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客观世界是物质的.复杂的.变化的;它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有序的。自然界有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也有灾害与荒凉。科学家总想用简单的规律或公式来描述客观世界。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物理上真实的东西一定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但自然界总是按照共同的统一性存在着.运动着.既存在简单性.又存在着无穷无尽的特殊性和多样性:简单中蕴涵着复杂性。从美学角度来看,除简洁美之外.还存在着浩瀚美。  相似文献   

2.
<正>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颜色"这种东西,存在的只有不同波长的光波。所谓色觉,就是对光波的感觉。我们的眼睛有两种功能:一是看清物体,这叫视力;二是感觉颜色,这叫色觉。一般人的眼睛都有这两种功能,但有些人视力虽然很好,能看得很远,色觉却很弱,对颜色辨别不清,甚至对颜色全无感觉,他们的世界只有明暗之分,这种叫全色盲。色觉依赖于颜色感受器严格说来,自然界中并不存在"颜色"这种东西,存在的只有不同波长的光波。在我们眼睛的视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存在着各种物质形态及其运动规律.揭示自然界内在结构的和谐和秩序,需要人(多指科学家)对自然规律作深层次的探索和理解.彭家勒认为,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是因为它的美激起了科学家的热爱之情,这才产生了全部科学活动.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了物理规律最终是以美的形式被揭示而呈现于人类的.  相似文献   

4.
正尼尔斯·玻尔说过:"物理学所涉及的就是我们对于自然界所能说的东西。"从小就对物理有着浓厚兴趣的张文号,始终抱有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物理世界之美,令其神往。"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各种各样神奇的自然现象,都会让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妙趣横生的世界。从而会间接启发我、促使我主动发现和探究世间万物背后运行的逻辑和规律。"张文号说。  相似文献   

5.
摄影师以高超的摄影技术利用高倍光学显微镜,把微小的东西放大几十乃至几百倍拍摄出来,作品将展现出人类肉眼难以见到的景致,犹如艺术作品般美妙。以下作品是2010年度尼康国际微小世界显微摄影大赛的参展作品,拍摄对象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与精巧。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周围的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发生着变化,在日常生活里,人们遇到许许多多自然现象。物理学和化学能使人们了解这些现象,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并且利用这些规律来改造客观世界。初学物理和化学的人,有时候会感到它们枯燥无味。为什么呢?原因之一往往就是:他们没有很好地把课本上学到的东西,与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自然现象联系起来;只会单纯背定理,记公式,这自然降低了学习兴趣。作为课本来说,必须要有系统性,因此就不能列举太多的生动的例子,来解释各种自然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  相似文献   

7.
笔者曾在刊物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好的发明是一首诗》,诗的本质是美,好的发明当然很美。不过,反过来,要搞出好的发明,发明者的审美趣味,在发明创造中则起着很大的作用。法布尔说:“简单便是聪明,复杂便是愚蠢。”19世纪印度哲学家辨喜也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是最简单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煤炭自燃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这种现象一直伴随着煤炭开采整个过程,煤炭自燃的本质,并对自然界中的氧气、氮气、水的来源进行了新的研究和解释。而本文通过对煤炭火灾如何防治进行研究,对如何预防和治理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正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通常我们所说的美是以自然美、社会美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艺术美、科学美的形式存在。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简言之,数学美就是数学中奇妙的、有规律的、让人愉悦的美的东西。大多时候,人们只看到了数学的严谨性而没有体会到其内在美,理所应当地认为它是枯燥乏味的。但作为科学语言的一种,数学具有和一般语言文字与艺术所共有的美的特点,在内容结构和  相似文献   

10.
趣味的曲线     
你很清楚地了解什么是直线和什么是曲线吗? 请不要急於回答“是”。事实上,只有取得了科学的帮助才能了解这些……首先,所有数学上的线,在人的意识中,乃是抽象的东西。严格地格来,线这个字在数学上的意义,是没有宽、没有高的,只有一个度量——长。而所有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东西,却具有三个度量:长、宽、高。但是却不能说,线是人类臆想出来的;我们的大脑原来只反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事物  相似文献   

11.
美的内涵是对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本质是审美客体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我们能够认识美的规律,按照美的规律去发现美。美除了现实主要的表现形式以外,也普遍存在于科学物理学中。物理具有美的特征,物理学眼中的世界就是自然界,这物理世界的美就是自然美。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述了流动性过剩、效率和社会公平,并指出: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社会现象,不是简单地去找寻那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是客观的东西,而是以改善人类生活为目的去批判,去实践一些东西。  相似文献   

13.
植物王国也与人类世界一样,存在着掠夺、扼杀和反扼杀的残酷搏斗。正是这种搏斗形成了自然界“物竞天择”的生存方式。  相似文献   

14.
<正> 近来,美国又有人散布一种有害的“科学终结”论。美国地球科学家黑曾发表长文批驳这种谬论如下: 以科学记者约翰·霍根为首的一群热切的科学家要我们相信,科学的末日已近在眼前。按其说法,用不了多久,所有重大的自然规律就都将被推导出来,自然界一切有意义的东西也都将被弄清。”要发现的东西就只有这么多,每一项发现都使我们向终结靠近一步。” 这真是一派胡言!这种轻率的说法无视科学过程的本质及其要回答的性质。要了解科学为何是一个无止境的领域,关键不在于将已知的东西分门别类,而在于承认尚有大量未知的问题存在。这些问题推动着基础科学研究,并使  相似文献   

15.
信息道德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延寿 《情报杂志》2004,23(2):36-38
网络世界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信息道德体系;与现实世界强调强大的法律、脆弱的道德相反,虚拟世界应该强调强大的道德、脆弱的法律;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由此决定了反映文化观念的信息道德必然呈现本土化趋势,但在信息道德本土化的背后,也必然存在着一些共性的东西,即信息道德的普适性。它们是所有信息人都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保证虚拟世界有序发展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16.
浅析工程美与数学美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的一切物质的运动、演化都遵循合规律性的原则,且以美的形态显现出来。人们从黄金分割等形式中可以感悟到大自然中的数学美,并可以美的工程展示出数学给予的抽象美,这种抽象美与形式美的完美结合也是当今数字化时代工程界所追求的美。数学美给予的数字美、几何美、公式美等,不仅在大自然中有,而且在工程中更为突出。由数学美代表的抽象美与自然界的形态结合所体现出来的美,构成了工程美的基本原理,结合越完善,其工程就越美,给人感觉越愉悦,表明工程美与数学美具有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小粒子是什么?自然界中到底存在着哪些力,它们之间又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些是整个20世纪乃至现在,都困扰物理学家的难题.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就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发明活动可以追溯到数百万年以前。当我们祖先的双手不再用于移动自己的身体,开始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时候,发明活动就开始了。这种活动一直延续到今天,构建了缤纷的世界和辉煌的文明。今天的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在人类出现之前早已存在的自然界,另一个是人类自己创造的物质、精神世界。人们今天享受到一切有别于自然界的东西,无一不是人类的发明成果。从人类结束漂泊的生涯在大地上定居下来,开始从事农业活动算起,到现在仅仅500代人的时间。500代对所有的生命形态而言,都只是演化历程中微不足道的一瞬间,即使…  相似文献   

19.
源头创新小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活动,是新现象的发现,是对现象背后本质的揭示,是对事物内在发展规律的阐明,以及根据这种自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  相似文献   

20.
陈少昭 《百科知识》2002,(11):19-20
在我们生存的客观世界里,存在着彼此分开而又密切相关、互相作用着的两个世界。它们便是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原子世界指的是以原子作为基本组成单位的物质世界,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比特世界是指以比特作为基本表示单位的精神世界,它是无形的、摸不着的信息世界。比特世界产生于原子世界,依附于原子世界,而又作用于原子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