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法学教育的改革必须以培养目标观念的改革为前提,即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同时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法学的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应立足于法学的法律执业技能训练和法律职业化思维的教育,以从根本上改变法学学生只了解法律术语和条文的现状,使他们能掌握法官、律师以及其他法律职业工作者应当具备的技巧、思维、能力和素质,发展学生自身的潜能,使法律教育更加适应法治建设和法律职业化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司法考试体制下,法学高等教育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法律职业者的重任,而法律职业素质的培养应当包括法学基础知识、法律实践能力和法律职业伦理三个方面的教育。法学基础知识教育是向学生讲授法学的基本理论和现行的法律制度;法律实践能力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实务能力培养和训练;法律职业伦理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公平正义理念和法律职业者应有的职业操守。  相似文献   

3.
通过改变目前法学教育存在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缺乏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实践环节难以落实、法学教师没有法律实践平台等现状,探索法学教学改革,在特色教育中促进法学专业学生就业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法学教育的改革必须以培养目标观念的改革为前提,即法学教育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同时要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应用知识的能力。法学的教学改革,笔者认为应立足于法学的法律执业技能训练和法律职业化思维的教育,以从根本上改变法学学生只了解法律术语和条文的现状,使他们能掌握法官、律师以及其他法律职业工作者应当具备的技巧、思维、能力和素质,发展学生自身的潜能,使法律教育更加适应法治建设和法律职业化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一、传统法学教育的困境法律职业是一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工作,只有在娴熟掌握法学理论的基础上,法律工…  相似文献   

5.
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法学实践能力方面具有传统法学教育所不具备的优势,但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存在不足。在诊所式法律教育中树立品德培养目标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付诸实现,对于丰富诊所式法律教育的内涵,培养杰出的法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法学专业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相对较低,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在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下缺乏对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本文在对法律职业能力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济法"第一课堂"的教学改革,如: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内容上的革新,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法和模拟法庭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等;另外构建了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经济法"第二课堂",如建立学科交叉培养机制,参加法律援助活动,建立经济法本科教学的实践基地等。  相似文献   

7.
"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已成为影响当今世界法学教育模式改革的一种趋势。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模式主要是一种传承性的教育模式,未能充分注意到学生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要想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就必须对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兴起于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对于我国法学教学改革就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唐文娟 《高教论坛》2020,(10):25-28
按照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要求,法学教育应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的品性。模拟法庭是法学教育过程中重要的实践教学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提高法律实践操作的综合能力。但现有模拟法庭教学存在课程体系不完整、教学效果不真实、实践资源建设不足等弊端,导致学生学习获得感有限。基于卓越法治人才复合型、职业型和创新型的培养目标,进行模拟法庭课程、课堂、实践方面的教学改革,探索实践教学与竞赛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将有助于推动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教学活动创新性和人才培养个性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作为法科学生实质毕业标准之法学素养不是抽象的培养目标与一般概念,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具体的评价、操作准则,其内容主要包括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公正情怀等并不必然分离且相互联系的方面。要实现法学素养标准,必须明确将法学素养定位为法科人才培养目标。在推进专业主干课程学生主导型教学方法上,以问题意识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理解运用法律规范解决现实问题之能力。在法科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体系构建方面,革新传统实践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法学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法律人才的重任。近些年法学本科生的就业率一直偏低甚至垫底,这说明目前的法学教育未能对接人才市场需求,亟需改革。从法律职业的特性和法学本科教育的大众化分析,地方高校法学本科生的法学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重点培养法科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法学职业教育改革的实现路径应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师资力量等方面着手,重构以职业能力为培养核心的法学职业教育,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衔接。  相似文献   

11.
案例在法学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法学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对案例的选择随意性大、讲解不到位,学生学习不深入等问题。提高教师对案例作用的认识,积极实施典型案例的开放式教学,在不忽视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前提下,实现学以致用的法学教育目标,是深化法学教学中案例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在透视我国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办学思路和人才培养的目标、完善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方案、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改革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等改革法律教育教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的法律专业在专业方向的选择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应进行改革和创新:选准高职院校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突出高职特点,深化教材体系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实践为中心,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逐渐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职技高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与探索,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职技高师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养成教育有着与其他高校不同的要求。本从职技高师学生的师德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对学生综合素质养成教育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法学教育的不足与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学教育的现状,指出目前我国法学教育存在目标定位混乱、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以及法律人文教育缺乏等问题。认为创新我国法学教育,必须重新定位法学教育的目标,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持续加强人文教育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是从德国引进的教育理念。由于刑法学课程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刑法学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加强教学单位与法律实践单位结合,构建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训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学业成绩考核方面,转变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以科学的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校本培训是以促进教师专业的、学术的、人格的发展为目的的生态进化过程.将生态学的规律应用于校本培训研究,通过构建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环境,营造教师专业发展的合作文化,提高教师的专业对话能力,有效实现学校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职业能力是法律硕士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由于过度强调职业能力中的技能要素,在法律硕士教育实践中,出现了将职业能力简单地等同于实务技能,将职业能力与理论学习相对立,将职业能力等同于高度成熟的职业能力的错误倾向。培养目标的误读对法律硕士教育产生了多方面的危害。基于CBE理论的分析框架,法律职业能力可以解析为法律态度、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和法律经验等四个维度的能力要素。法学院的客观条件与法律硕士四种职业能力要素的匹配度,呈现出依次递减的规律性,法学院应当将培养重点放在与其现实条件匹配度较高的能力要素上。应当从适度降低人才培养目标,精简归并法律技能型课程,采取与课程性质相适应的多元化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优化法律硕士教育,提升教育效能。  相似文献   

19.
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法学教育教师研究领域中的重要问题。调查发现,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年龄、教龄、职称、学历、教育背景等方面密切相关,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的变化曲线随着教龄等的不同呈现明显的变化,如与学历水平成反比例关系,具有留学背景的女性法学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明显低,中青年女性法学教师是女性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群体。为此,应建立健全女性法学教师参与院校决策的制度支持系统,在评价的量化标准中体现对女性法学教师的人文关怀,培养其可持续的专业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教师教育正处于一个历史性转折和重要的发展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已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在当前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的背景下,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对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然而目前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本文以阳新县中小学教师培训为个案,通过调查研究,探讨了中小学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培训机制与基础教育改革不适应;培训模式与教师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不适应;培训资源供给与教师的需求不适应;培训理论与实际教学不适应。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由于当前培训机制缺乏创新,跟不上新的变化;培训主体的人格被忽视。见物不见人;培训观念仍只重视职前教育,轻视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规划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随意性大。因此,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改革与创新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通过改革培训体制、加大培训投入、创新培训模式、整合培训资源、倡导教育科研、建构评价体系、做到依法治教、从严治训,才能促使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健康发展,加快我国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