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利让贤 《传媒》2001,(10):38-39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发展,报纸出版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报摊上各种各样的报纸琳琅满目。这些报纸内容广泛,信息量大,充分满足了各阶层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但同时应该注意到,报纸出版业的快速发展,也难免鱼龙  相似文献   

2.
陈英 《新闻窗》2009,(2):87-88
随着媒介产业的发展,在新的传播秩序下,传媒行业彻底转向了买方市场。强调读者意识、强调“心中有读者、眼中有市场”。这无一不是将读者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巩固读者与报纸间的感情,培养读者对于报纸的信赖及好感,是报纸进行读者关系经营的方向与核心。  相似文献   

3.
万生花 《新闻世界》2010,(5):117-118
在报纸媒体与其他媒体甚至同类媒体之间竞争不断加剧的时代,报纸如何凸显其特色,抓住日益细分的市场,社区版被视为突破口。社区版服务的受众地域性强,要求社区新闻更加贴近读者,公民新闻的运用可以拉近与读者距离,能反映读者所感兴趣的事情与话题,增强报纸的可读性、生动性,也能增强读者的自主性和社区居民参政议政的热情,并促进社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宁平 《新闻天地》2002,(7):23-23
如今报业发展迅速,竞争十分激烈。在一个报摊上,陈列着几十份各种不同的日报、晨报、都市报、电视报接受市场检验,如何吸引读者,勾起读者的购买欲,在很大程度上就看报纸有没有可读性的新闻。一篇可读性强的新闻往往会成为报纸的卖点,被很快抢购一空,反之,无人问津。于是,报纸的可读性成了办报人、记者和读者共同追逐的目标。增强新闻可读性,报纸采取了许多办法,像加强策划、找准选题、多样报道形式、精巧编排设计、推敲标题制作、精心包  相似文献   

5.
封面链接     
随着年轻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远离报纸,报纸如今面对这样的现实:不能仅靠扩大娱乐新闻的版面来培养未来的读者。 由于获取信息渠道的多样化,报纸在家庭中的地位下降,报业市场也很少以年轻读者为销售对象。电子传媒使年轻受  相似文献   

6.
为读者提供易读性服务,帮助读者迅速找到有用信息并进行方便有效的阅读,已经成为现代报纸编辑工作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报纸的易读性也逐渐成为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赢得读者的法宝之一。对于短小的新闻,编辑通过运用新闻组装、分类、图片搭配,以及运用不同的字体,文章间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一段时间以来,各报对文化娱乐新闻的重视前所未有。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尤其需要放松,文化娱乐版块也确实成为报纸吸引读者眼球、增加卖点的一张好牌。我曾在辽沈晚报工作了八年,一直从事文化娱乐新闻采访的一线报道工作。2009  相似文献   

8.
王玉峰 《新闻世界》2008,(9):143-144
从2003年起.国家进行了新一轮的报刊结构调整.大大压缩了报刊总量,专业性报纸经历了分化和重组,其中法制类报纸处于前所未有的境地。她所擅长的法制新闻随着新闻报道的多元化发展.遭遇到来自都市类报纸的全面围堵。机关化办报的惯性,过于明显的时代烙印和特征.市场定位和读者定位的不明晰,主管行业的庇护渐行渐远.自主的市场化运行和发展“功力”不够.以上种种因素都使得地方法制类报纸近年来发展身陷困境.处于尴尬和边缘化境地,甚至生存堪忧。  相似文献   

9.
对于办报人来说,读者即市场。因此不妨说“心中有读者”实质上就是“心中有市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这是因为,报纸虽然有着极为强烈的政治属性,但它终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读者买报纸,是一种消费行为。如果你提供的新闻信息,没有什么价值,读者从中不能获取有益的营养和精神的愉悦,你就会遭到冷遇。如果做到了“心中有读者” 或者说“心中有市场”,那我们就会自觉地根据读者的需要采写新闻、编辑新闻,从而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新闻学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视、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的快速发展,报纸的优势正在受到严峻挑战,如何应对挑战?笔者以为走新闻整合之路,充分反馈读者等各方面对新闻报道的意见,更有针对性地给受众提供个性化的新闻报道,在细分读者市场,提倡新闻报道窄众化等方面下工夫,树立报纸在新闻报道竞争中的新优势,适应现代报业发展趋势,应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贴近性,是新闻的特性,同样也应是报纸理论宣传的特性。尤其在报业愈来愈走向市场的情况下,这一问题的重要性愈加突出出来。报纸理论宣传若不能及时改变原有的办报思路,使其更加适应读者、贴近读者,必将被读者抛弃,被市场淘汰,失去在报业中的立足之地。这就迫使我们必须研究报纸理论宣传的贴近性,以新的思路和切实的措施增强其贴近性。增强报纸理论宣传的贴近性,首先要研究贴近谁的问题,也就是报纸理论宣传的读者定位问题。研究这个问题,必须和整张报纸所处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联系起来。从北京三大党报来看,由上述方面决定,已经形成了各  相似文献   

12.
所谓蹝党报边缘化蹞一位从事新闻研究的朋友问我,有人认为,现在的党报正在“边缘化”,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我回答他,我不赞同这种观点。不同的报纸,功能不同,读者定位不同,报纸风格也不相同。在我国,各种类型的报纸,以推动改革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服务公众为共同目标,组成蔚为壮观、充满活力的报业大军。所谓“党报边缘化”的观点,可能着眼于一种市场现象。目前,晚报、生活类报纸的市场总量比较大,党报的发行量相对比较小。但是,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看一张报纸的影响力,不是单纯看它直接面对的读者的数量。报纸处于社会政治舞台的中心还是…  相似文献   

13.
陆应铸 《新闻通讯》2011,(10):58-59
副刊是一份综合性报纸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报界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是:报纸靠新闻“打天下”,靠副刊“守天下”。报纸新闻做得好,在竞争激烈的报业市场可以抢得更多的份额.吸引更多的读者,而副刊做得好则可以留住更多的读者,巩固既有市场。实践证明,副刊不“副”,在新的办报条件下,副刊的内容、题材不断地丰富、延展,副刊的构架、形式也在不断地重组、刷新,许多得到市场认可的晚报、都市报,副刊版面富有创意.稿源充裕,名家荟萃,夺人眼球。种种迹象表明,报纸副刊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试以包括《盐城晚报》在内的晚报、都市报为例,谈谈副刊文学性延展与旨趣导向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于双利 《新闻知识》2004,(4):54-54,51
强化报纸的服务功能,是提高报纸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读者出钱订报,买报。有充分的选择权利,而报纸则处在被选择的地位。充分满足读者需要发挥其服务功能,是“三贴近”在新闻媒体的具体体现。适应读者,就是适应市场。对读者细分化,凭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去选择服务报道内容,像自助餐  相似文献   

15.
一张报纸有无特色,有无市场占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办报人的新闻思维。面对一张深受读者欢迎的报纸,其版式、发行方式等可以模仿,但独具的新闻思维不是能模仿来的。随着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间竞争的日趋激烈,报纸必须走出传统的、  相似文献   

16.
在报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要争夺市场,吸引读者,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用个性化的新闻以及由此形成的强烈的报纸风格来留住读者。  相似文献   

17.
从市场营销战略的角度考虑,一个企业应该努力寻找与竞争者相区别以获得竞争优势的特定方法。就报业组织而言,报纸差别的经营同样离不开各种特定方法的支持。报纸市场定位、报纸质量、报纸形象及品牌等范围广泛的种种方法都是报纸差别经营的强有力手段。一、报纸市场定位的差别化相对于报纸来说,其市场定位主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认清和把握自己的读者群,二是报纸为这些读者做些什么。前者属于报纸的读者定位,后者属于功能定位。根据市场“多元异质化”理论,读者的新闻需求是多元化的,具有不同的质的要求,因此,报纸经营的上上策就是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新媒体越来越强大的今天,传统报纸在加强读者参与的问题上面临空前的挑战,如何与时俱进,将新渠道和办法为传统报纸所用,跟上新媒体时代前所未有的即时性和互动性,成为关乎报纸发展的重大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当前报纸新闻信息越来越多.分类越来越明细.一种向读者传达经济、文化、社会各种服务及各类商品供求的信息文章.频繁出现在各地市场类报纸新闻版上。  相似文献   

20.
在媒体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很多纸质媒体愈加重视新闻美术,想方设法地增强报纸版面的视觉冲击力,以抢得读者的眼球。几乎所有的报纸都定期或不定期推出美术画刊,创意之新可谓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