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法,针对德国的中国体育史研究,指出大多数德国学者用“西方体育中心论”来研究世界体育史,而这种以欧洲中心主义的世界体育史、欧洲体育发展过程成了世界体育史的主干。封建时代的近、现代的东方体育(含中国体育),如果偶尔被作者们提及,也只是被看作西方体育在世界各地的投影而已。而奥伊勒等的世界体育史甚至将东方体育全部剔除。要改变这一现状,还历史的本来面目,笔者认为还有待东西方体育史学者结合世界体育发展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体育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作为体育学学科基础的体育史的研究有着较为久远的历史。但作为一门具有独特思维和研究方法的体育史学学科,则是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对古代奥运会的研究,是体育史学兴起和发展的起端。二战以后,体育史学的研究首先在北美和英德等国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1967~1989年,国际性的体育史学术组织的逐渐建立,标志着体育史学研究日益系统化。之后,北美、非洲、亚太等地区有关学术组织的建立,更反映了世界体育史学的研究已进入一个昌盛阶段。中国的体育史学研究开始于十九世纪末的维新运动。…  相似文献   

3.
以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体育史”为研究主题的987篇文献为数据来源,借助CiteSpaceⅤ为研究工具进行可视化分析。探索我国体育史学的研究进展,把握体育史学研究的前沿动态,推动我国体育史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发展。研究表明:我国体育史学的发文量呈现波浪式增长趋势,研究高产机构主要是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史研究所、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苏州大学体育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体育史研究的高产作者主要由王俊奇、崔乐泉、高强、翁士勋、潘华等为代表;研究热点集中在体育运动史、学校体育史和文化史等领域。  相似文献   

4.
自1918年郭希汾(绍虞)先生编撰的第一部《中国体育史》问世以来,中国的体育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了它的逐渐完善与丰富的历程. 在以往的体育史学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研究中,所依据的主要是史书的间接记载和有关的传说.近几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以及考古学知识与方法向各个史学学科的渗透,体育史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体育史学研究人员开始注重利用文物资料,通过实证性的方法研究古代体育的发展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相似文献   

5.
自 1918年郭希汾(绍虞)先生编撰的第一部《中国体育史》问世以来,中国的体育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始了它的逐渐完善与丰富的历程。   在以往的体育史学研究特别是中国古代体育史的研究中,所依据的主要是史书的间接记载和有关的传说。近几年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以及考古学知识与方法向各个史学学科的渗透,体育史学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体育史学研究人员开始注重利用文物资料,通过实证性的方法研究古代体育的发展史,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由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国古代体育文物图录》便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例。   这部大型…  相似文献   

6.
中国体育史学会浙江省分会、浙江省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4月初在杭州召开了体育史学理论研讨会。有近二十位体育史学者参加了这次学术研讨会。与会同志就体育史学理论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我国体育史学的历史和现状,作了回顾和反思,认为近十年来我国体育史学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和进步,是我国研究体育史八十年历史中最  相似文献   

7.
中国体育史学已经走过百年的发展历程,经过几代学人的努力,形成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学科建设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然而,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体育史学科反思史的系列研究成果表明,体育史学仍然存在着学科地位不高、分支学科建设不系统等诸多问题。基于当下业已形成的学科“危机”话语,对中国体育史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扫描”,并蠡测体育史学科未来走向。研究认为,在分支学科建设上,要建设体育史学术史、体育史史料学和体育史学理论等3个分支学科;在学科发展平台建设上,进一步打造体育史学教学平台、学术交流平台、社会服务平台;从国际和国内史学研究主要趋势中吸取学科建设经验,推动体育史学科建设,开创体育史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8.
孙景平 《山西体育科技》2003,23(1):35-36,51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作者从东西体育文化的引思中;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比较分析法,以时间为线索,探索近几个世纪的德国体育史学研究,指出18世纪的代表人物首推吉勒施和菲特,前者的主要贡献是初创了东方学,而后者对体育史学的贡献是指明了体育史研究的重要性,开创了体育史时代区分法和提出了关于体育起源的一种学说--战争说.19世纪的德国体育史学研究在内容或者是体裁上都有不少问题,可喜的是,在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等方面有了新突破,如开创了体育史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图书学方法,开拓了体育术语学、比较游戏说以及奥林匹克学等.20世纪初期,德国的体育史学研究又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表现为对竞技体育、德国体育、东方体育、中世纪体育及文艺复兴时期体育的重新定位与评价方面.进入21世纪后,在德国从事体育史学研究的各界学者很多,其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客观地评价了德国在世界体育史学科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体育史学与体育社会学关系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史学和体育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的针对性与侧重面是不同的 ,这反映了二者的差异。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体育史进行研究 ,却又显示出二者的密切关系。它既是当代体育史学研究日益深化的表现 ,又是体育社会学研究对象进一步扩展的要求。从根本上讲 ,体育史学必须采取社会学的某些研究方法 ,才能达到对体育历史文化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二者是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体育科学中的重要分支。  相似文献   

11.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作者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引思中;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相似文献   

12.
王俊奇 《体育学刊》2007,14(6):48-51
简要回顾百年体育史学的学术发展,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的体育史学的发展.指出:作为一门研究历史的科学,体育史必须面对社会转型及社会变迁带来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开放思想,更新观念、融入社会、融入多学科之中,从而获得体育史学的"开新之路",并向后现代化迈进.  相似文献   

13.
《体育与科学》2019,(1):9-17
随着体育本体受关注度的日益提升,体育史的书写引起了史学界学者的瞩目。为更好构建史学与体育学的联系通道,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主办了"首届20世纪中国体育史研究工作坊"。体育的重大政治、外交意义,体育的日常性以及史学研究中对史料的高度重视在本次工作坊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历史学者用成熟的史学研究方法对体育史料的挖掘与整理和对体育史的书写与研究给体育学者的研究注入了新活力。来自历史学界和体育学界的学者就构建中国风格的体育史的各项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从夏商时期的射箭算起中国体育的可考历史至少已有四千年了,与这漫长的历史相比,中国体育史学就年轻了许多。而高校体育史课程的设置则又在其后。本世纪中国体育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体育院系教育中的存在,似以吴蕴瑞先生在1931年在南京中央大学体育系(科)的讲...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与发展,西方体育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所谓“西学东渐”观念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东方体育不如西方体育,东方体育最终必将被以奥林  相似文献   

16.
论东西方体育文化与中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林 《体育世界》2008,(10):19-20
东方体育文化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教育、娱乐竞技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在西方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影响下,东方体育文化不再是封闭环境里的自足体。而是在同西方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相互竞争的汇流中迅速发展。西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与之相适应的资本主义历史条件和竞争、冒险的哲学思想,使西方体育文化形成了重视练形、健美、讲究外在统一和竞争激进的风格,西方体育文化发展的直接结果产生了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东方体育文化中有价值成分,也被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接受。本人从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引思中,从21世纪和未来社会需求来考虑,从改革和完善体育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出发,提出了以思想道德教育,竞争价值观,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复合式体育教育观。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为了深入发掘体育文化内涵,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由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体育文化导刊》编辑部主办,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承办,以“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为主题的奥林匹克高级论坛于2007年9月21日至24日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举办。论文报告会分三个主题:1.“东方与西方”———东西方体育文化比较研究;2.“现代与西方”———奥林匹克研究;3.“传统与东方”———中国体育文化的研究。本次论坛邀请了德国科隆体育大学教授卡若、悉尼科技大学澳大利亚奥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理查德、印度大学博士鲍瑞…  相似文献   

18.
社会学与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代体育是古代体育与现、当代体育的交接点,是中国体育现代进程的的重要阶段。当前对中国近代体育史的研究缺乏创新,制约了学科理论的发展及其研究价值的提升。将历史学与社会学结合的产物──社会史、历史社会学的研究特点引入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它为现时中国近代体育史研究应付史学危机指明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9.
试析中国三十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试图通过对发生于中国三十年代“土洋体育之争”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特色和规律性,以丰富中国体育史的研究成果,并为今天的体育事业提供某些历史借鉴。本文主要是在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和调查访问旧中国体育工作者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探讨。经过整理资料、分析讨论,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土洋体育之争”是中国近代体育史上不可避免的一场思想论争;争论的结果使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由抵牾走向融合。  相似文献   

20.
体育全球化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体育全球化的实质是欧美化。奥林匹克是当今体育思想、组织制度、内容形式的集大成者,欧美中心主义表现得淋漓尽致.其特征是“输出”意识强烈、排他性、强化认同。欧美中心主义的体育全球化与人类的理想是相冲突的。在新的世纪,体育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但体育全球化必须以文化的差异为基点,充分认识世界体育发展主体的多元性。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是体育发展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