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移动互联网与图书馆服务创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移动通信网络平台,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现的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已经成为21世纪的新潮流,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将移动互联网服务应用于图书馆,将为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带来契机.本文阐述了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兴起和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图书馆服务,开拓图书馆手机服务,并分析了图书馆手机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有了较强的兼容性、使信息用户具有了集聚性和吸引性,但是目前的“互联网+”时代图书馆信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服务理念落后、馆藏结构体系不能适应“互联网+”的要求、图书馆日常工作管理制度滞后、缺乏统一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树立“互联网+”服务理念、调整馆藏结构、更新日常工作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信息技术支持平台的观点,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123图书馆是以蒲公英商业模式为核心,以互联网为媒体,以读者(会员)的阅读需求为趋动力的循环阅读推广平台,通过读者(会员)的闲置图书租借实现价值增值。文章通过对123图书馆的运作模式分析,指出高校图书馆应借鉴123模式,从满足读者的信息诉求、阅读需求和服务要求入手,实现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延伸。  相似文献   

4.
按所利用的微信公众平台本身的功能类型,图书馆微信可以分为自媒体平台、互动交流平台、移动服务门户三种不同的建设类型。根据图书馆微信功能定位的不同,其内容建设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媒体型微信以推送图文消息为主,互动型微信重在图书馆与读者间信息的交互,移动门户型微信则需将图书馆各项业务服务嵌入微信平台,实现良好的用户体验。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内容建设中,媒体型微信建议固定推送栏目,优化信息呈现方式;互动型微信可以综合多种互动方式,重视信息的反馈;门户型微信业务界面要尽量轻便化,量力而行。  相似文献   

5.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更加便捷地获取信息与知识,互联网的普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阅读方式,图书馆内的数字化资源更加丰富,检索系统更加人性,馆内服务更加智能,人们的个性化信息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建立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化平台、实现高新技术支持的智能化管理和提供充满人文关怀的个性化服务,成为图书馆在新的历史时期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到来创造了全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强大的互联网技术被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校图书馆同样不例外。在互联网+的技术支撑下,高校图书馆可以拥有无穷无尽的资源、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同时增加高校图书馆的人文智慧,极大增强图书馆的服务能力。而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智慧图书馆,主要思路为软硬件设施建设、馆生互动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本文分析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智慧图书馆模式构建方法,旨在为高校的智慧图书馆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图书馆自助服务的确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治 《图书馆界》2006,(1):25-28
以互联网、校园网和图书馆局域网为平台的图书馆的自助服务,最大的优点在于给读者更多的控制权,减少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使24小时图书馆读者服务成为现实,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远程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这样快捷的自助服务一定会成为图书馆读者服务利用的主流。  相似文献   

8.
移动互联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加便利。博客、微信等社交媒体迅速发展,创新了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手段。社交媒体以其参与性、互动性等特点,扩大了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受众面,有利于宣传和利用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激发用户参与阅读推广的积极性,降低了阅读推广服务成本。图书馆应坚定"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从用户满意度、用户体验、用户参与度、服务宣传等角度入手,挖掘用户信息需求,明确社交媒体功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交媒体平台的影响力和服务效能,提升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9.
微博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这个平台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服务,提升自我价值,打造新时代的优质图书馆,做好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是文章力图探讨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人们已经进入了微信息时代。微信息环境是一个由人、微信息内容、微信息技术构成的动态的、开放的信息生态系统。其主要特征体现在信息传播媒介、信息载体、信息内容及信息活动的"微型化"。微信息环境下的图书馆服务具有服务内容碎片化、服务形式细微化、服务手段移动化、服务过程互动化、服务范围泛在化的特点。文章从"微"理念的构建、"微"内容的提供、"微"平台的建设、"微"组织的建立、"微"氛围的营造等方面深入探讨了图书馆"微"服务模式的构建问题。  相似文献   

11.
蒋冬英 《兰台世界》2017,(15):87-89
互联网+图书馆信息服务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服务思维模式。本文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图书馆情报学的服务本质出发,剖析了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在引导用户自助信息服务方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引导用户自助信息服务的方法和策略从多个层面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在微信成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最有影响力应用的背景下,对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开展信息服务的情况进行了调查,重点研究了图书馆微信账号订阅号的发布内容与扩展功能以及服务号的服务模块、基本功能和特色服务。认为目前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存在数量少、信息单调、功能不完善等问题,应当在转变观念、多元化发布信息、拓展服务功能能方面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13.
云计算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为互联网精神自由、平等和分享的典型代表,云计算产生的一些技术、理念和服务模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将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服务理念与服务技术、馆藏建设等方面带来影响,引发图书馆人如何建设图书馆"云"、"云"究竟给图书馆带来了什么、"云"上的数据该怎么保护、图书馆"云"的建设需要什么法律与伦理研究等思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大数据背景下,美国高校图书馆尝试服务转型,并以雪城大学、斯坦福大学为例,雪城大学应用大数据技术收集社交媒体信息,预测2016年总统大选;斯坦福大学参与社会互联网信息与电子邮件保存、整合与管理的实践,体现了在大数据时代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的转型新趋势,为国内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及转型发展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5.
So Lo Mo的时代背景给高校图书馆的生存形态与服务模式带来了颠覆性变革。4G等移动互联网成为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从用户信息需求出发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移动服务的必要性;通过对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现状的梳理,总结高校图书馆各类移动服务模式的嬗变,提出适合的移动服务创新内容,以期推动我国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的发展与变革。  相似文献   

16.
韩萌  李娟  习亚萍 《图书馆学刊》2014,(10):111-115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高校图书馆不断探索、尝试各种移动信息服务方式为读者提供泛在的、丰富的信息服务.介绍了高校图书馆现有的移动信息服务,比较了短信服务、WAP网站、微博、图书馆APP、微信公众平台等几种服务方式.详细论述了如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实现移动信息服务,并对高校图书馆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提供服务的层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们的信息需求方式发生了很大改变,已从阅读纸质图书和PC网络查询转变为移动阅读和移动查询。移动信息服务将逐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主要发展趋势,面向移动终端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探究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图书馆2.0信息服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升级,图书馆信息服务理念和模式也进入一个转型期。文章探讨了图书馆2.0信息服务的模式,并从资源平台、技术平台和服务平台的构建论述了图书馆2.0信息服务模式架构。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理念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其基本的思维模式逐渐改变行业发展的传统观念.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应充分整合"互联网+"技术,改变传统的服务观念,构建智慧服务模式,契合读者个性化需求,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深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框计算是百度公司最新提出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需求交互模式,与云计算相比,它代表了一种新的数据处理方式,以自己独特的优势在互联网领域崭露头角,为知识发现提供了一种新的开放平台。框计算传递了一种新的理念,为图书馆构建共享平台、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支持,可以更好地优化、整合图书馆资源,开拓图书馆信息服务的空间,为服务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参考文献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