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小学生在写作时往往不知道"写什么",其习作大都"篇幅简短、内容单调、空洞无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之所以无从下笔,主要原因就是"无事可写",更不知道如何把一件事情写具体。笔者认为扩写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对扩写训练需遵循的原则及常用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冀莹莹 《教育》2012,(13):5
作文"难",已经成为语文学习的一大难题。在作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望题兴叹"不知"写什么",想好了内容而不知道"怎样写",提笔忘词更不知怎样才能"写得好"。这些现象是当前中小学生写作文时或者面对作文题目  相似文献   

3.
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大大降低了他们对作文的热情以及写作的效果。"不会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紧紧地禁锢了学生的写作情绪。本文旨在探索:如何在创作源头,如何化抽象为形象,降低学生的"畏难情绪"。通过范文引导、主题活动开展、多媒体展示等方式方法,让作文的源头活起来,为学生创设写作的情境。  相似文献   

4.
董高丽 《考试周刊》2014,(97):57-57
<正>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为了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在作文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学会写"二次作文",在"二次作文"的过程中提高习作水平。所谓"二次作文",就是当单元主题确定后,让学生写"预备作文",即"一次作文"。批改"一次作文"后,进行点评和指导,然后让学生写"二次作文"。这里的"二"表示"多"的意思,经过多次实践,使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方法,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5.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依据。在工作中认真感受,不断反思和总结,是提高作文改革效果的关键。搞活课堂,提供活动,解决学生"怎样写""写什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6.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综合训练的主要环节。课堂教学是师生双边互动的过程。教师需要处理好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写作水平要了解。将学生的"不知道怎样写"通过引导为"我要写",每节课写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7.
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依据.在工作中认真感受,不断反思和总结,是提高作文改革效果的关键.搞活课堂,提供活动,解决学生"怎样写""写什么",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环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相似文献   

8.
正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很多学生惧怕写作文,或不知道怎么写作文。为此笔者引入了微作文的概念,力求"以小见大",让学生从小型作文的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开始训练,以逐步提高写作能力。微作文虽然短小精悍,但不是随意写作,教师应对其进行序列化的训练。一、微作文的概念和特点微作文是为了提高学生写大作文的能力,而设计出地  相似文献   

9.
<正>写作兴趣是一种对写作的爱好的情绪,是学生积极写作文的先决条件,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心理保证。写作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变"厌写"为"乐写",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一种稳固的心理情绪。教学实践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0.
学生怕写作文主要是不知道"写什么",面对作文题目往往是咬烂笔头而生搬硬造,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作文内容有生活气息、情感自然真挚、立意有一定深度,显然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学生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写什么"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写作成长。教师常常教育学生: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有一双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美的慧眼。从写作理论的角度上  相似文献   

11.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学生快乐作文。"快乐作文"教学是指导、渗透着"快乐教育"的作文教学。它的核心是"你不会写,教你会写;你不喜欢写,让你喜欢写",特点是让学生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  相似文献   

12.
制约中学生作文水平的因素有很多方面.其中主要的一点是学生缺乏写作兴趣和写作欲望.所以作文教学,最主要的是找回学生自我,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有真性情可写.而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则可以激发学生写作欲望,使学生由"不想写"、"不会写"、"要我写",逐步发展到"我要写"、"我会写"、"我爱写",提高兴趣,增强体验.本文试作浅显探讨.  相似文献   

13.
要想使学生在写作这片天地中切实得到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真实"的写作教学思想,应是当务之急,不仅要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挖掘内心,引发共鸣,而且要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就必须真正在"真实"上下工夫,一切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顺应学生的心理,让学生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从"无话可说"变成"有话想说",让学生写真话、言真情,它是作文教学的教学追求。  相似文献   

14.
《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的习作要求是将人物特点写清楚。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游戏体验、思维导图等让学生知道"写什么",通过对比阅读、评价让学生知道"怎么写",通过微课、评价让学生掌握"怎么评"的方法,这样使学生成为习作课堂的主人,有效地掌握了习作方法,提高了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每位语文教师锲而不舍的奋斗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就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心中有话,知道如何下笔。经过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作文教学归纳起来是"五字诀",即:导、读、放、评、循。"导"就是教师要当好向导,引导学生作文。这对于初学作文的学生尤其重要。如写《雨中即景》的看图作文,首先老师要引导  相似文献   

16.
【教学缘起】普通校的学生特别惧怕写作文,常常抱怨"没什么可写的""不知道写什么",或者停留在"老师不讲我就不会写"的境地,要想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就必须解决构思和选材的问题。本节课的重点就在于通过讲评作文"声音的味道",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方法找到丰富的写作材料,同时写出符合逻辑的观点句,以达到考试说明中"内容充实,中心明确"的要求。【课前准备】思考并回答:1.在日常生活中,你常听见  相似文献   

17.
活动式作文课堂改良了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写作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白"写什么""怎么写"和"如何改",学生在多元互动中也能获得更多写作经验,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有关探索如何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方法、技巧很多,但大多脱离不了学生在老师的精心辅导、周密计划下"按部就班",本文着重探讨如何注重写作与生活相结合,激发学生写作的"内需",使学生"想写""愿意写",激发"三趣",使学生由"厌写"变"乐写".让学生尽情地参与生活,感悟生活,充分体验生活,从而有效地将学生从"要我作"的被动状态过渡到"我要作"的主动状态中来.  相似文献   

19.
如何变学生被动型作文为主动型作文,使学生作文出现一个生动活泼的新鲜局面,让学生愿写,乐写,同时,也能为老师"减负"。多年来本人教育教学实践中,推行的"四大法宝",努力打破传统作文教学仅仅局限于文本的"封闭型"模式,开拓出了一条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新路子,具体做法如下:一.写说明书  相似文献   

20.
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标志之一。然而现在的小学生一提写作就心烦、头痛,毫无兴趣可言。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不知道"写什么","怎样写",经过冥思苦想,还是无从下笔。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传统作文教学教师命题、教师指导、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