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教育(海南)》2013,(Z1):13-14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海南省规范学前教育机构办学行为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颁布,标志着幼教改革与发展又迎来了新的春天。春天里,我们倡导走进童心、遵循规律、引领发展的教育理念。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一、注重生活课程,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以为幼儿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奠基期,幼儿教育不能只考虑  相似文献   

2.
一、幼儿园家园互动的意义为了指导幼儿园和家庭科学实施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教育部制定和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自主与有序是小班幼儿受益终身的品质。因此,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在《指南》背景下,让幼儿自主发展,有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提出"幼儿园要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为入学做好基本素质准备,为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深入学习,我们发现《指南》中明确了3-6岁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要求。其中子领域二——阅读与书写准备,对幼儿在阅读方面的经验准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为教师开展幼儿阅读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一、目标的确定——阅读教育活动核心价值的把握在《指南》"阅读和书写准备"中,明确了三个目标: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具有初  相似文献   

6.
<正>"3-6"岁幼儿是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能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将为孩子的终身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这个年龄段的幼儿都是在幼儿园渡过的,这就要求我们幼儿园把培养孩子的早期阅读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把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纳入语言教育目标体系。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我们该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颁布,学习和贯彻《指南》,并将其运用在教育实践中,成为我们工作的核心内容。我园一直以来针对幼儿社会领域的发展,进行了很多实践和研究,力求不断丰富和完善我园的园本课程,为幼儿社会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张蕊 《文教资料》2020,(4):213-214
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加强科学保教,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手段,教师正是在幼儿园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主体,更要以科学的保教理念开展规范的保教行为。本文以我园教师学用《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为基础,探究幼儿教师如何有效学习、运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措施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正一、领悟《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教师是幼儿园的研究者、设计者、组织者和评价者",把幼儿园教师是一名研究者的角色提到非常重要的地位。《指南》中强调三项原则: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要坚持这三项原则,就必然要求教师成为儿童研究者。  相似文献   

10.
徐明 《学前教育》2014,(1):20-22
2001年8月,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要“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2012年9月,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那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是什么呢?与幼儿这些学习特点相对应的,我们幼儿教师在工作中又应该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出炉给幼儿社会教育指明了方向。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的未来生活质量。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幼儿社会教育应严禁"独、灌、利"。《指南》指明了社会领域教育的核心价值与方向,对杜绝我国幼儿社会教育中出现的"独、灌、利"现象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我简称为"指南")学习后,我们更加了解对孩子的教育,在这方面有了更系统的学习。以健康领域为例,以前只知道健康就是体育活动,但是自从学习《指南》后,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美状态及良好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国家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制定了出来,是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以及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文件。本文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的幼儿科学教育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梁文玉 《家教世界》2013,(7X):24-2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逐步贯彻落实让我国的幼儿的素质教育得到全面的推广,《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幼儿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帮助幼儿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各年龄段的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实现幼儿全面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实现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一日生活的管理是当中重要的一个环节。为提高广大幼儿园保教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和学前教育质量,高质量推进学前教育的普及进程,《指南》对幼儿园一日活动管理改革方案的提出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和策略性研究就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一年按365天算,每个孩子从出生到入小学,大约有2190天的幼年时光。这期间,我们该给予孩子什么?该怎么给予?这是我们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好习惯。一、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幼儿受益终身《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学前教育要为孩子的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核心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以"人"为核心,一切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回到人的发展上。影响孩子一生发展的因素有很多,良好的学习品质是孩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财富,它由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其中,学  相似文献   

16.
张俊 《幼儿教育》2014,(Z1):6-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科学领域分为"科学探究"和"数学认知"两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子领域。在"数学认知"部分,幼儿数学学习的价值、核心内容、发展目标、特点、指导要点等都得到了简明的阐述,对幼儿教育理论研究者、幼儿园一线工作者以及幼儿家长思考幼儿数学教育的真正意义与价值具有明确的引领作用。在了解幼儿并促进其学习与发展这一基调下,我们不妨重新审视当下幼儿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以思考如何定位未来幼儿数学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7.
杨惠钧 《贵州教育》2014,(21):33-3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生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在实施《指南》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针对《指南》的要求,我通过学习与认识之后结合"秋天来了"的主题及季节特征,设计了一节不一样的《画菊花》美术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幼小衔接对“儿童顺利适应小学教育生活,并为儿童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具有重要作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了以“为幼儿后续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为目标;2021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幼小衔接的必要性和必须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也强调“加强学段衔接”。在国家重视与不断推进的进程中,作为教研员的我也参与到区域以及园、校不同层面的幼小衔接研究中。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幼小衔接工作在具体实施层面仍旧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考试周刊》2016,(A1):194-195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注重教育内涵、尊重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规律"的呼声愈发强烈。鉴于此况,作者结合对《指南》的深入学习、思考领悟和实践运用三个阶段,阐述了如何在教育中践行《指南》精神,注重以游戏为幼儿学习载体,优化教师的教育行为与策略,开启幼儿智慧与能力,促进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以提升,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石。  相似文献   

2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同时强调"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教育内容……"然而,纵观目前的幼儿园教育现状,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仍然在一些地方和幼儿园普遍存在。现象及原因所谓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对于接受幼儿园教育3—6岁的儿童,在学习内容、方式和特点等方面违背幼儿的年龄特点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