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马娜 《新闻爱好者》2011,(19):29-30
单士兵的媒体素质单士兵生于20世纪70年代,江苏淮安人,做过高中语文教师,后供职于重庆《潇湘晨报》、《重庆时报》等媒体。凭借多年对媒体的贡献,他2009年获得"中国新锐媒体评论大奖"(文体类年度人物奖)。对实际生活的了解是评论员不可缺少的素质,评论家应该是"专家与普通人的合体,是一位理性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和实用主义者"①。  相似文献   

2.
记叙文是每个孩子小学作文的第一堂课,每个人在学生时期都写过《我的妈妈》、《我的老师》、《记我最尊敬的一个人》等作文,如何将人物写活、写出彩、写传神我们从小学开始就已经在学习,并掌握了很多的技巧,但是,将人物写好并非一时之功,需要岁月的积累、阅历的积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相似文献   

3.
故事与问题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故事是问题引起的,问题是故事的核心。讲好中国故事是对中国问题的展示与探寻,中国问题体现了中国故事的现实图景与生活进程。因此,讲好故事离不开讲好问题,"讲好"中国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第24届"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一等奖作品《五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睢宁县改革试点的考察报告》(以下简称《五问》)和文字系列一等奖作品《丰收稻谷堆成山  相似文献   

4.
讲述人的作用不单是传统主持人那样简单的串场、提问和插话,他们的讲述和演示作为内容的主体,整场戏从头到尾一"演"到底,其作用完全是舞台上的主角,这在国内目前是罕见的、甚至是独有的。那么,一个人是靠什么魅力撑起一台"戏"的呢?一、讲述人的个性魅力《档案》讲述人石凉是一名职业演员,精通多门外语,他先后从事过律师、教师、翻译、导游、商人、演员、市场营销等十余种职业,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高深的文化素养以及对影视舞台的掌控能力。《龙门阵·现场》讲述人于洋是"上戏"表演专业的英俊小生,曾出演过《林海雪原》、《闯关东2》等20多部电  相似文献   

5.
《失明症漫记》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的代表作,在该作品之中,作者将人性中的恶与善表现得淋漓尽致。《推拿》则是毕飞宇的长篇小说,获得过茅盾文学奖,书中讲述了一群盲人的情感、责任、尊严以及梦想的生活故事。在文中以《失明症漫记》与《推拿》为主体,对这两本书中的"看"与"被看"进行分析,去看隐藏在社会现实之下的各种真实。  相似文献   

6.
啸之新考     
"啸",早在先秦时代就已出现。《诗经·召南·江有汜》即有"江有汜,之子归,不我过。不我过,其啸也歌"的记载;《王风·中谷有蓷》:"有女仳离,条其啸矣";《小雅·白华》:"啸歌伤怀,念彼硕人"。《楚辞》中也有关于啸的记载,如《招魂》:"秦篝齐缕,郑帛络些。招具该备,永啸呼些。"《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说吴王"登台向南风而啸,有顷而叹,群臣莫有晓王意者,子胥深知王之不定,乃荐孙子于王。"自东汉开始,名士多好长啸。《后汉书·向栩传》说向栩"恒读《老子》,状如学道。又似狂生,好被发,著绛绡头。……不好  相似文献   

7.
"找工作、租房子、二手车……"京郊昌平某影棚,随着浙江卫视知名主持人华少的这一分钟极速"贯口",58同城的新广告大片《中国好网站篇》的拍摄拉开序幕。2012年夏季开启一场全民共享音乐盛宴的《中国好声音》,无疑是去岁电视音乐类娱乐节目中的最大赢家。岁末,2013年《中国好声音》的广告招标如火如荼,节目火势前景明朗。如何借势借力,作为注册用户过亿、  相似文献   

8.
双月观察     
张守信 《视听界》2013,(4):17-21
国外版权的"外来经"当真好念?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电视创作便开始对国外热门节目进行仿效,一些电视台也做过版权引进的尝试。湖南卫视继《超级女声》引爆荧屏后,还引进过《名声大震》、《舞动奇迹》、《以一敌百》等版权,但都反响平平。直至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习得版权节目制作真法,让中国电视人重振引进的信心。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一骑黑马踏入中国电视荧屏,给电视人和电视观众都带来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标题的艺术与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1919年由徐宝璜撰写的、我国第一本国人自著的新闻学著作《新闻学》中,徐宝璜就论及过新闻标题的作用。他认为,冠题目于新闻之前,有两个作用:其一,是"便利阅者";其二,是"引人注意"。在传播过程中,新闻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起着画龙点睛,提示和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的作用。一篇好的新闻评论往往首先要求一个好的标题,而好的标题让人眼睛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拍案叫绝,那就做到了标题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今年五月初,我把围困沁源通讯集《没有人民的世界》编完后,有机会重返沁源这个三十五年前我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回想沁源人民在对敌围困二年半时期迎着豕突狼奔、腥风血雨的日子,至今仍历历在目。艰苦的生活和战争的危险,对新闻记者是一个极为严重的考验。正如当时敌后根据地人们常说的,既要过好生活关,又要过好生死关。我开始做战地记者,是一九三九年在华北《新华日报》做特派记者的时候。一九四二年十月二十一日,敌人“扫荡”太岳区一开始,我先随二一二旅转到外线,参加了芦家庄伏击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深圳商报》的系列报道好戏连台。继“爱心献给特困户”的特别报道之后,又连续推出《实践“三个代表”,关怀困难群众》、《本报记者与困难群众一起过年》、《接8名贵州娃来深过大年》、《交通瓶颈拖慢车轮》等连续报道。这几组报道给人最突出的感觉就是点子出得好,也就是策划得好。  相似文献   

12.
无论你是否真的阅读过《荷马史诗》,你也一定听说过这些来自遥远国度和遥远时代的经典。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是谁把那些用消亡语言写就的文明经典译成中文"这是两种脱离现实生活、已经死去的语言。"王焕生这样总结古希腊语和拉丁语。这是他大半生都在从事着的工作,把这两门死语言译成中文。从《荷马史诗》、西塞  相似文献   

13.
邹韬奋是我国杰出的出版家,一生创建与经营管理过《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等7个报刊和遍布全国的生活书店,在媒介的经营和管理上有着许多的成就,为后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或许与他的出身有关,或许是他更关心"底层"的生活。吴念真虽然在台湾文化圈交往极广,资历极深,但他更像一个乐于叙述小事的小人物8月14日中午,吴念真刚下飞机,感觉"整个北京是在放冷气"。下午,他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昨天在重庆,高温40度,真的很可怕,北京舒服多了。"从广州、成都、重庆到北京,接下来的几天他还将去南京、杭州、上海。七城之旅,每一场读者见面会都"爆棚",吴念真讲读了新书《台湾念真情》,然后给排长队的读者签名。一年前,《这些人,那些事》在大陆出版时,"当时还不清楚大陆的读者会怎样看。"吴念真没有想到,大陆竟然这么多自己的"粉丝"。这些读者熟知他写过的《恋恋风尘》《悲情城市》《无言的山丘》等剧本,以及演过电影《一一》中的角色NJ(简南俊)。为了与大陆读者交流,60岁的他玩起  相似文献   

15.
刘震云策略性地写了一个上访的故事。上访和拦访的过程混杂着荒诞、无奈、悲哀和幽默。但这不是反腐报告文学也不是官场政治小说,作家想写的是中国人生活背后的逻辑"其实不是我要幽默,生活就是这样。"聊到新书的细节时,刘震云说。三年后,继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一句顶一万句》,他的新长篇《我不是潘金莲》出版。刘震云自己说,这两本书算是"兄妹篇",不是一个故事,但背后的"理儿"是一样的。《我不是潘金莲》是一个类似于"打怪升级"的故事,讲述了李雪莲因与自己丈夫假离婚成真,继而被同村人误解之后,选  相似文献   

16.
"在活动中办报、在办报中活动"是《新晚报》多年秉承的办报宗旨,创刊至今,《新晚报》策划推出过大小百余项活动,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化活动,已固化成报纸的品牌。《新晚报》"以读者之友,请读者参与,为读者服务,给读者实惠"的宗旨未变,做大做强品牌的同时,求新求变的市场化探索始终延续。报纸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同时,也通过持续举办社会化活动放大影响力,影响城市,影响城市里的人,影响城市人的生活。同时,《新晚报》通过持续举办社会化活动,获得了巨大收益。  相似文献   

17.
华小波 《新闻实践》2010,(10):55-56
本来只是一个普通的稿子:瑞安有4名摄影爱好者的作品获得全国性摄影比赛的优胜奖。我们计划发个简讯,其中一位教师拍摄的获奖组照《老赵夫妇的桥下生活》,感觉是个好题材。当天谈版会时,我们马上安排记者去寻找、采写老赵一家,要求以民生角度切人,第二天发了一个整版。发完以后,我突发奇想,还有多少人也过着这样的生活,他们为什么、怎么样生活着。于是再派记者,沿着瑞安的飞云江、温瑞塘河、环城河一路搜寻,然后就有了两个版的后续报道《还有多少“老赵”住在桥下》。  相似文献   

18.
郭平 《青年记者》2007,(19):71-72
李希光在《好记者要超越一夜风流》中这样写到:"人类生活在这样一个无限制的媒体战时代,正在失去那种恬静、质朴的田园般的生活享受。记者在这样的媒介景观中,失去的是那种慢慢道来的朴实的人性故事的耐性,记者们更愿意当那种花哨的一夜风流的媒体人。"  相似文献   

19.
本书是一部介绍《诗经》里植物的笔记体读本,每种植物包含《诗经》原文、杂家题解、"我"注《诗经》、植物笔记、《诗经》注我五部分,既有诗篇背景、诗意解析,还有源流考证、植物性状和读诗感悟,图文并茂。读者不仅可以发现《诗经》里的植物之美,还能领略古代中国人的自然观、生活智慧和精神世界的多样与丰饶。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在香港生活过、工作过的人,对于香港的回归,更有不同的感受。 解放前夕,我在香港办过三家报纸——《星期报》、《周末报》和《文汇报》。《星期报》出了一期就停办了。《周末报》和《文汇报》办的时间要长些。 《周末报》是夏衍同志提议办的,我在香港做着《文汇报》和《周末报》两个报的总编辑。好在那时年纪轻,精力足,可以应付。当时我经常用“吴士”将军的笔名在报纸上发表军事评论,在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