应变能力的差距,以及电子护具实践应用中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技术应用的变化与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找出跆拳道项目电子护具时代的制胜技术和关键环节,对200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中优秀运动员的相关技、战术指标进行调查研究,并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用传统护具、2009年世界杯赛和第11届全运会决赛使用电子护具比赛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使运动员比赛得分增多;击头技术的得分次数、得分种类明显增加,创新击头技术大量涌现,击头技术成为现今跆拳道比赛制胜的主要技术;横踢技术的得分比例迅速下跌,赛场上出现了推踢、拳、下劈、侧踢等以往少见的1分技术;加时局的战略安排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4.
使用电子护具后我国跆拳道运动员得分技战术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跆拳道自2000年正式成为悉尼奥运会项目后,已经历3届奥运会,项目发展逐渐成熟。我国跆拳道比赛在使用电子护具方面,走在世界前列。2009年第11届全运会跆拳道比赛,首次使用电子护具,使比赛更具观赏性,结果更加客观真实,为跆拳道运动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跆拳道改革电子护具后的实战比赛进行分析研究,找出跆拳道改革电子护具后对实战比赛观赏性的影响,找出现今电子护具时代的制胜技术和关键环节,以期为我国跆拳道项目的发展和竞赛提供参考,对跆拳道改革电子护具后的实战比赛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竞技跆拳道项目今后想要在众多体育项目中生存下来并得到良好的发展,那么就需要在该项运动中使用电子护具。在近几年来,裁判员、运动员以及教练员三者也开始认可在不同规模的竞技跆拳道比赛中开始使用新规则与电子护具。本文在此背景夏,对新规则下的电子护具对使用竞技跆拳道技术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跆拳道于1988年汉城奥运会首次亮相,2000年悉尼奥运会正式成为奥运项目至今已经经历了4届奥运会。跆拳道也从裁判主观打分步入了电子护具时代。2008年无缘奥运的电子护具,也将在2012年正式进入奥运赛场。本文将参考2012年全国跆拳道冠军赛中男子58KG、68KG、80KG三个奥运会体重级别的半决赛及决赛,共9场比赛的1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总结使用DaeDo电子护具的我国男子跆拳道奥运级别运动员技战术特点,为跆拳道技战术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论文通过运用专家访谈法、文献资料法,对韩国跆拳道在电子护具的使用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分析归纳。结果表明:跆拳道的电子护具在使用中存在很多问题,大致可以归纳为价格昂贵、反应灵敏度不强、自身重量过重、设计不合理等方面。建议:我国跆拳道应该充分吸取韩国的使用经验,不断完善电子护具的各方面问题;同时大力提倡以及普及电子护具的使用;并持续培养管理和研发电子护具的专业人才;并且在比赛时应该采取裁判员和电子护具双方面同时计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2009年哥本哈根世界跆拳道锦标赛开始,电子护具的应用对竞技跆拳道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以及分析法,得出以下结论:电子护具的应用提高了比赛的公正性,使比赛更加符合奥林匹克精神;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促使运动员在技战术的运用上更加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10.
《湖北体育科技》2015,(8):675-677
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等方法,从跆拳道的技术体系、战术体系、裁判员执法三个方面对传统护具与电子护具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技术体系中,传统护具比赛时基础腿法是主流。电子护具比赛时腿法呈多元化发展;战术体系中,传统护具以防守反击为主,主动进攻为辅。电子护具以攻防反一体化为发展趋势;裁判员方面,传统护具比赛时裁判员执法存在瑕疵。电子护具比赛时裁判员执法以科技引导比赛。  相似文献   

11.
王彬 《湖北体育科技》2014,(1):50-52,45
以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铜牌赛及决赛相关数据作为基础,采用科学分析和数据比较的方法.结果表明,电子护具和新规则的使用使得更多的新技术产生,击头方法明显增多,腿法的空中变化性以及推踢技术的使用明显增多.在对传统护具及电子护具的比较中,了解其优缺点,以期更深入的了解竞技跆拳道运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石雷  胡文凤  高平 《辽宁体育科技》2021,(3):118-123,128
基于近五届奥运会跆拳道项目奖牌分布以及东京奥运周期跆拳道项目奥运积分排名,分析当前世界跆拳道竞技格局与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跆拳道项目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当今世界跆拳道竞技格局亚洲仍占据主导位置,欧洲和美洲紧随其后,非洲发展较快,大洋洲跆拳道水平落后;韩国男子项目实力有所提升,女子项目却受到明显挑战,但整体实力仍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中国男子实力有所上升,女子已跻身世界前列;英国女子实力突飞猛进,为韩国和中国的重要对手。备战东京奥运会,中国跆拳道项目拿满女子项目四个级别以及男子-68kg级参赛资格,创造了奥运备战历史的最好局面,但也面临多人卫冕之战、COVID-19疫情影响及奥运会延期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的正式竞赛项目跆拳道在作为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道路上光彩夺目,同时关于跆拳道的学术研究也随之不断增加,其中,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更成为了体育学界关注的焦点。为了进一步完善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以及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韩国跆拳道史学研究的范式、研究方法的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日后跆拳道史学研究的方法提出建议。研究得出:迄今为止韩国的跆拳道史学研究在方法上存在片面性及合理性的问题。韩国跆拳道的史学研究可分为跆拳道的形成过程与发展过程两方面,对跆拳道形成过程方面的研究可采用考据、历史比较法、口述史方法对跆拳道第一代传习者以及最初的技术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对跆拳道发展过程方面的研究可采用历史比较法、统计法、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等,对跆拳道发展过程中的竞技化、海外传播等领域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内蒙古第十二届运动会跆拳道大级别男子甲组73KG、78KG、+78KG,女子甲组63KG、68KG、+68KG各三个级别24名运动员共17场比赛录像为研究对象,对大级别运动员横踢技术时机运用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反映了内蒙古大级别跆拳道运动员掌握、使用横踢技术的情况,从而为内蒙古大级别跆拳道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提供理论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 fps高速摄像采集17名备战全运会跆拳道运动员的横踢、侧踢主动攻击技术影像。以Dartfish6.0运动技术分析模块为例,从运动影像采集、指标选定、运动技术参数解析整个分析过程出发,旨在探究跆拳道横踢、侧踢运动技术参数解析与指标参数采集,试图建立两项技术的运动学参数评价指标,为进一步运动技术评价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采用观察法、调查访问法、经验总结法、数理统计法,对四川女排从9运会至今,在技战术打法上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对手的现状、备战中的训练思路和队员的构成等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10运会备战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跆拳道腿法技术训练中迁移途径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分析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从跆拳道腿法的技术属性、动作结构等方面下手,结合跆拳道技术教学训练实践,运用迁移理论分析了跆拳道腿法技术之间产生迁移的条件和途径,以期为跆拳道的技能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