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中均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力量素质作为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直接影响着青少年运动员技术的掌握,同时它是青少年运动员掌握先进技术取得优异成绩的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练习的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并结合散打运动训练的特点,提出不同类型力量训练的方法,为青少年散打运动员力量训练的科学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青少年散打运动员与成年散打运动员的反应时进行了测验,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简单反应时与成年运动员没有显著差别,但选择反应时和错次反应,青少年组与成年组有显著性差异,因而散打运动员通过系统的长时间的散打运动能提高神经肌肉的反应性,促进灵敏素质的发展,增强机体适应能力。文章通过对反应时的研究,希望对散打运动的选材和科学化训练提出一些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力量素质的作用在散打项目的竞技能力构成结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阶段关于散打的力量训练相关理论比较缺乏,尤其是力量特征以及力量训练的方法都没有系统的研究和归纳。为丰富散打项目运动训练的理论,促进运动员运动水平的提高,文章从多学科的视野,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综合得出散打运动的力量特点以及目前散打力量的训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散打运动力量训练的方法及手段,为散打项目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多年的训练实践经验,阐述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以推进教学训练更加合理化、科学化,有效提高青少年散打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5.
采用马腾斯的运动竞赛状态焦虑量表的中国修订本,对参加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的运动员进行了不同场次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揭示焦虑影响因素的变化对青少年武术散打运动员比赛的影响,用于指导训练和比赛。研究结果表明,训练年限长的运动员认知焦虑低于训练年限短的运动员;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认知焦虑逐渐下降;运动水平的不同认知焦虑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大众散打运动的发展需求和为青少年学生未来发展方向服务三个层面出发,对青少年散打业余爱好者的业余培训课程设置进行探索和研究,旨在提高散打业余培训的教学质量,促进我国散打运动爱好者的发展需求,同时也为散打运动的推广和普及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现代散打运动是指两人踢打摔等技法为基本素材,按照规定的场地、时间、条件,进行徒打、对搏格斗的一项运动。散打运动是一项较劲、斗智斗勇的激烈比赛项目。散打基本技术包括实战姿势、步伐、进攻技术、防守技术、返还技术等五个部分。在现代体育教育推动的基础上,通过锻炼可全面提高人体自身素质,同时更好地引导青少年强身益智,陶冶情操.在平时训练过程中培养青少年不怕艰苦。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8.
汤铎  曹丹 《精武》2012,(22):30-30,3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观察法对中华武校青少年男子散打精英赛不同技术的得分情况进行统计,针对男子运动员拳法技术的得分情况进行研究分析,为男子散打运动员的合理化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数据统计法对2011年安徽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运动员的战术运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男子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常用的几种战术有主动进攻战术、防守反击战术、边角战术、杀伤战术,其中主动进攻战术和防守反击战术起主导作用,其次是边角战术和杀伤战术,其它战术运用的较少。同时,根据散打运动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散打战术的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0.
散打比赛是同场格斗对抗性项目,对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心理、智能都有很高要求.在基层训练中,很多教练过分重视技术和体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运动员智能的培养和训练.在技术和体能同等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和智能往往容易左右比赛的胜负.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散打运动特点、散打运动智能的构成、运动智能在散打比赛中的重要性、散打运动智能的训练方法进行了论述,希望通过本研究为散打训练提供一定的借鉴,为散打理论的完善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散打运动智能是衡量散打运动员运动能力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散打运动员学习和储备运动技术、实战中灵活多变、克敌制胜的基础。本文在概括散打运动智能概念及其在散打运动中重要作用的前提下,对散打运动的一般智能和专项智能训练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阐述了一般运动智能中的观察、记忆、思维、想像等能力训练的方法;并进一步指出专项运动智能中开发智能、传授运动理论知识、掌握散打运动技能和规律的途径和方法,这是是散打运动员提高运动水平的重要前提。最后给予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散打体能,从广义上讲,是指散打运动员在训练中为提高散打运动技、战术水平和在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所必备的身体各种运动能力的综合体现。这些运动能力由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健康和运动素质四个因素构成。从狭义上讲,散打体能是指散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负荷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动员有机体机能能力时持续对抗机体疲劳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散打运动的专项耐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对2011年河南省散打锦标赛决赛中运动员的假动作运用情况进行观察、统计分析,以期找出散打运动员假动作技术的不足之处,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合理、可行的措施和建议,为我国散打运动技战术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借鉴;同时对于散打运动的科学训练以及获得更好成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强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耐力训练方面的研究是进一步提高散打竞技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部分优秀散打运动员专项耐力调查分析、根据散打运动专项耐力特点,提出散打运动专项耐力训练方法的几点建议,即针对不同队员制订不同的训练方法、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遵循专项训练深化原则和训练形式多样化。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武术历史悠久。与其他搏击运动相比,中国武术更加注重内修,即武术修养和人文情怀。散打是一项吸收了传统武术中的优良技巧而形成的对抗性较强的格斗运动。传统的武术训练和散打训练有区别也有联系,因此,许多教练在尝试把传统武术训练模式运用到格斗训练中,从而提高运动员的散打水平。在散打运动不断发展的同时,散打的训练模式也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而传统武术训练模式在散打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明显,故而需要对这一训练模式进行科学的分析与研究,以更好地提高散打训练质量,有效提升散打运动员的运动水平。  相似文献   

16.
运动损伤在青少年散打专业学生的训练与比赛中较普遍发生,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青少年散打专业运动员损伤的部位、产生的原因及其特征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加强训练、全面提高身体素质、正确掌握技术动作、科学安排运动量、注意准备活动和做好医务监督等建议。为青少年散打教练员和运动员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模拟比赛情景训练对优秀散打运动员注意分配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20名优秀散打运动员为被试,以散打比赛情景片段和两种刺激信号为素材,对优秀散打运动员模拟比赛情景训练过程中注意分配值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比赛情景模拟训练对优秀散打运动员训练的效果.结果表明,比赛情景模拟训练能有效提高优秀散打运动员的注意分配能力;优秀散打运动员注意分配技能提高的进程是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规律的;在散打专项情境中,教练员施以观众声音因素的干扰并不能影响高水平散打运动员的注意分配能力;运动员运动水平越高,注意分配能力也相应表现出较高水平,说明散打运动项目要求运动员具备较高水平的注意分配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章运用了文献资料法、观察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竞技散打运动中竞技能力的发展作了概要的评述,通过查阅大量的书籍和论文,概括出了竞技散打运动的竞赛与训练中对身体素质的基本要求,以及儿童少年各项身体素质发展敏感期的图表,反思了竞技散打运动训练所存在的问题,指出竞技散打训练中儿童少年早期身体素质训练应以竞技散打技术体系的训练为主,以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手段为辅,使各项身体素质得到最佳发展,以为后续训练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散打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改进和提高散打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以及散打比赛中常见的运动心理状态分别作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对散打运动特点的需要 ,作者提出了散打专项心理素质训练的内容 ,为训练和选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国优秀散打运动员比赛中获胜手段及技法得分的情况,并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训练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采用数理统计法、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2006年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男子赛区各级别前八名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得分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技法在比赛中得分多少存在很大差异,而且不同级别的运动员运用技法得分的手段也有所不同。提出在散打训练中,不同的级别在训练内容方面的侧重点也应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