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新纲要》明确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教师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喜好,把日常生活的内容拓展为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陶行知老先生也告诉我们,"生活即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要回归生活,回到幼儿真实的生命中去,让他们获得生命的体验、温暖的感化、真诚的感动,产生真挚的感情,自然地生成认识,发展能力,张扬个性,陶冶人格。本文以中班科学活动《我们身体里的"洞"》为例,以"玩中学"理念为指导,以"玩"为切入点,让孩子在兴趣的带动下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得更多的能力,阐述了生活化课程对幼儿园科学活动的推动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部分指出: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可见,新《纲要》更注重幼儿在科学活动中创造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让幼儿自由探索,激发幼儿主动学习,开发幼儿的创造力、探究力成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科学源自生活,生活蕴含科学。在幼儿科学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将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生活中习得科学知识,在科学中窥视实际生活。总之,幼儿教师要将科学教育生活化,让幼儿真实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就在日常生活之中。那么在幼儿教育中将科学教育生活化的途径具体有哪些呢?本文将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浅显论述幼儿科学教育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和"生活即教育"的思想,那么在科学活动物质环境创设中如何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呢?应依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幼儿为主体,开放式地创设科学活动物质环境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空间,合理地选择科学活动的内容及材料,让幼儿去探索和操作。只有用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吸引幼儿,利用周围的物质环境对幼儿产生刺激,并对其进行引导,才能让幼儿在自由的活动中主动动手参与活动,获得经验。  相似文献   

5.
吴婷婷 《科教文汇》2013,(5):175-177
幼儿园科学教育生活化,即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操作材料等来自生活,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教师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帮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科学、获得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经验并应用到生活中去。本文以课题组展开的系列活动内容及收获的经验浅析如何从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充分挖掘符合幼儿生活经验的、对幼儿发展具有应用价值的内容,使教学内容与幼儿的实际生活、感性经验相结合,引领幼儿探究生活,亲近科学,在真实的情景中习得知识,最终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周晔 《科教文汇》2009,(9):78-78
闲暇教育是指辅导幼儿展开闲暇生活的教育。幼儿闲暇生活是指幼儿在无成人制约的状态下,由幼儿自主进行的自由、自在的活动的总体,是幼儿在自由时间内按自己的意愿对生活进行的自主安排。对于幼儿来说,自由、丰富的生活对于其个体智慧的发展和人格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幼儿的发展水平和认知特征,使其学习方式更多地依靠各种实际的活动,依靠“做中学”,这种在生活中学习的活动对于幼儿来说有着更为突出的意义。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和积累有益于其自身发展的经验,而闲暇生活中的自由性、自主性、自在性和独立性、创造性等等正是为幼儿获得这些经验刨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幼儿科学教育如何生活化?一、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科学教育,让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二、科学教育应符合幼儿的兴趣、经验和年龄特征,提高科学教育有效性;三、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鼓励幼儿的猜测,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四、科学教育活动中应倡导师幼互动。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场所之一,对幼儿具有特殊的意义,创设一个科学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就显得更为必要。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的,有利于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和综合的教育,让幼儿参与和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全方位的信息刺激,激发幼儿内在的积极性,让幼儿直接得到一种情感体验和知识的启迪,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提出来的"五大解放"教育思想,尊重幼儿的个性,彻底解放了幼儿求知的自由,保护幼儿发展潜能。为此,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不断探索实践,让五大解放真真切切的落实到一日教育生活中。为此我在科学领域践行"五大解放",让幼儿成为科学探究的小主人。  相似文献   

10.
对于3-6岁幼儿来说,幼儿园是他们生活、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在这里他们将接受自己人生最基础、最重要、最初的教育。结合3-6岁儿童的各种经验不足、动手能力不强、且其思维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对幼儿进行教育活动的形式就很重要。这需要我们对幼儿的教育应结合幼儿自己的事迹、贴近幼儿的生活。  相似文献   

11.
日常活动中,有时经常听到孩子问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科学教育就应该以孩子的生活环境为基础,使幼儿的生活与教育相结合,让孩子在真实的体验中,运用日常了解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自主探究,即幼儿根据生活情景自己提出问题,并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研究与探索,从而获得结论,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儿童学习最根本的途径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放手让幼儿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幼儿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幼儿自主地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我国愈发注重幼儿科学教育,城市的幼儿教育资源丰富,幼儿能够得到很好的科学启蒙教育。但是与城市相比,乡村受到地理因素、资源条件因素、教学设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乡村的幼儿科学教育阻碍重重。在此情况下,为了加强乡村幼儿的科学教育,有效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我们十分有必要利用乡村本地资源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本文就是探究如何利用乡村资源有效开展幼儿科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4.
在实施科学主题课程教学时,教师按照《纲要》的精神,注重幼儿自发自主的学习,积极开展科学主题探究活动的研究,把活动的主动权充分地下放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大胆的探索和问题发现、问题解决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多种经验。本文就以如何开展《磁铁的奥秘》主题为例,说明教师在开展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中如何引导幼儿体验探究、发现和创造的成功与快乐。  相似文献   

15.
王晴 《科学大众》2014,(12):106+179
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各项活动之间都相辅相成,缺了哪一项都将不会完整,在幼儿的教育中,数学活动也很重要,但是如何让比较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游戏、生活中,让幼儿能够在玩中学、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的游戏、生活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这是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努力实践的。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对于教育的认识与之前也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家长对幼儿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希望孩子从小能够拥有一个更为广泛的个性发展空间。因此,如何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简单阐释了现阶段我国幼儿区域活动中教师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以充分培养幼儿科学探究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与策略。  相似文献   

17.
科学现象五彩缤纷,神奇有趣,最能引起幼儿的好奇和探索求知的欲望。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利用周围环境,为幼儿提供材料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身感官去探索周围世界、获取信息、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一种活动。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的启蒙教育,我们应以科学素质早期培养为宗旨,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兴趣,鼓励和培养幼儿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18.
幼儿科学教育是时代发展和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可以从围绕生活选材、提供丰富材料、创设科学环境、利用科学活动方面有效培养幼儿科学兴趣。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说:"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我们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提供真正适宜幼儿发展特点的教育,促进每位幼儿的发展,让每位幼儿获得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2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而生活材料又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只要稍加改进、创新,就可以为我们所用。将废旧材料运用到户外游戏活动中,发挥材料的多功能性,既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发展了幼儿的身体动作,还丰富了户外活动的内容,加强户外游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