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家长",我们是孩子是学生的家长,并且,我们都在做"家长"。"家长",不是我们自己给自己取的名字,也不是学校或老师给我们取的名字。是谁给我们取了这个名字?是孩子,是我们自己的孩子。经过热烈的初恋甜蜜的新婚紧张的期待幸福的惊喜,我们的孩子来到人世。当我们反复琢磨思前想后,全家通过之后确定了孩子的姓名,同时,孩子也用他那第  相似文献   

2.
张淑萍 《教育》2011,(36):57-57
<正>今年和自己的孩子一同经历了高考的"磨练",我想每一位曾经有过高考生的家长更能深深体会其中苦苦煎熬的滋味。在高考的竞争中,少许孩子是快乐的,而大部分孩子都是很痛苦的。这种痛苦不是因为高考这种制度,而是来自我们家长、社会和学校给孩子的压力。作为一名教师和家长,我常常会想,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标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不是每个孩子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就算是成功了?  相似文献   

3.
成长的烦恼     
李亚男 《家长》2008,(6):6-6
孩子的烦恼,就是家长的烦恼,因为孩子会把自己的烦恼加倍"送"给家长。因此,孩子的"成长的烦恼",也是家长的"成长的烦恼",更何况家长本来也在"成长"——成长为一个合格乃至优秀的家长——这就算是成长所必须的代价吧。  相似文献   

4.
张帮俊 《少年月刊》2011,(21):30-31
开过家长会的人都知道,家长会是好学生的表扬会,是差学生的"批斗"会。家长会上,家长对自己没考好的孩子都是责怪与叹息,甚至是怒骂。但是,一位家长的举动却让我有些感动。这位家长脸上始终挂着微笑,他的孩子也昂首挺胸坐在座位上。当念到这位孩子的名字与考分时,这位家长站起来为孩子鼓掌。这掌声让很多家长感到很诧异,58分,在他们的眼中,这个分数根本达不到掌声鼓励。要是自己的孩子考了这个成绩,估计,迎接他的不是掌声而是巴掌。当孩子上台拿回来试卷后,这位家长给了孩子一个拥  相似文献   

5.
打工记     
神行太保:从这份调查报告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乱花零用钱的现象还是蛮普遍的,太保觉得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常常会给自己的孩子一些零用钱",想想看,如果这些零用钱不是靠父母"救济",而是自己"挣"来的话——  相似文献   

6.
泽长 《家长》2014,(12)
正家庭教育是一门学问,有些貌似正确的道理,细究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比如,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意思是说,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孩子在追赶中能进步更快。但是,许多家长给孩子树立榜样却适得其反,原因是他们整天把孩子的"榜样"挂在嘴边,拿自己的孩子和榜样比,殊不知这种比较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为此,笔者召开了一次座谈会,邀请了部分学生  相似文献   

7.
正哈哈!相信你看到题目的时候,一定会很好奇——"望月斋"是什么?其实,它不是别的东西,而是我给我的书屋取的名字。从古至今,许多文人墨客都喜欢给自己的书屋取个好听的名字。就比如清代蒲松龄的书屋叫"聊斋";现代作家鲁迅的书屋叫"绿林书屋",他童年学习的书屋又叫"三味书屋"。而我的书屋名"望月斋"也不是凭空  相似文献   

8.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备受家长的宠爱。有些家长在把全部的爱倾注给孩子的同时,没有注意培养孩子也去爱别人,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呈现出"单向输入",而不是"双向交流"。久而久  相似文献   

9.
于静宜 《班主任》2011,(1):32-34
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至关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性格特征、行为习惯和价值取向。在对家长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很多家长不停地反思"自己的孩子怎么了",却没有思考"自己的教育方式怎么了",即便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出问题了",也没能理出一个思路并按这个思路去解决问题。几乎所有家长都明确表示"很难找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孩子的责任感、拓展他们的经验,幼儿园会布置一些"亲子小任务"让孩子回家完成,形式有手工操作、材料收集或交流后的书面记录等。面对"亲子小任务",不少家长认为"太难了,孩子做不来,家长吃不消"、"孩子越帮越忙"、"我从不管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学会独立"……幼儿园的亲子小任务似乎成了家长的负担,这并不是幼儿园教育的初衰。那么,让我们一起试试"完成任务五步走",在愉快的氛围中和孩子一起进步!  相似文献   

11.
《家教世界》2012,(1):54
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有很多原因,阜阳颍州区的家长"淡香莲花"(网名)说,自己小时想学却没条件,所以现在一定要让孩子来学。针对家长给孩子报兴趣班的不同原因,我们给出了一些分析与建议。有的家长看别人的孩子都在上兴趣班,认为自己的孩子也必须要上。这就难免会"盲从"———每个家庭有自己的特殊  相似文献   

12.
学校与家长沟通主要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等形成.单纯进行这种"事后型"的传统家校沟通方式显然令家校双方感到力不从心.班主任要管理数十名学生,时间、精力都有限,很难做到适时与几十名家长保持经常性的沟通,家长想要真正接触到孩子在校园里的成长"脉搏",只能在晚上给老师打电话,但是家长也考虑到老师不是只教自己一个孩子,而且也有自己的生活,所以认为电话打多了也不合适,双方常处在一种信息严重不通畅的矛盾境地.这学期,我校在全校推广使用了"家校沟通反馈表",这一举措给班主任工作搭设了很好的沟通平台.  相似文献   

13.
孩子的问题本质上是家长的问题——这是"真理",所以,孩子有"病"需家长吃"药"。家长改变了孩子就能改变——这是"硬道理",所以,想要孩子变,家长自己先要改变。但是家长改变远比改变孩子难得多。家长希望孩子优秀,希望解决孩子的问题,要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观念、态度、原则、  相似文献   

14.
正老师之所以"怕"某些家长,是因为面对某些家长时,不好意思说"不",不善于说"不"。比如,面对"请吃喝送礼的家长",我们就要勇于说"不",善于说"不"。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家长请班主任吃喝,给班主任送礼,也是"别有用心"的。你接受了这位家长的吃请,那么你在期末评"三好"、推优时,感情的天平就会不自觉地倾向于他的孩子。案例中,一位家长给李老师的手机充了100元话费,结果是李老师"无中生有"地给他孩子发了个"助  相似文献   

15.
正时常听到一些父母抱怨现在的孩子犟,问他们什么也不肯说,更别奢望他们会对自己倾诉了。我认为,家长首先应问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听孩子说话?家长总以自己很忙为借口,但是真的忙到没有时间听孩子说话了吗?如果孩子在父母面前尝试敞开心扉,却常常倾诉"无门",他们就会关闭心门,不再与父母交流。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家长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所以,倾听是迈向"教子有方"第一步。有一本孩子们都很喜欢的书,名字是《窗边的小豆豆》。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生命是父母所赐予的,但我们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名字,再幼小的孩子也不例外。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常遇到有些父母忘记了孩子自己的名字,他们以为孩子是他们的,他们有权为孩子做出选择;作为教师,也常麻烦家长督促、检查孩子作业,并且凡事都要求家长签名。也常见有些父母不辞劳苦,每天踏着清晨第一缕阳光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自己再步履匆匆地赶去上班;也常见已满头华发的爷爷奶奶拎着书包,  相似文献   

17.
顾红云 《家教世界》2014,(6X):50-51
<正>案例回放:家长开放日,我们安排了一个亲子游戏:家长和孩子面向圆心围坐一圈,跟着音乐逆时针传递帽子。当音乐旋律变换时,拿到帽子的那个就做"领头人",带领大家做各种舞蹈动作。节奏很欢快,游戏很热闹,看到自己或别人的孩子自信满满地站在中央的"小舞台"上领舞,家长们也很开心,都情不自禁地跟着音乐拍手,学着孩子的样子舞蹈。活动结束后,佩佩妈妈略带遗憾地告诉我们:旁边的女孩悦悦很"那个",一旦帽子传到自己手里,音乐又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人对您说他能"想啥来啥",您一定觉得他是个"半仙",但是在孩子的发展问题上,很多父母都或多或少地"仙化"着自己的期望:别人家孩子琴弹得好,咱们也不能差;别人家的孩子数学学得好,咱们也不能落后;等等。如果仅是想一想也就好了,为此做一些努力也无可厚非,可怕的是,如果孩子努力了却还没有达到父母的目标,父母会责备孩子,认为是孩子主观上不作为,而不是反省自己的目标是不是有问题。这样的父母需要给自己泼一点冷水。  相似文献   

19.
张玉卓 《小学生》2013,(5):70-70
每一个孩子刚生下来时都是天使,只是由于降生在不同的家庭,获得了不同的教育,才使得人生变得迥然不同。教育的成功与否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极大的影响。曾经出现的母亲将儿子打死的"夏菲事件",儿子将母亲杀死的"徐力事件",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必然的因果联系。现在我们面对独生子女的教育,让人忧虑的地方比比皆是:一些家长"要钱不要下一代",忙于挣钱,对孩子放任不管;还有一些家长,则认为孩子只要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都不重要。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必  相似文献   

20.
暑期总动员     
季红梅 《幼儿教育》2008,(Z2):22-25
<正>两个月的暑假就要开始了,我们要注意哪方面的问题,怎样安排孩子的生活,让假期变得更有意义呢?安全是最重要的。每年假期都有大量因家长照顾不周而发生的安全事故,因此家长要尽量避免让孩子独自在家或外出,让孩子了解到生活中哪些地方存在危险,学习避让危险。尽量保持孩子在幼儿园已经形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生活作息时间有规律,尽力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阅读的兴趣。家长每天抽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或给孩子讲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